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认识马校对是以书为媒。手机响了,接到一位陌生读者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在新华书店里买到我编撰的《江苏太仓旅游》一书,说他认真读过了,说他十分喜欢这本书,可惜发现了多个错别字。我当即向他致谢、讨教。他告诉我,第29页"禁谄謏"的"謏"应该是"谀",第89页的"告渝"应该是"告谕"。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后来知道他姓马,因长期在报社做校对,人称

  • 标签: 告诉我 就这样 江苏太仓 电脑排版 一级水平 跳出来
  • 简介:《华文文学》双月刊将进一步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努力推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成果,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新秀赐稿!一、“台港文学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研究”、“欧华文学研究”、“新移民文学研究”、“华裔文学研究”、“两岸对看”、“汉语诗学”、“域外汉学”、“理论前沿”等栏目为常设栏目。

  • 标签: 华文文学研究 稿约 学术成果 稿件处理 汉语诗学 双月刊
  • 简介:呈献给读者的这本论文集,主要是2012年11月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的结集。尼采第一次出现在中文的出版物里是在1902年,也就是说,2012年是尼采的名字进人中国文化圈的110周年。南洋理工大学重视文化传播交流的研究,以“新丝绸之路”为大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之所以得到支持,并非偶然。

  • 标签: 华文文学 论文集 尼采 南洋理工大学 国际研讨会 传播交流
  • 简介:王亚丽,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2010年的春天。我应邀去她任职的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课,讲的题目是“当东方遇到西方”,即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战谈到海内外文学的挑战。会后,亚丽告诉我,她正在陕西师大就读在职博士,论文已经开题,她的心愿就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主要是北美的华文文学。我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感动和惊喜,仔细端详着这位来自内蒙古大地的年轻女子,她的眼睛里有一种燃烧,身心里有一股坚定的顽强,多么像二十多年前走在校园里的我!一时间百感交集。

  • 标签: 北美华文文学 跨文化视野 东西方文化 海外华文文学 2010年 人文学院
  • 简介:《坚固的城堡》(TheCastleofPerseverance)创作于1405年至1425年之间,是现存最长和最完备的一部中世纪英语道德剧。她讲述了主人公“人类”(Mankind)从生到死的过程。剧中“人类”由于受到“俗世”(World)、“肉体”(Flesh)和“魔鬼”(Belial)的引诱而堕入罪恶。在“善天使”(GoodAngle)和“忏悔”(Confession)的帮助下,离开“俗世”进入“坚固的城堡”(castleofperseverance)。以“恶天使”(BadAngle)为首的罪恶决定攻打城堡。

  • 标签: 城堡 文本结构 “魔鬼” 中世纪 主人公 of
  • 简介:诗集《女神》已经成为一个关于文学记忆的历史存在,而在《女神》存在的历史进程中,其版本、文本的衍变,则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文学史的叙事方式和研究模式,对于《女神》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新文学史在其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形成之初,对于《女神》的阅读,恰恰忽略了版本、文本衍变的因素。这是从学术史意义上去回顾《女神》研究所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女神》 文本 文学史 阅读
  • 简介:“文学交响”不仅关乎文学批评家的思考容量和态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大概也涵盖了当代山西文学的某种愿景。既然名为交响,第一要义无疑是格调的庄严进而雄浑,再延展便是史诗性兼带描写性。批评家给山西文学所下定义,同样适用于批评家自身的视野和性情。王春林的评论集《多声部的文学交响》无疑是极能够体现对家乡的“性情”之作,他的选文视野也同样值得关注。

  • 标签: 文学批评家 多声部 性情 春林 文本 描写性
  • 简介:<正>1988年,王尔德出版了他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收录了包括《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五篇童话故事。1892年,王尔德的第二部童话集《石榴之家》出版,收录了《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日志》、《渔人

  • 标签: 王尔德 月光下 文学理想 现实主义文学 寻找母亲 就这样
  • 简介:《少女小渔》在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叙事视点、人物形象的差异,在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为了将抽象的文学形象化为具体的视听形象,适合影片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题思想的深化,影片在故事地点、人物身份和具体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动,其审美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 标签: 《少女小渔》 小说 电影 艺术关系
  • 简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坑落.

  • 标签: 文学类文本 文本阅读 浙江文学类
  • 简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0分)何容何许人也老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 标签: 文学类文本 文本阅读 江苏文学类
  • 简介: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然后移师浙江绍兴继续研讨并闭幕。研讨会探讨东南亚华文文学特点,较之以前有了新的气象,可谓打破成规,新辟路径。提交会议的论文,注重围绕自身的内在联系,发掘创新价值。马华文学的历史地位与现状、东南亚华文作家新文体研究、近百年来文学理论批评衍变等崭新课题,都是围绕东南亚华文文学形成、发展的内在线索展开。

  • 标签: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 东南亚华文文学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爝火》杂志
  • 简介:鲁道夫·瓦格纳教授(RudolfG.Wagner.生于1941年)是德国著名汉学家,曾获德国最高学术奖莱布尼兹奖(1993年),现任教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其研究领域颇为广泛,覆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

  • 标签: 中国当代 瓦格纳 作品研究 文本阐释 时代精神 散文体
  • 简介:一、信的发现2005年3月,笔者在吉林省图书馆后旧书市场购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3月出版的《沫若文集》第三卷一册,内收《卓文君》《棠棣之花》等剧作,品相尚好,扉页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笔者此前曾于旧书市买过1950年群益出版社版蔡仪《新艺术概论》,扉页亦印“何善周”朱文行书小藏书章,实际上此章正是何善周藏书用章。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往来书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沫若 教研室
  • 简介:2013年5月29至31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举办的“十九至二十世纪初翻译与东亚现代化”国际研讨会(TranslationandModernizationinEastAsiainthe19thandEarly20thCenturyConference)在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三至六号演讲厅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国际研讨会 东亚现代化 二十世纪初 翻译研究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