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我曾经到过埃及、希腊、印度等一些古国,特别是在埃及,亲眼看到金字塔那样数千年以降依然动人心魄的文明古迹,而创造这些文明的那群人却早巳消逝在历史中,难免会有感慨。回归中华故土,三星堆文化的灿烂也使人震惊,这是中原文明之外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多元文明中的一员,中国文化自身也有多个源头,这已是今天的常识。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重构 子学 世界 中原文明 中国文化
  • 简介:学界对于"《文心雕龙》之学"较为通行的名称是"龙",窃以为不妥。刘勰自己认定《文心》乃《文心雕龙》之简称。《文心雕龙》全书中,涉及"文"与"心"的字句不胜枚举。"文""心"二字出现频率之高与关系之切,是十分鲜明而突出的,它与"文心学"的构成,自然具有内在因素的关联作用。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文心学
  • 简介:我记得当代英国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说过,在现代性中,“个体追求的,是他的自身,是一个不含混的、固定参照点。这是因为,理论的和实际的视阚以及生活的复杂化在前所未有地扩张”。我提倡“新子”,正是想在现在传统文化复苏的潮流当中,寻求这样一个“不含混的、固定参照点”,借“新子”这个名词来表达我以及我们这个研究团队的一些想法。

  • 标签: 诸子学 原点 重构 传统文化 研究团队 参照点
  • 简介:孙绍振先生虽然年过古稀,但还是将生命中大量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文本的微观解读。强烈的批判精神,对文本解读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的献身精神,都令人感佩。从《名作细读》到《月迷津渡》,孙先生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哲学化"门径,但依然对如何有效地传授文本解读的方法怀有困惑。本文就此问题,对名作的细读做进一步的审思。

  • 标签: 孙绍振 文本解读 《名作细读》 《月迷津渡》
  • 简介:扬·阿尔贝是当代西方非自然叙事阵营中最为活跃、最有建树的理论家之一。尽管受到布莱恩·理查森的激发和影响,但阿尔贝无论在非自然叙事的概念界定、特征描述还是在阐释策略方面都与理查森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概念层面上,阿尔贝把非自然叙事界定为物理上、逻辑上、人类属性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在特征描述上,他主要聚焦于非自然的叙述者、非自然的人物、非自然的时间和非自然的空间;在阐释策略上,他倡导以认知方法为导向的自然化解读策略。本文在评述阿尔贝非自然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出:关于非自然叙事的界定与判断至少涉及“程度”与“层面”两个问题,而对非自然叙事特征的考察需要扩大至更多的类别与内容,如非自然的聚焦、非自然的心理以及非自然的情感等;在非自然叙事的批评实践上,所谓的自然化解读与非自然化解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种“两者皆可”的选择,即我们应该在有效保留非自然叙事之“非自然性”的同时对其做出合理的阐释。

  • 标签: 不可能性 非自然叙事 非自然叙事学 扬·阿尔贝
  • 简介:扬·阿尔贝的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是关于非自然叙事的又一部力作,它建构了“不可能世界”的非自然叙事,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九种解读非自然叙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非自然》从理论上丰富了叙事的研究领域,从批评实践上对于拓深整个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扬·阿尔贝 《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 非自然叙事学 不可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