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的检索统计和量化分析,来考察20世纪秦观词研究的现状和格局,借以反映20世纪秦观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当代词学研究中的地位。文中所列“20世纪宋代主要词人研究成果排名表”、“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分类一览表”等5项表格和数据,可为秦观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20世纪 秦观 宋代词人 成果 定量分析
  • 简介:<正>一自有文学之日起,就有了对文学的研究,尽管一开始是不自觉的、朦胧的和粗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即使从孔子研究“诗三百”算起,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有2500年,可谓历史悠久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即旨在描绘和评述古往今来研究古典文学的历史。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史 研究对象 文学思想史 评述 文学理论史
  • 简介:被福建省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专家称之为八闽历史上修路最多、时间最短、标准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发动群众面最宽、使用机械最广泛、投资最大、效益最显著、社会反响最强烈的公路“先行工程”建设,如今正敲响了胜利的锣鼓,提前4年完成省委、省政府1992年提出的在2000年完成的目标。4年来,累计新建改建二级以上公路4000公里,修建桥梁1168座,隧道33座,涵洞

  • 标签: 先行工程 公路 省政府 建设 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
  • 简介: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

  • 标签: 悦谀 谀分析
  • 简介:一、引言作为学贯中西、驰名中外的中国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两先生,其相同的地方着实让人感到诧异:同年人,同在1897年生于安徽安庆地区;解放后又同在北京大学教书、研究,且两人一生以治美学为鹄,对收藏中国字画及古艺术品都有极浓厚的兴趣,甚至,面对一幅画、一片风景、一件艺术品,两老都曾脱口说出“慢慢

  • 标签: 康德美学 审美判断力 宗白华 教育出版社 纯粹美 依存美
  • 简介:喝酒之妙,千变万化,纵观中国酒坛,正向多极化发展。由理论而实践,由实践而理论,对酒的研究就是对社会的研究;对酒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请看中国饮酒之各类型分析:一曰官饮:酒场是官员们的第二办公室。许多正式场合难以解决的问题到酒桌上就会迎刃而解。官饮的最大特点就是秩序,跟开会一样,官大的自然上座,然后按级别、所在部门依次落座。敬酒的次序仍依座

  • 标签: 类型分析 中国酒 一曰 请看 可真 不知道
  • 简介:象喻批评充斥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领域的各个角落,其存在依据为何?本文试从"人的生命之喻"、"自然物象之喻"、"禅喻"三个层次加以理性分析,以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存在的内在必然性.

  • 标签: 象喻 生命 自然物象
  • 简介: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不景气问题。但由于当时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问题十分突出,从而使得相当一批研究者和决策者,误将内需不足的问题与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看作是一个问题,并将其归咎为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这样就妨碍了对造成内需不足的深层结构原因的关注。直至今

  • 标签: 中国 城市化建设 居民储蓄 经济消费 居民收入结构
  • 简介:<正>两岸儿童文学自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直接接触和交流。但这种接触和交流还只是开始,尚待全面展开。就目前接触和交流的情况看,进展也还欠平衡。比较起来,童诗、童话、儿童小说等好一些,儿童散文等则弱得多。可以说,迄今为止,两岸的儿童文学基本上都还保持着各自原有的特色。彼此都还未对对方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方面儿童散文尤甚。两岸儿童文学由于各自具体人文环境的不同,创作上当然存在着一些不甚相同的地方。比如,大陆偏重深沉、凝重,台湾偏重轻松、稚拙;

  • 标签: 两岸儿童 儿童散文 创作现状
  • 简介:<正>拙文包含着从小说的小道具角度窥视小说内在属性之一斑的意思。对新时期小说的理论探讨,目前,主要有①宏观把握,②就作品论作品,③本体的结构、美学含籍等三种方式。第一、二种属内容知识性分析,有些文章往往大而不当或见叶不见树,谈不上对小说的具体深入或难以接近小说的基本内在之属性;第三种,确定了一个可行的研究角度,拓展着小说研究的视野,给人新鲜感和智慧的启迪,只可惜眼下所见文章多有空泛飘忽或援引套借或“小学生做作业”之嫌。本文拟立足第三种方式,选择小说中的小

  • 标签: 小道具 小说 结构-功能 生存状态 灯草 项链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整个世界文学产生裂变的转折点,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有了明显的裂隙。整个文学的走向开始有意识整体性地由外倾走向内倾,弗罗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研究人的无意识心理和动机,探索无意识深广而渺远的领域正好契合了这个时代文学家们打开人的心灵深处那片黑地,展现人的生

  • 标签: 论茅盾 精神分析学说 时代文学 现代文学 心理分析 性爱描写
  • 简介:编辑同志:我不看好贵刊今年5期上傅翔的《中国批评家堕落的八大形式》一文。我觉得,傅先生这篇文章缺乏应有的分析、说理,过头、偏激的话太多、太绝,把我国当前文学评论界贬得没有一个行的、没有一点称他心的。尤其不该的是:行文中还捎带着把几乎所有“中国”“做学问”的人.包括我们的老祖宗,也贬了个一塌糊涂。而且.也许由于说得口滑了吧.某些本是他自己所不齿的批评“形式”。也不自觉地舞弄起来。令读者啼笑皆非。

  • 标签: 文章 说理 “中国” 文学评论 “形式” 批评家
  • 简介:吴浊流的长篇小说,揭示了台湾日据时期知识分子胡太明从顺民到战士的人生走向.由此所引发出来的"孤儿意识",在今天经常被台湾分离主义势力用来作为"台独"的一种依据.其实,吴浊流所塑造的胡太明形象,所要揭示的历史教训,并非如台独分子所歪曲的那样,是所谓"台湾人意识",而是"孤儿"意识的克服.胡太明是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孤儿"处境是一种客观存在.吴浊流做这样的描写,是努力呈现"客体"."孤儿"是他对战时台湾人的处境的描绘,事实上并不代表他本人的态度.

  • 标签: 吴浊流 | 孤儿意识
  • 简介: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凡是认识汉字的人无不知晓李白的诗句。一千多年来,李白的诗歌一直是诗家的典范,同时也是众多学者注释、批评、研究的对象。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那种一泻千里的气魄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一个诗人,由于其创造性的作品而在当时的社会引起轰动,并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谁可以和李白争雄。李白诗歌中那种激越张扬的浪漫主义创作个性与中国的中庸文化传统之间,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他的成长过程与他的同时代人也构成了鲜明反差。品读李白其人其文,我们心底不由生出这样的疑问:到底在这位天才的成长过程背后,是何种思想影响和造就了这样一位天才,并且为他最终成为文学创造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李白诗歌 创作个性 儒家文化 浪漫主义诗人 中国历史 成长过程
  • 简介: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在上演的《浴血美人》,向人们讲述一位绝色女子疯魔般与衰老抗衡的恐怖故事。然而,令人颤栗的,不是色情或血腥,而是人及大自然自身的悖论。艾丝贝塔的故事之所以困扰着我们这个时代,在于它的奇诡与残忍所隐含的法则超越了个人渺小的存在。历史上确有艾丝贝塔其人。她生于1560年,是匈牙利王族巴托里伯爵的妻子。为了永葆其花容月貌不至于凋谢,她先后将六百多名少女诱骗至古堡,然后

  • 标签: 贝塔 令人 艺术剧院 托里 一段段 那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