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再A也B”表达式虽然形式唯一,但由于其内部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可分为两种构式:增效构式和非增效构式。两种构式在语块A的有界无界、“再”的语义释义、“再A”与B的关系以及“再A也B”结构的凝固程度、构式义和解析角度等多个方面都不同。

  • 标签: “再A也B” 构式 增效 非增效 有界-无界
  • 简介:本文介绍了清代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译者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的5种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并讨论了其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史和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清代 口语课本 翻译 官话 方言
  • 简介:汉语形容词的语法性质历来有很大争议。本文从类型学视角,根据充当定语和谓语有无标记的标准,确定属性义词是饰词性的还是谓词性的,并对世界上72种语言的属性义词进行考察,归纳出属性义词的语法性质的五种类型。其中,汉语属于第四种类型,即属性义词有三类:a谓词性的,b饰词性的,C兼有饰词性和谓词性。针对汉语属性义词的语法性质,最好的划类方案是把a、c划为形容词,把b划为区别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体和属性二分的角度提出语义类与词类的原型对应。程度性和恒常性的强弱是恒常属性词编码为谓词还是饰词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同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恒常属性词的处理上。

  • 标签: 形容词 类型学 实体 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