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回顾和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的标准问题,结合汉语国际化的现状及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提出应明确面向海外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规格,并主张以“合格”为汉语教师培养的基本规格。文中讨论和例示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三基”),并强调在国际汉语教师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三基”类课程应不低于总课程量的60%,其中属于基本知识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本体知识的课程亦不应低于“三基”类课程的60%.以此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首先是合格的汉语教师,保证他们未来汉语教学的质量。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学 教师培养 培养规格 合格教师
  • 简介:本文谈了六个问题。(1)“汉语国际传播”观:要逐渐习惯于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来思考问题,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汉语国际传播,而不能只有“国家的眼光”。汉语教学走出国门,开展汉语国际教学,其目的是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的友谊之桥——汉语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汉语国际传播”观。(2)汉语国际教学的核心任务:汉语国际教学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教学;汉语国际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愿意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3)文化教学的地位问题:汉语教育必然会同时伴随着文化教育,但这种文化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而且国家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靠文化自身厚重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4)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汉语教材“国别化”这一理念可取,但是“国别化”得有个基础,那就是“普适化”,没有“普适性”的基础,“国别化”只能是贴点标签而已。(5)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从长远来看应立足于培养本地教师;只有当海外的汉语教学基本上都由当地汉语教师来教,才真正能做到汉语“国别化”教学,汉语才真正能走向世界。(6)汉语怎样才能成为强势语言:汉语要成为国际强势语言,国家强盛,这是最根本的因素,但还得具备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国家的科技、教育事业高度发展.

  • 标签: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教学 教材国别化 教师培养
  • 简介: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 课程教学 专业实践
  • 简介: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特别是近两年来采取的新举措,讨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三个问题。文章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学科内的一个专业;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时,相同点要大于二者的差异。文章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教育项目,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学术问题,培养者需要增强学术意识;同时,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培养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内容简介:《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借鉴语块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以初级阶段教材中语块选取为切入点,开展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在于:在梳理、分析语块理论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及汉语教学中语块的界定、选取及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初级阶段语块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论证了将语块理论应用于初级教学的理据。同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初级阶段语块项目展开构建研究,最终制定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项目表”。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在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中,除考虑政治、文化、学科策略外,还必须考虑经济因素。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考虑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汉语的国际化,可以为经济建设科学发展探寻出语言经济学理论依据。本文从汉语使用域的开拓和适应、汉语人力资源的国内国外两重市场的开拓、汉语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出口、孔子学院的语言经济学运作4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的经济策略。

  • 标签: 汉语国际传播 语言经济学 孔子学院
  • 简介: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关注,有关国际汉语教育新手、熟手与专家教师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教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的概念界定、教学行为差异性、认知能力差异性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旨在进一步揭示教师专长养成的规律与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参考与方向,并为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与培训提供有效资源。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新手 熟手与专家教师 比较研究
  • 简介:职前国际汉语教师在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语言教学信念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趋于交际教学信念,但各信念维度的发展并不均衡。除了教学对象信念维度之外,教学本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师角色等信念维度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科不同专业、有无教学经验对职前国际汉语教师语言教学信念发展的影响不大。对教学反思日志的个案分析表明,反思能力对职前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对职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有一定的启示:重视实践和反思对语言教学信念发展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职前国际汉语教师 语言教学信念 发展 实践 反思
  • 简介:目前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国别化的提法,被广为使用,但因所指不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不甚清晰,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谈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要分别对待,以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的长期发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本土化,也就是应该大量培养母语非汉语的本土汉语教师,大力提升汉语水平,完善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使其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主体.汉语课程设置应国际化,其缺失表现在,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国际化,这之中要让外国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汉语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化.作为语言教育用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应该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 标签: 国际汉语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国别化
  • 简介:研究总结国际商务文化趋同性的表现,对国际商务文化趋同性的动力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企业应对国际商务文化趋同性的策略,旨在帮助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学会与他国企业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以期在全球市场中获取更大利润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标签: 全球化 国际商务文化 趋同性
  • 简介:汉语国际教育其实是汉语文国际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国古人往往把“语”和“文”相连使用。形成了具有两千多年的一个术语——语文。汉语国际推广的目的是使国外学习者通过学汉语达到对中国文字、文化、文学、文章技法的把握。所以,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其实是汉语文推广;我们的汉语教材,其实是汉语文教材;我们的汉语教师,其实是汉语文教师。因此,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教材就应该是汉语载汉文的教材;我们的汉语教师就应该不仅懂汉语,而且是懂汉文字、文化、文学、文章的教师。只有这样,“汉语热”才能“热”得实用,“热”得永久。

