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共贺州市委统战部、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报社、广西三月三杂志社、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贺州会员活动中心协办的贺州市“和衷共十五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纪实摄影展自2017年12月26日开展以来,吸引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参观,引起了强烈反响。

  • 标签: 和衷共济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民族宗教事务 学院文化 贺州市 摄影家协会
  • 简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腐乳四季飘香/美味的故事/在秋千上荡漾/传统的工艺哟/古老的作坊/推着石磨度过童年时光/啊!青春古板悠悠古巷/一品峰下是我家乡/四方井的水哟甘甜又绵长/横山腐乳。

  • 标签: 腐乳 横山 石磨 作坊 美味
  • 简介:《格比尔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著。泰戈尔对格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格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格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格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格比尔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格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 标签: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格比尔 《格比尔百咏》 神秘主义
  • 简介:卫方(1651—1729)在中国礼仪之争最后数十年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发表了《中国六大经典》和《中国哲学》两部译作。为能使中国基督徒免于种族身份与宗教身份难以兼容的尴尬处境,他探索出了以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阐释儒家经典的一种文本研读模式。因而卫方的译本有着相当的自由性—他尝试将儒家经典文本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或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相融合,而非仅从文字层面来进行翻译。这一融合得以展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与超越文化藩篱的普世真理。正是这一融合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哲学家深受启发:它是尚未被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禁锢的纯理性理念,是那个文化交流还未被西方思考模式固化的时代话语丰林中的一枝秀株。

  • 标签: 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政治 经院哲学 新儒学 阐释学 美德伦理学 早期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