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 标签: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
  • 简介:郑子瑜教授从香港寄来了他的《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年),其中有1973年10月他应美国阿里桑那大学东方研究所的邀请而作的学术报告,题为:《从学习古汉语的目的说到古汉语的修辞》。在这一报告中,郑教授说:古汉语的修辞现代汉语一样,须是没有漏洞,无懈可击的。从前某乡村因为治安不好,盗贼出发,村长出了布告,只有简单的五个字:“夜行必提灯。”有一村民在夜间提着空纸灯,走过村公所,被守夜的人看见了,指责他说:“你怎么拿着空灯儿走,不放置蜡烛呢?那人说:“你们布告上没有写明必须放置蜡烛呀!”第二天,布告上加了四个字:“灯必置烛。”

  • 标签: 修辞学 古汉语 中华书局 学术报告 现代汉语 郑子瑜
  • 简介:语言交际以认知为基础,因为语言使用牵涉到存放在我们大脑里的各种心理表征知识结构。记忆是认知的底层结构,是心理生物的界面。记忆的生物特征是共性,但作为个人心理行为,却是有个性的,人们在交际中会建立各自的语境或心理模型。语言使用牵涉到感觉记录器(感知注意)、工作记忆(记忆负担、意义保存、前景焦点)、长时记忆(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共享知识)几种记忆,一些语用失误往往是记忆失误更多还原

  • 标签: 语言交际 语用 记忆结构 感觉记录器 语境模型
  • 简介:<正>关于"修辞"、关于"修改",我们曾摘录过古今名家的论述实例。从这些论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辞修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修改也是修辞。一、对照"修辞"定义看修改关于什么是"修辞",各家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这里我们不妨举几家对"修辞"所下的定义,对照文章修改来看看。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说的是"修

  • 标签: 修辞修改
  • 简介:<正>19世纪末,英国语言学家亨利·斯威特在他的《新著英语语法》中把自己写的语法称为“描写语法”,也就是如实地描写语言事实而不加臧否的一种语法,把当时学校教授的语法称为“规定语法”,也就是不顾语言事实只考虑逻辑合理性拉丁语规范来主观规定英语语法规律的一种语法。斯威特对“规定语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国人都说“It’sme”而“规定语法”根据逻辑拉丁语法规定必须说“ItisI”。20世纪初斯威特的学生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提倡“活的语法”,也极力反对“规定语法”。从此,“规定语法”或所谓“规定主义”在语言学界就“臭名远扬”,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西方语法学进入结构主义时代以后,

  • 标签: 规定语法 斯威特 规范化 规定主义 英语语法 描写语言
  • 简介:<正>我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不知哪代祖先曾留下几部残书、其中就有一套线装二十四册的《康熙字典》。小时看不懂,但朦胧地意识到将来可能用上,便小心地保存在书箱里,没敢乱动。刚跨入初中不久,遇上了农民兄弟所难忘记的“粮食关”。父母在家咽树皮、糟糠维持生命,学校还时时以“停伙”逼我回家索取伙食费。在家

  • 标签: 康熙字典 辞书事业 汉语大词典 伙食费 农民家庭 工具书
  • 简介:语料方法吴辛在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一位语言风格学家在会上大谈语言风格是最复杂最高级的语言现象,语言风格学的研究必须占有大量的语料,少了不行,最好是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我耐不住,唱了反调:“语言风格其实正是最简单的语言现象!没有受到过任何语言风格...

  • 标签: 语言风格学 语料 语言现象 国际学术讨论会 “的” 莎士比亚
  • 简介:<正>感谢大凡中国人和日本人初次交往时.就会感到日本不愧是一个礼仪之邦,特别是对他们频繁使用感谢语这一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时间一长,在渐渐适应了这种以礼相待的同时,又常常会对他们的感谢的含义感到难以捉摸,甚至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解。这是为什么呢?日语的感谢语“”汉语的“谢谢”意思相同,但适用的场合不完全相同。举个例子吧,日本人在得到帮助关照以后,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当场反复鞠躬,表示谢意,而且事后还往往打电话写信再次表示谢意。面对这种没完没了的感谢习惯,

  • 标签: 日本人 感谢语 “对不起” 日语 中国人 邮包
  • 简介:抄袭借鉴符淮青关于词书的抄袭借鉴的议论,一段时间以来集中在词的释义问题上。笔者曾在《略论词典释义中的继承抄袭》(载《辞书研究》1995年第3期)一文中,联系我国词书的历史,说明认识这个问题要区分古人编的词典同现代人编的词典所具有的不同社会条件,...

