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残疾人体育教育一直在摸索中前行,融合体育,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方向。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残疾人与健全人一体化教育进程,推动了融合体育的超前发展,已遗留了诸多问题。该文通过探索融合体育实施过程中的教育需求,推动了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迎合了残疾人对体育教育的诉求。

  • 标签: 残疾人体育 融合体育 教育价值 发展方向
  • 简介:肌内效贴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手段,在运动损伤后的止痛和消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近年来,人们在关注肌内效贴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的同时,也在探寻其在改善人体运动能力和提高运动表现等方面的作用效应。已有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对改善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本体感觉机能以及受损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效的,大多研究证据也支持肌内效贴对预防和改善运动性疲劳具有积极效应。而肌内效贴对健康人的关节活动范围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作用未得到证明,对肌内效贴是否能够改善人体肌肉力量和跳跃能力争议也较大。尽管有证据支持肌内效贴对人体某些运动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矛盾性结论,其作用功效未得到医学和体育领域的广泛认可,所以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后续的研究中,要综合性考虑因肌内效贴扎方式上不同而造成的作用效能间的差异;引入医学研究技术和方法,来探讨肌内效贴的作用功效和作用机理;研究对象要注意运动员群体的选择;研究的试验设计要更为科学,以确保方法学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肌内效贴 运动能力 肌肉力量 研究进展
  • 简介:该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男生大学3年后学生体质变化情况,研究选取2012级30名男同学分别进行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握力、肺活量的测试,然后与大一时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体重平均增加4.45kg,肺活量平均下降355.0mL,台阶指数平均下降4.67,握力平均下降3.71kg,立定跳远平均下降14.4cm。结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男生经过3年大学生活后体质有明显的下降。

  • 标签: 体质 男大学生 生活方式 体育院校
  • 简介: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社会需求、传播现状以及微信这一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机制,并指出当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网站编辑并未与时俱进;"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在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旨在探索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方式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提出相应策略: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

  • 标签: 新媒体 微信 文化传播 传统体育 体育养生
  • 简介: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对高温环境中游泳训练小鼠各组织的抗氧化水平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常温和高温两种水温环境下分别进行5周的小鼠游泳耐力运动,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五味子多糖水溶液,最后一次训练后进行力竭运动,并分别在力竭运动即刻、运动后恢复24h后两种情况下取材,测定血糖、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1)在高温环境中运动会使疲劳加深,运动后即刻血糖含量下降程度较大,CK活性升高,运动后恢复24h后,血糖含量的恢复率降低,运动能力下降;(2)补充SCP能够缓解疲劳。

  • 标签: 五味子多糖 高温耐力游泳运动 运动疲劳 运动能力
  • 简介: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体校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相关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设置、拓展职业能力,提高体校生的择业及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标签: 职业教育 体校生 课程设置
  • 简介:目的:通过高温高湿及一般环境有氧运动与减体重相关指标的测试和评价,了解不同环境有氧运动对机体减体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8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环境有氧运动(50min65%VO2max强度)前后体重、等速肌力、能量代谢、反应时等指标。结果:相同生理负荷下在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两种环境中分别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50min,高温高湿下体重下降1.91%,幅度略大于常温常湿;高温高湿组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52%,运动后2h能量消耗较常温常湿组高0.95%,睡眠8h的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4.8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能够耐受在不同环境温度进行的减控重训练,主观上能够接受(33℃、60%)的热环境;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有氧运动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疲劳指数和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变化,最大峰值力矩、平均功率在不同环境下有氧运动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反应时在不同环境运动后时间有所缩短,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力量素质、肌肉耐力和反应能力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不利影响。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体重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在减体重期间,为减少力量的丢失,在进行减体重的有氧训练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力量训练。

  • 标签: 高温高湿 减体重 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