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少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有些病毒可侵犯心脏进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心肌炎大致有三种表现: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的表现形式之一。多数孩子无不适,作心电图检查才被证实。若孩子情况良好,心脏没有扩大,心脏功能也正常,可以暂时不予药物治疗,早搏会慢慢减少和消失,但必须注意儿童的休息和营养。

  • 标签: 药物治疗 脉搏微弱 血泵 面色苍白 传导系统
  • 简介:<正>纳米门诊:我的孩子已上幼儿园,体质较差,经常伤风感冒。听说伤风感冒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我们很想知道孩子如患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早期表现?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伤风感冒 罐舞
  • 简介:摘要: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已日益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其中,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其健康的体质与均衡的心肌力发展更显重要。本论文着重探讨了高中生体能训练,特别是对心肌力进行的发展策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训练观察等多维度研究方法,得出在高中生的体能训练中引导合理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能训练、同时注重精神激励和科学规划训练周期对于提高心肌力具有积极的影响。而科学合理的心肌力训练策略不仅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 还能加强心肌功能, 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 对于预防心脏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以为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并为高中生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推动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高中生体能训练 心肌力 训练策略 心肌功能 高中体育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以增强肌力、耐力为目的设计核心肌力训练方案,观察该方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痉挛型脑瘫患儿10名,年龄2至10周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核心肌力训练8周,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不变。干预前后评估患儿平衡能力。结果核心肌力训练后实验组患儿的平衡测试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训练方案适合痉挛型脑瘫患儿,8周运动干预有效改善了患儿的平衡能力。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肌力训练 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临床价值。方法: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预检、分诊、送入抢救室、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包括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急救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心力衰竭等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9.09%,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心血管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应用全程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并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应用全程责任制护理干预的效果突出显著,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降低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 简介:     摘要:通过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的差异以及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确定以上两项指标在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预测诊断的意义与价值。采取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NLR、CAR等检验数据与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并且采用ROC评估CAR、NLR及两者联合指标对A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外周血NLR和CAR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以对疾病的致死几率有一个可靠的结论,并且CAR联合NLR预测院内死亡的AUC大于单独CAR或NLR,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救治中接受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其救治措施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80例。在运用胺碘酮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该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80例患平均分配至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中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详细情况,如临床效果,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后进行比较,研究组中治疗总有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9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31例,总有效率(77.5%);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20.0%(8/40)比5.0%(2/40)},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采用胺碘酮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今后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 胺碘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某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对50例健康血浆试验标本留存,人工溶血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其心肌酶的活性、电解质、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等的水平变化。结果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更需要重视生化检验标本的溶血情况,以确保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心肌酶 血脂 电解质 肝功能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弹力带训练对初中学生核心肌群发展与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初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弹力带训练,对照组维持正常课堂体育活动。通过体测数据和功能性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在核心肌群力量、灵活性和身体平衡方面表现出显著提升,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弹力带训练能有效促进初中学生核心肌群的发展,改善身体素质。因此,建议学校体育课程中加入适量的弹力带训练,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标签: 弹力带训练,初中学生,核心肌群,身体素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
  • 简介:对天水市234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病学进行统计分析,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实用统计分析思路,主要结论有:扩心病患者具有递增趋势,50岁以上患者居多,且农业患者的扩心病病情比非农业患者的重,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心胸比、入院时EF、心脏大小在职业间没有显著差异,只与病情有关.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职业 性别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研究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表现并且研究其临床意义,选择合适人群进行研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核心肌力训练结合FES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提高整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2例,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1人,对照组地治疗为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和FES疗法。采用MMT肌力分级,Bre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能级分级及“步式分期”来评定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患者整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肌力、平衡、步行及“步式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评定结果均较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结合FES疗法对于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整体运动功能有着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核心肌力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整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基于培养基层德艺双馨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本设计深入挖掘《内科学》急性心肌梗死章节中隐含的“齐心、仁心、细心、用心、匠心、耐心、爱心、恒心”,医者“八心”思政素养,设计并践行教学活动,实现急性心肌梗死思政与专业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八心素养 内科学 急性心肌梗死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