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话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口语语料的收集和转写。汉语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对口语中特殊话语语音成分(既包括传统的叹词、语气词等,也包括不常受到关注的填充停顿、反馈成分、修补成分等重要交际要素)的转写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学界流行做法的不足,进而立足于汉语语言和文字的特点,结合特殊话语语音成分在口语中出现的位置,提出以汉字使用为中心、分宽、中、严三种方式处理转写问题的原则,以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 标签: 转写 口语成分叹词语气词 口语语料库
  • 简介:两岸华语在口语语法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学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中指示标记的差异较为突出。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那”比“这”大,这主要是由于对话语体的性质、新信息、话题跳跃与弱社会化程度有利于“那”出现。后置性指示标记“这样子”在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颇具特色,男女老少皆用,给人以流行、亲昵的意味。

  • 标签: “这” “那” “这样子” 两岸华语 台湾国语 普通话
  • 简介:答辩日期:2014年5月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含形容词主观程度量构式进行考察。先对六个典型构式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单个构式的构式义及适切语境、作为半开放的框架结构对变项成分的准入限制、构式整体的句法表现、构式的语义语用特征、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关系、构式义的来源及相关构式之间的推衍关系、构式的变体及与近义构式的比较等。

  • 标签: 现代汉语口语 互动关系 句法表现 语用特征 构式语法 近义
  • 简介:非词语化现象是指语言中的高频词在搭配过程中丧失全部或部分语义内容,词义融合于语境中。文章以come,give为例,对比分析发现,与语料库相比,英语学习词典表现非词语化现象不充分,呈现方式不明显,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如下:第一,作为“语言的词库”的词典难以表现语义融入语境的非词语化现象;第二,学习词典中位于关键词词条下的搭配信息尚不能明显表现非词语化高频词的普遍特征;第三,现有英语学习词典尚不能建构非词语化高频词与其共现词语之间的语义网络系统。最后我们提出改善英语学习词典表现非词语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 标签: 非词语化 语料库 学习词典 搭配
  • 简介:研究表明,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学术词块有一定需求。针对学习者的这种需求,最新出版的国外品牌学习词典如《麦克米伦高级英语词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都增设了版面,专门介绍学术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和用法。文章通过词典文本研究,探讨和比较了英语学习词典中学术话语标记语的信息表征情况,对现有英汉高阶学习词典的改善提出可行性方案,以切合双语词典国别化的趋势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 标签: 学术话语标记语 词块 学习词典 信息表征
  • 简介:《牛津英语词典》为西方语文学和词典学的重大成果。成书以来,学界多有研究评述。文章回顾了近三十年来该词典研究的进展:从史学角度看,第一手档案资料的获取使词典编纂史得以真实细致地复原;从词典学角度看,电子化文本使大规模数据统计分析成为现实。反观国内学界,相关研究评介还很不足。最后文章指出,大词典的中国文化观及在线第三版的编纂方针、“阅读计划”等值得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牛津英语词典》 研究 进展
  • 简介:文章回溯了英语用法词典的理念萌发及其自19世纪末期至今的演进脉络,重点探讨最近三十年的发展路径和最新特征,展望其未来的编纂走向。

  • 标签: 英语用法词典 历史 演变特征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