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所谓"乔伊斯文论",即乔伊斯的文学理论,它散见于乔伊斯的评论文章、日记、笔记、书信、谈话及作品中,有散存性外观、"意图式写作"、感悟式语言、体系性内质四个特点。乔伊斯的"意图式写作"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学原则和诗学观念对其创作、特别是中后期实验小说写作的渗透,还有一些框架结构、写作意图对文本的掌控作用。在理论上,乔伊斯没有走概念化、模式化道路,他既没有一味地沿用他人的理论,也没有严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其批评语言是感悟式的,充满了天才艺术家的灵悟发现,不过,他的评论文章虽然有自己的逻辑层次,观点也很分明,但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却缺乏充分的学理上的论析、展开,只是点到为止,有些术语缺乏界定,这些都导致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必须联系其文论和创作进行辨析、判断。尽管乔伊斯文论在结构形式、写作策略以及语言表述上有这样一些特点,但内容上却形成了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两大体系。乔伊斯的美学思想是其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二者存在着对应关系,乔伊斯前后期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的巨大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创作转向。本文认为,乔伊斯文论写作形式多样,内容系统、丰富、前沿,奠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并预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专章专节形式写进西方文论和批评史著作。

  • 标签: 乔伊斯文论 散存性外观 “意图式写作” 感悟式语言 体系性内质
  • 简介:西方女权运动和文学批评肖淑蕙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49年的解放,妇女也相应得到解放。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利,例如妇女普选权,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参政权,妇女受教育权,和妇女在...

  • 标签: 女权主义者 文艺批评家 西方女权运动 女作家 女性写作 父系社会
  • 简介:新闻翻译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其他类型的作品翻译有很大不同。相比其他翻译,新闻翻译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讲究时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译或减译,符合新闻写作要求,力求再现原语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新闻作品的翻译时,只有深刻认识到新闻翻译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完善新闻翻译工作。

  • 标签: 俄语新闻 新闻翻译 新闻翻译特点
  • 简介:中国的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形成过程,到了元代,终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戏曲形式——北杂剧。在元代,城市和乡村广泛演出杂剧,涌现出许多一流的戏班和优秀的作家、演员,他们对杂剧的兴盛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城市,还出现了玉京书会和元贞书会那样的下层文中国的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形成过程,到了元代,终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戏曲形式——北杂剧。在元代,城市和乡村广泛演出杂剧,涌现出许多一流的戏班和优秀的作家、演员,他们对杂剧的兴盛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城市,还出现了玉京书会和元贞书会那样的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交流创作经验的通俗文艺群众组织,作家的创作才能和艺人的舞台实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高度文学价值、又适合舞台演出的优秀剧本。在短短的九十年间,即出现七百三四十种杂剧,有姓名的作家二百多人。元代可称为中国戏剧创作演出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为什么戏剧发展到元代能臻于成熟,并出现初步繁盛的局面?这有戏剧发展本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首先,它是各种技艺和泛戏剧形态发展和融合的结果。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笔者曾述说过唐以前存在多种多样的技艺表演和泛戏剧形态,到宋金时期,又出现或偏重歌

  • 标签: 元杂剧 表演特点 元代 杂剧演出 体制结构 戏曲形式
  • 简介:<正>“要着手研究一个诗人,首先就要在他的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抓住他的个人性格的秘密,这就是只有他才有的那种精神特点。”根据别林斯基这个观点探讨安徒生和他的童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创作成功的内在原因,也可以看到他的不同时期的童话不尽相似的风格、基调,与他的性格及境遇变化的密切关系。安徒生的深切的爱和同情给他的童话灌注了可贵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他的童

  • 标签: 安徒生 童话创作 个人性格 性格特点 密切关系 童心
  • 简介:本文认为,世纪初接受俄罗斯文学的特点是误读。误读既表现在对俄罗斯小说主题的现实性理解上,又表现在对文本的传统性归化上,误读与传统审美心态密不可分,但俄罗斯文学的原生形态在误读中仍被保存,它成为“五·四”时期充分认识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的基础。

  • 标签: 世纪初 俄罗斯文学 接受 误读
  • 简介:2011年11月11日晚,伴随着熊熊燃烧的“华运”火炬之光,首届世界华人运动大会在修顿室内运动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嘉宾。容纳2000多人的香港修顿室内运动场一片欢腾,共迎世界华人期盼已久的“奥林匹克”盛会隆重举行。

  • 标签: 运动场 华人 世界 嘉宾 香港 澳大利亚
  • 简介:中国传统文艺理论"道器"之喻引申意义表现了动画运动规律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二者互相联系、影响,同样重要。动画《三个和尚》运动规律赋予影片艺术表现力,运动规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娱乐观众、丰富动画艺术表现、提升表演叙事等。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对于古代中国文艺思想转化为今天的动漫艺术实践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动作 “道”和“器” 运动规律 动作设计
  • 简介:《儒林外史》里的歇后语具有多样化和性格化的特点,其修辞效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人、事的立体感,达到了语言的形象化,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 标签: 《儒林外史》 歇后语 运用特点 修辞效用
  • 简介:寅恪先生这首诗作于1946年。上引诗题见于《吴宓与陈寅恪》一书。在《寅恪先生诗存》中,这首诗题为《南朝》。前者比较切实,突出诗的背景与本事;后者重在抒情咏叹,在身世感怀中隐喻对时局的忧念,比较微婉。就诗论诗,应该说,两种诗题都是可以的:第三句诗中的“青骨成神”,既是南朝的典故,也跟南京有密切的关系,都切题。

  • 标签: 诗题 本事 中隐 南朝 诗论 引诗
  • 简介:艾芜的《南行记》中刻画了一群生活在山峡深林中的江湖人,他们多从事非法或劫掠偷抢的勾当,这样的生存方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凋敝、政治动荡的民国乡村十分普遍。然而他们并不是坏人,他们的人性人情甚至令具有道德优越感的叙述人——流浪知识者"我"也为之感动,这就使作者的情感和审美判断总是处于一种悖论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小说的叙事张力。《南行记》中所肯定的主要是个体生存的坚韧生命力量,这样狂暴而旺盛的生命力往往会逸出道德的约束和拘制,显示出一种自然状态。其生命的原力以及自由的形式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互为和谐,时而呈现出一种与自然的狂暴阴郁相类似的野性和兽性。

  • 标签: 匪盗叙事 江湖人 原始生命力 抗争意识
  • 简介:《奥尔拉》被公认为莫泊桑创作的最优秀的玄怪小说。本文一方面通过其两个版本的对比,着重探讨了第二版的叙述技巧,侧面揭示出作家进行改写的原因;另一方面结合玄怪故事的标准,分析第二版的《奥尔拉》相应的叙述策略和文体特点,试图说明第二版何以成为玄怪小说的经典。

  • 标签: 莫泊桑 《奥尔拉》 玄怪文学 恐惧
  • 简介:在世界诗歌史上,有太多的诗人描写过情侣的分离以及分离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景。而把情侣间的分离比作天体的运动和圆规的牵连,恐怕是属于以“巧智”取胜的英国玄学派诗歌的独特之处了。

  • 标签: 英国 玄学派 多恩 《别离辞:节哀》 诗歌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