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进常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定氨基酸实验中常出现展开效果差,易拖尾,重复性差等不足问题,探讨微乳氨基酸乳液展开剂的性能和效果.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己烷/水配制成微乳液作为展开剂,对教学中常见的5种氨基酸进行微乳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展开效果好,色谱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结论:微乳液在氨基酸薄层色谱教学中是可采用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氨基酸 鉴定 实验 展开剂 分析化学教学
  • 简介:对饲料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和呋喃西林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0.1%甲酸水-乙腈超声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物,经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检测波长为365nm。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在0.1~25mg/L均与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对饲料进行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添加回收实验.添加质量浓度为0.25mg/kg、5mg/kg和100mg/kg时,回收率在79.6%-85.5%之间,变异系数在3.9%~5.2%,方法检出限为0.25mg/kg。结果表明.该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饲料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呋喃唑酮 呋喃它酮 呋喃西林 呋喃妥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DiamonsilTMC18反相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5:75);流速:0、8ml·min-1;柱温:40^oC;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氯氮平的高、中、低(1000.0,400.0,10.0n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36%,98.63%,97.46%,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5.0ng·mL-1;线性范围为10.0—1000.0ng·mL-1。曲线方程:C=25,69F+3.47,r=0.9997(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氯氮平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胡黄连中胡黄连苷I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结果:胡黄连苷I在0.605-3.0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显性关系,回归方程Y=1431.7X+189.67,r=0.999,平均回收率98.37%,RSD=1.9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

  • 标签: 胡黄连 薄层扫描 胡黄连苷Ⅰ
  • 简介:用液相色谱测定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针对样品具有高脂肪、高蛋白的特点,可以改进相应国家标准中样品前处理方法。达到蛋白质沉淀完全、溶液易过滤,对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准确可靠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和3.9%;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0-87.5%和85.0-96.7%;方法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ng和0.5ng。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苯甲酸 山梨酸 熟肉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味藿香正气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KromasilODS-2C18(4.6mm×l50mm,5um)为色谱柱,甲醇-0.5%冰醋酸(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nl,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室温(25℃),外标法测定加味藿香正气丸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样品中橙皮苷得到很好的分离,当橙皮苷在0.0305-0.305μg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n=5),加样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8.0±0.65)%(n=6)。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加味藿香正气丸中橙皮苷含量的可靠测定方法。

  • 标签: 加味藿香正气丸 橙皮苷 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采用乙腈+水(pH值为3)为流动相,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测定乐果原药。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37,变异系数为0.244%,回收率为99.9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 标签: 乐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 简介:近年来由于利益驱动,少数不法商贩在植物油生产销售过程中以次充好,或掺杂掺假,坑害消费者.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中也没有全面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方法根据植物油的分子结构组成的不同,在对植物油进行甲脂衍生化后,使植物油中的甘油三酸脂中的有机酸与甲醇形成简单有机甲脂化合物,再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各种有机酸成份含量比例.如各有机酸含量比例与经验值有较大差别,就可判断掺假.与其它的物理、化学的方法结合从而定性定量分析植物油掺假现象.

  • 标签: 气相色谱 食用油 掺杂 检验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用C18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230nm)测定10%吡丙醚乳油的含量,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水混合液(V(乙腈)∶V水=50∶50),流速为1.0mL/min。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114,变异系数为0.11%,平均回收率为99.6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该方法分离完全、峰形对称、线性范围宽,对10%吡丙醚乳油含量的分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10%吡丙醚乳油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 简介:利用反相液相色谱(HPLC),选色谱柱YWG—C18,流动相采用乙晴、甲醇、柠檬酸铵的混合物,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使待检样品中的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为2,4—二硝基苯腙,然后经二氯甲烷三次萃取后测定其浓度。结论:水环境食品中甲醛的浓度范围0.01-5.0mg/kg内检测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底限为0.01mg/kg,2,4—二硝基苯腙"的稳定时间平均为5.58min,10分钟以内轻松完成一个样品测定,时间短,效果好,平均回收率高,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 标签: 水环境食品 甲醛 衍生物
  • 简介:对鱼糜制品中硼砂/硼酸盐的前处理及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并确立离子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检验方法。样品超声后加入乙腈,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稀释并经尼龙滤膜和OnGuardRP柱过滤。待测液以甲基磺酸与甘露醇为淋洗液,四丁基氢氧化铵与甘露醇为再生液,经DionexIonPacTMICEBorate柱色谱分离。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目标物在0~20.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3mg/L。样品中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0%~98.6%,RSD为4.1%~10.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能满足鱼糜制品中硼砂/硼酸盐的测定。

  • 标签: 抑制电导 离子排斥色谱法 硼砂 硼酸盐 鱼糜制品
  • 简介:《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实训“氨基酸的纸色谱”是常见氨基酸分析方法,为改善实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氨基酸纸色谱层析的固定相、展开剂、点样方式和显色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经试验确定,以薄层板为固定相,V(正丁醇):V(甲酸):V(水)=15∶3∶2为流动相,移液枪点样,茚三酮加入展开剂为显色方式,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 标签: 氨基酸层析法 薄层板 茚三酮 分离
  • 简介:采用超高真空气相沉积系统外延硒(Se)超薄层钝化Si(100)表面,研究其与金属铝(A1)、铂(Pt)的接触特性。对于A1与Se钝化后的Si接触样品,其肖特基势垒高度(SBH)值为0.2eV,相比于HF处理的样品,SBH降低了一半;随着退火温度从200P升至500P,SBH值逐渐升高至HF处理的样品的SBH值。而对Pt与Se钝化的Si接触样品,未退火时电流电压特性基本与HF处理的样品一致,然而快速热退火后,Se钝化的样品基本保持不变,而HF处理的样品反向偏置电流迅速增大。通过拟合金半接触SBH与金属功函数的关系,得到线性关系的斜率为:=0.41,说明硒超薄层可以降低Si(100)表面与金属接触费米钉扎效应。

  • 标签: 金半接触 钝化 肖特基势垒高度
  • 简介:一、提高使用Request集合的效率访问一个ASP集合来提取一个值是费时的、占用计算资源的过程。因为这个操作包含了一系列对相关集合的搜索,这比访问一个局部变量要慢得多。因此,如果打算在页面中多次使用Request集合中的一个值,应该考虑将其存贮为一个局部变量。例如:将代码写成下面的形式以加快脚本引擎处理速度

  • 标签: 提速技巧
  • 简介:本文就间二氯苯在甲醇和异辛烷两种溶剂中的色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溶剂不同,相同条件下,色谱图上间二氯苯的峰高也不同,但保留时间相同,这种影响还与柱温、进样量、间二氯苯的浓度等有关。

  • 标签: 溶剂的影响 气相色谱 间二氯苯
  • 简介:以已酸乙酯作内标,正已烷为溶剂,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了蜡制品中香茅油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样品只须用正已烷溶解即可测定,其检出限为0.10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0.01%-4.25%,回收率为91.2%-98.1%.

  • 标签: 蜡烛 香茅油 毛细管气相色谱
  • 简介:摘要高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一要更新思想、转变理念;二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三要灵活授课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要根据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五要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做到认识自我、不断进步。

  • 标签: 转变策略民主教学灵活多变及时反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传热机理、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烟囱效应的抑制以及结构工艺设计等方面介绍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民用传热器.实验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这种传热器热效率高,节约能源.

  • 标签: 传热装置 烟囱效应 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