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篇是智利当代享有盛名的作家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一部中篇力作,作者结合本土小海湾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当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环境,以一个年轻平凡的邮递员和遐迩闻名的大诗人聂达之间的诚挚友情为主线,编织了一个趣味盎然而又异常动人的故事。作品语言幽默泼辣,谋篇结构灵活奇巧,人物形象各具风采。

  • 标签: 比阿特丽斯 邮递员 电报员 小海湾 诗歌 安东尼奥
  • 简介:安妮·普的西部写作成功地跨越了西部传奇的艺术局限。本文从神话沉淀与人格构建的角度切入,讨论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以及字里行间传递着的隐秘的女性生态观。

  • 标签: 安妮·普鲁 西部小说 神话沉积 英雄人格 生态女性
  • 简介:阴法先生(1915-2002),山东省肥城县人,著名古典文献学者和音乐舞蹈史专家。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1942年昆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首届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 标签: 阴法鲁 文学研究 音乐 西南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 1939年
  • 简介:<正>写诗和从政,在中国古代,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件事情。诗圣杜甫曾一度做过唐肃宗的左拾遗,而宋代诗人王安石还被神宗任命为宰相。当今拉美文坛也不乏身居高位的诗人和小说家,厄瓜多尔的文·阿斯图蒂略(1938年生于厄瓜多尔昆卡)便是外交家和诗人两者兼于一身的一个例子;他现在供职于北京,创作了许多歌颂中国的诗篇,这里发表五首,供大家欣赏。

  • 标签: 外交家 厄瓜多尔 中国古代 荷花 王安石 宋代诗人
  • 简介:<正>Ⅰ……对于这件事你能够了解多少呢?我在冬天的浓雾中藏起我被歪曲了的脸,我被歪曲了的声音.如果我向你走来,离开这座潮湿的岛,向你走来;趁现在,我还年轻,我的手指头还有气力.说明我爱你,而你,我甚至还不认识.对于我,你能够了解多少呢?(只了解我喜欢色彩,活动,晚上的稀薄强劲的空气?你自己的可以认识的部分?)

  • 标签: 哥伦比亚大学 六十年代 美国黑人 讲师 魔术 打破常规
  • 简介:彦的短篇小说《柚子》一直被认定为作家创作前期的不成熟作品,但是小说中荒诞的文学情境、反讽的艺术手法以及“反英雄”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小说《柚子》已经具备了黑色幽默小说的特色。

  • 标签: 《柚子》 黑色幽默 荒诞 反讽 反英雄
  • 简介:赵振江、腾威编著的《山岩上的肖像——聂达的爱情·诗·革命》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不同的侧面:爱·欲;责任·革命;只有一个聂达,反映了他复杂的一生。聂达既是一位共产党员,又是一位深情和肉欲的伟大诗人;既是一位直言不讳的政治家,又是一位驻外大使和总统候选人;

  • 标签: 《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 赵振江 腾威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评
  • 简介:<正>1973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准确地说是9月23日深夜22点30分),当代拉丁美洲文坛上的巨星,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达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溘然长逝。关于他的死因,至今还不甚清楚。有人说他

  • 标签: 作品 文学创作 名字 作家 札记 智利
  • 简介:孤独在平凡人生中通常只被当做一种无聊沉闷的惯常经验,但在短诗《海子在昌平》里诗人徐却把一种孤独体验推向了地老天荒的境界,并在那种境界中复活了一个执著坚忍的诗性灵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诗性人生的深刻体认,以及对人类精神中那渐逝渐远的幽暗诗光的苍凉追怀。

  • 标签: 《海子在昌平》 徐鲁 诗歌 孤独体验 人生感悟
  • 简介:<正>提起我国诗人藜,必然会想起他的代表作《泥土》,而俄罗斯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也有一首影响深远的抒情诗,题为《祖国土》,堪称经典佳作。中国的藜与俄罗斯的阿赫玛托娃在人生道路上都曾遭遇过意想不到的劫

  • 标签: 阿赫玛托娃 人生道路 中国诗歌 胡风事件 平民百姓 《诗刊》
  • 简介:本文通过臧僖伯和石碏两个人窥探先秦隐公时期忠臣的精神气质。《左传》中记载了隐公在位十一年的历史,透过记载,似乎能跨越千年感受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分析出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

  • 标签: 臧僖伯 石碏 直言进谏 大义灭亲
  • 简介:苏雪林的骂相号称“另类才女”的苏雪林(1896--1999),活了一百零三岁,是一位实在而真切地经历见证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演变的文化人。她的创作堪称丰富,涉及小说、散文、戏剧、古典诗词和绘画等多种领域,以自传体小说《棘心》和散文集《绿天》而一举成名。

  • 标签: 《红楼梦》 女作家 自传体小说 鲁迅 历史演变 20世纪
  • 简介:  2007年法国龚古尔奖获奖小说中文版即将出版,译者胡小跃为此对作者勒瓦进行了专访,请作者谈了他的生活情况、创作情况和对法国文坛的看法,并重点解析了他的这部获奖作品.……

  • 标签: 再现声音 勒鲁瓦访谈 声音龚古尔
  • 简介:《J.阿尔弗雷德·普佛洛克的情歌》是英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T.S.艾略特早年的代表作,该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和模仿了欧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引用和模仿是现代主义的必然要求,因为在这一时期,自我已经死亡,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去个性化的特点。但在现代主义时期,语言也已经僵化,作家如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在作品中加入另外的表达方式,表现新的主题。艾略特本人就主张去个性化,他的惯用手法就是对前人的摹作和引用。这种互文的写作方式在压抑个性的同时,又通过表现新的时代主题,融入新的表达方式形成了新的风格,体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

  • 标签: T.S.艾略特 《J.阿尔弗雷德·普鲁佛洛克的情歌》 去个性化 风格 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