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由硬度塞测法和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双燃料发动机活塞的温度场模型,得到不同工况下活塞最高温度。采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活塞最高温度与双燃料发动机转速、扭矩、替代率、喷油提前角以及NOx浓度参数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变量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便于实现,计算得到的拟合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17%,对双燃料发动机活塞最高温度的预测效果好,所建模型为保护发动机的活塞提供一个方法。

  • 标签: 双燃料发动机 温度场 ELMAN神经网络
  • 简介:为了能够预测任意应力状态下的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黏接接头在汽车服役温度区间的失效载荷,加工了处于剪应力状态的剪切接头(TSJ)、拉应力状态的对接接头(BJ)和拉剪组合应力状态的45°嵌接接头(SJ45°),分别在-40,-20,0,20,40,60和80℃进行了测试,通过胶黏剂和CFR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失效载荷和失效断面分析了CFRP/铝合金黏接接头在不同温度下的失效机理,并建立了一个随着温度变化的失效准则响应面,导入内聚力模型(CZM)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FRP/铝合金黏接接头的失效是由胶黏剂和CFRP的机械性能共同决定,随着温度的降低或拉应力比例的升高,CFRP更容易出现撕裂或者分层,导致CFRP的影响更加明显.采用30°(SJ30°)和60°(SJ60°)嵌接接头在-10和50℃进行测试,验证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汽车 黏接 失效荷载 温度 内聚力模型
  • 简介: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SPI)复合膜材料,经过紫外照射1h后,分别置于37℃和80℃下密闭的蒸馏水环境中0d、10d、20d及30d.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观察(SEM)、紫外测试、细胞培养和MTT等方法评价不同环境温度对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体外降解后微观结构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7℃水能够促进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体外降解,降解后所获得的材料呈纳米网状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旨在为制备纤维素基纳米生物材料提供借鉴.

  • 标签: 纤维素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膜 温度 体外降解 纳米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