  • 标签: 汉语学 汉语文学 汉语教学 汉语文教学
  • 简介: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十余年来,韩国大学中文系的数量、中文专业硕士博士点数量以及学习中文的大学生、研究生数量都明显增加了,中文系增加了与中国现代经济、政治、传媒、艺术等有关的文化类课程,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汉语人才。不过,韩国大学汉语教学仍然存在缺少国家层面的监管与设计、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教材使用随意混乱、汉语教学观念陈旧、高校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等问题,需要韩国教育当局及汉语教学界认真研究改进。汉语教学积极的改进与积弊的延存背后都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外因。

  • 标签: 汉语国际推广 韩国 高校 汉语教学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传播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自塑中国形象,改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地位是一个现实课题。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的重要工具,是帮助他们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国际汉语教材里中国人物的设计情况考察,并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自塑中国人物形象问题

  • 标签: 国际汉语教材 中国人物 形象自塑
  • 简介:内容简介:越南汉语教学研究是汉语国际传播国别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从汉语国际传播视角及宏观层面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成果,目前尚未看到。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如何使交往更有效更成功,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各类国际交往活动中,有三条公认的国际交往基本规则,这就是尊敬、坚定和适度。

  • 标签: 国际交往 尊敬 人格精神 交际礼仪
  • 简介:就汉语国际推广而言,本文提出如何理解、如何实践以及如何推广三个问题。汉语国际推广必须以汉语教学为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科学厘定对外汉语学科的本体性;讲求简约化和明晰化;强化实证意识。在推广过程中必须注意文明交流,树立正面形象。全文以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为参照物。

  • 标签: 汉语国际推广 第二语言教学 学习词典学
  • 简介:汉字的繁简问题,我没有研究,许多文章,文献都没有仔细阅读。建国以来,我参加过不少的会议,如古文字研究会、考古学会、先秦史学会、殷商文化学会、甲骨发现90周年纪念会、殷墟发掘60周年纪念会,这一系列会议参加的不少,但都没有牵涉到汉字的繁简问题,去年在友谊宾馆参加了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今年又在北师大参加了海峡两岸汉字学术座谈会,我都自始至终地参加了,但发言都是别的学术问题,没牵涉到汉字的繁简问题

  • 标签: 汉字研究 繁简 古文字研究 纪念会 胡厚宣 海峡两岸
  • 简介:如何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研究尝试通过一个小型实验,观察直接写作法、翻译写作法和提纲写作法这3种不同的写作方式对于3位写作者写作过程和写作成品的影响,分析3种写作方式各自的优缺点。研究结果显示,提纲写作法能比较好地平衡写作时间与作文质量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同时发现,在西方二语写作中受到较高评价的翻译写作法并不适合于汉语二语学习者。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学 写作方式 写作效果 二语写作
  • 简介:汉语作为中华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达成共识,而对于中国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的创造性转化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从对全球语境下的中华"和合文化"的精神阐释入手,探讨其在汉语国际推广当中的可行性——即如何使其具备有益性、可知性和趣味性,并进而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和合"策略,对外汉语教师如何以平等对话的文化心态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标签: 和合文化 汉语国际推广 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