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一九一八年九月,徐志摩抵旧金山,后进克拉克大学历史系。次年九月,转进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关注政治、劳工、民主、文明和社会主义等问题的研究。一九二○年九月,徐志摩以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这篇用英文写就的论文,从未被译成中文收入徐志摩的各种文集,顶多也是在编辑说明里注上:现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现由美国圣若望大学的金介甫教授寄来影印本,勉力译出。金介甫在给我的信中谈了他读这篇论文的印象:“从今天的标准看,徐论中国妇女地位的观点是很落后的了,但我想,在五四运动后仅两年,他的观点不致十分落后吧。显然,他过份强调中国妇女地位积极的一面,部分是因为本着爱国的精神,反击西方对中国的批评。”

  • 标签: 徐志摩 介甫 编辑说明 圣若望 硕士论文 妇女地位
  • 简介:市民社会大众文化昌切:我们所要谈的大众文化不是以前习用的工农兵文化,也不是民间文化、通俗文化,而是(?)民社会崛起而生成的,与市场经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市民文化。大众文化(massculture)这个词来自西方,它与西文中的PopularCulture(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不同,后者指的是一社会中每个人的文化,而MassCulture则是指大批量生产、大众传媒传播、广大受众分离的文化。在工业时代,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可以互换,这是因为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不可能不兼有大众文化的三条件。眼下大众文化已成为众所瞩目的现象,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

  • 标签: 反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 大众传媒 通俗文化 市民社会
  • 简介:徐志摩致奥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原件现存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台湾学者粱锡华先生辑录翻译的《徐志摩英文书信集》出版于1979年,收入了徐志摩给秦戈尔、罗素、罗杰·弗赖、韦利、恩厚之等学者的英文书信,为中国读者了解徐志摩的海外交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由于加拿大麦马士德大学罗素档案馆直到1981年才购进奥格顿档案,所以粱锡华先生没有能够见到徐志摩给奥格顿的这六封英文书信,使它们在罗素档案馆静静地躺了二十四年。笔者最近有幸阅读了这些信件,被这些英文书信所包含的大量重要信息所激动,不揣冒昧将它们翻译出来,再增加一些简要的注释,以飨读者。至于更详尽的考辨,则需要专文来完成了。

  • 标签: 英文书信 徐志摩 台湾学者 中国读者 档案馆 罗素
  • 简介:<正>在商洛山地,在贾平凹、京夫的故乡,又一位年青的作家露头角了。他就是商洛地区艺术馆的年仅34岁的文学干部方英文。他从1983年发表处女作《解脱》起,已有《素描》《黄昏过后太阳出》《公共厕所设计师》《彩虹》等四十多个中、短小说、散文见诸于《长安》《百花园》《青年作家》《满族文学》《当代》《萌芽》和《春风》等大大小小的文学刊物。

  • 标签: 毛主席 处女作 美好生活 八十年代 方英文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