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作者: 杨爱松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他们在上高中时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最怕见高中数学老师。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手写过程存在动作轨迹和视觉的联合反馈,且直接产出字形;键入过程则分离了敲击动作和视觉空间,且字形是已定的,因此手写可能更有利于字词掌握及深层加工,从而对读写有更大的益处。文章指出,手写在对新字母的字形学习中有优势,但对单词的再认和拼写学习并不比键入更有优势;在诸如记笔记、作文等更高级的读写学习中,键入和手写各有长处。由于键盘上并不存在汉字,长期采用键入方式书写汉字,有可能会给我们的读写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手写 键入 读写 记笔记 作文
  • 作者: 张跃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明确地提出了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初中物理教学既然作为一门艺术,就要注意它的两个特点:情感性和形象性。物理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大要素构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心灵接触离不开情感交流,当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并与之形成共鸣时,情感便是一种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牢固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所以,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枢纽,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仁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人的智力分两类:其一是先天的智力因素;其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后天培养起来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更大。本文紧紧围绕培养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展开有力的论述。为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研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教学参考。
  • 简介:〔摘要〕依据化学论中的表述,化学教师素养是指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化学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素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 标签: 〔〕高中化学教师素养
  • 简介:随着教育政策科学的快速发展,教育政策执行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教育政策执行者作为教育政策执行活动中能动性要素,其行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政策执行者的行为模式、行为影响及行为规制三个方面,但主要借鉴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研究思维和方法,对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政策执行环境的特殊性分析不足,未充分认识教育政策执行者的积极能动作用,规制教育政策执行者的措施重视外在管理而轻视内在激励。

  • 标签: 教育政策执行者 模式 影响 规制
  • 作者: 祖丽皮叶·库尔班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就高中政治教育中积极心理所产生的教学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有所启示作用。
  • 简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是提升学校管理绩效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积极的薪酬管理过程满意度对教师薪酬结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且对学校绩效也有积极影响。要提高学校绩效,需要制定基于"标准"的绩效评估体制,注重薪酬管理过程的改进,构建规则合理、公开透明的绩效工资发放体系,注重薪酬结果的合理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成就感。

  • 标签: 绩效工资 薪酬满意度 学校绩效
  • 作者: 韩光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他们在上高中时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最怕见高中数学老师。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
  • 作者: 瞿永红顾克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体验式德育教育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新模式,将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模式、学校传统活动项目和地方历史文化社区资源充分利用,运用到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益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各种德育活动提炼为十个德育主题,形成学生成长的关键品质。构建白银市田家炳中学特色德育课程。
  • 简介:教师采取的课程教学策略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是教育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教师的趣味性策略和挑战性策略都将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基于422名在校大学生的样本数据,检验了两种策略对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的趣味性策略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情感投入在教师的趣味性策略学生的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之间有中介作用;但是,挑战性策略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结论未得到数据的支持。

  • 标签: 课程教学策略 挑战性 趣味性 学习投入
  • 简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不是地方规划;是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是局部领域的专项改革,是做"苗圃",不是做"盆景",被视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风向标和试验田,不可避免地将首先对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 标签: 上海 杭州 自由贸易试验区 影响 对策
  • 简介:文章以自主学习理论、词汇学习策略理论和翻转课堂的基本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理工科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对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也是积极的.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法主要影响学生“运用”策略和“合作”策略的使用.

  • 标签: 翻转课堂 词汇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认知策略 元认知
  • 作者: 亓俊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10期
  • 机构:今天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了小学课本,无意中拜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感受颇深。我非常喜欢养花,家中养了各种各样的花,至今都生长茂盛、健康茁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围棋课,那时我也不会下围棋,因为小孩要学,我也就和她一起学,从简单的吃子开始。我比女儿学得快一点,为了能够快速地帮助她下围棋,我问老师、订杂志,就这样开启了父女俩一起学围棋。

  • 标签: 围棋 结缘 幼儿园 女儿
  • 简介: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特点,传统的理论教学对其效果并不显著。《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液压气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并详细的讲述该课程项目化的实践过程,最后指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液压与气动 项目化 课程
  • 作者: 姜东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其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初中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学生完成九年级数学知识学习后,就要开始真正的难度数学学习,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对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找出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 陶尧思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品德融入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我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