  • 标签: 释义方式 《辞海》 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民族音乐 汉语大词典
  • 简介:<正>修辞活动是信息流通、感情交流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它主要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但是其中也有潜意识的因素在起作用。在信息的编码过程中,说写者的潜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在解码的时候,听读者的潜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潜意识在修辞活动中的作用地位是很值得注意的,应当加以研究的。潜意识常会干扰自觉的编码活动,导致口误或手误.一个教师走上课堂时对学生说:"好,现在下课了!"一个人在上午十一时对他人说:"走,吃晚饭去!"这些编码错误都应当到潜意识中去找原因。潜意识不仅会造成各种口误,而且会造成各种手误:误写错误,排版错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这就是成语"郢书燕读"的由来。郢人的这一编码差错并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潜意识干扰编码的结果。在茅盾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原句)但当这两点绿光照又往下一沉的当儿。(53页)把"绿光"书写为,或排版为"绿光照",即把

  • 标签: 潜意识修辞
  • 简介:<正>提到舒新城,不由人不想起《辞海》;提到《辞海》,不由人不想起舒新城。舒新城的名字,是《辞海》连在一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舒新城虽然不是《辞海》的第一任主编,然而他是《辞海》的任期最长的主编。1936年版《辞海》的编纂,实际上是从舒新城开始的。1979年版《辞海》的筹备,则由舒新城主持。接连担任新旧两版《辞海》的主编的,只有舒新城一人。

  • 标签: 舒新城 辞海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道尔顿制 综合性辞典
  • 简介:<正>【佩】(三)由佩带在身上引申为牢记在心里。《素问·气调顺大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新《辞源》)然细加推敲,即可发现本条书证与释义并不相吻合,也就是说证非所释。实际上,“愚者佩之”的“佩”

  • 标签: 圣人 释义 书证 本义 词义 愚者
  • 简介:<正>一口语的过程口语的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个体的言语活动作微观的分解,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各个环节:接收——耳朵接受语音,眼睛观察面部表情各种身势。辨识——运用语言知识分辨语音,识别语义(包括身势语)。理解——透过语言成分,联系上下文及语言环境,掌握言语作品的实际含义。储存——提取言语中的主体词句加以分类记忆(听取长段言语时尤为重要)。整理——联系已有的信息储存加以鉴别比较,作接受或扬弃的选择。反应——综合新旧信息,形成新的认识意向并确定应答内容。

  • 标签: 口语活动 书面语 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 口语能力 身势
  • 简介:”之“允许”义探源“”之“允许”义,古书有明训。《后汉书·方术列传》:“后登物故,炳东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又尝临水求度,船人不和之,炳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李贤注曰:“犹许也。”今《汉语大字典》即据...

  • 标签: 《战国策》 《汉语大字典》 焦仲卿妻 用例 李贤注 后汉书
  • 简介:<正>(一)"语体"及其相关概念随着语体研究的逐步展开,"语体"已作为修辞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而被经常运用。但对语体概念的理解名称运用至今并不一致。早期有的学者把语体看成是"在运用上受到各种范围所限制的词语类别";有的从跟语言的地域、社会方言等变体相并列的角度把语体称为"言语方言"。而历来认为"语体"即是"文体"("文章体裁"或"语言体裁")"语体"即是"语言风格"这两种看法的影响为最大。与此相应,"语体"、"文体"、"语言风格"("言语风格")也被看作是可以彼此替换

  • 标签: 学简介 语体学 语体语体
  • 简介:含义论是西方语用学中的重大论题,曾引起许多语言学家与修辞学家的兴趣与关注。那么,“含义”究竟指些什么呢?简单地说,是指语句所蕴含着的“言外之意”。它与句子结构表达的显性的“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g)不同,是一种潜藏在语句之中的隐性的“说话本义”(utteranccmeaning),或称“交际意义”。西方语用学者Ⅱ11它为“会话隐涵”(conversationalimplieata),简称“含义”(implication)。

  • 标签: “言外之意” 修辞学家 语言学家 句子意义 句子结构 交际意义
  • 简介:传统训诂学对字词意义的解释,不仅文字简明扼要,而且方法多种,方式多样。这些对解读典籍是行之有效的,值得继承发扬。但是无庸讳言,一般说来它未能深入到词义的微观层次。譬如在训诂文献里,经常出现一些字词的解释,例如《论语集解·序》:“论,理也”;《广雅·释诂》:“理,道也”,又“类,法也”;《尔雅·释诂》:“则,法也”,又“律,法也”,“刑,法也”;《苟子·大略》注:“方,法也”;《说文解字》:“式,法也”,又“规,有法度也”,又“法,刑也”等。

  • 标签: 训诂学 语义分析 传统 《说文解字》 微观层次 尔雅
  • 简介:<正>文章由于内容目的不同,表达方法自然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表达方法,一种是艺术的表达方法。前者是诉诸理智的逻辑思维的语言所用的表达方法,公文事务语体知识性语体都使用科学的表达方法;后者是先诉诸感官而后作用于理智的形象思维的语言所用的表达方法,是文学作品都要运用的表达方法。相应的修辞方法也有两种:凡是使用科学表达方法的诉诸理智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必须使用科学修辞;凡是使用艺术表达方法的诉诸感官的形

  • 标签: 修辞艺术 科学修辞 艺术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