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抽象艺术对中国绘画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定义抽象?我们为什么要画抽象?带着一系列疑问,通过对作品《什叁》的创作,试图找到自己的答案。

  • 标签: 抽象性 绘画 精神 线条
  • 简介:美术批评是修正美术创作的一面镜子,也是后世研究当代美术发展的珍贵标本。文章以当代中国美术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坏现象'为引子,进而引出关于批评意识与批评家责任的讨论。文章呼吁应着力构建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新生态,站在'为中国美术立言'的高度来开展美术批评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精神'与'本土语境'的当代美术评价体系,定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审美尺度,在国际化语境中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审美经验、审美标准、问题范式的批评叙述方式。

  • 标签: 中国美术批评 现象 反思 方位 批评生态
  • 简介:中国,仅就歌剧创作而言,距今恰逢百年。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便开启了中国歌剧创作的艰难探索之旅。尽管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或是儿童歌舞表演曲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但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歌剧所专属的本质特征却是不容否认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社会生活可谓波澜壮阔、风起云涌;包括歌剧在内的艺术创作同样异彩纷呈,看点多多。本文是为几个重要阶段的回顾,也是一番基于史料的思与述。

  • 标签: 中国歌剧 歌剧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儿童歌舞剧 20世纪 歌舞表演
  • 简介:古代民间故事最初多以口头方式流播,限于口头传播的弱点,往往又要借助文本得以保存和扩播。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民间故事,也就不得不借助于文本,从中钩沉爬搜古代民间故事材料。在大致回顾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之后,结合《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的实践就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口头 文本 古代民间故事 故事 故事类型
  • 简介:小剧场固是西方的发明,但戏曲却是中国的专利,两者的结合不仅存在磨合的必要性,更是具有创造的可能性。除了演出场地小而随意、音乐配器简而精炼、剧情角色寡而多样、观众人数少而互动、制作成本低而高效等小剧场的共性外,小剧场戏曲更应从戏曲和剧种-也即中国的本体出发,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作突破性的探索,力求更独到的思想观念、更独特的艺术表达,并以此赢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 标签: 中国 本体 西方 源头 艺术表达 小剧场
  • 简介:苏琼的著作《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将西方女性主义戏剧理论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现代女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本文为该著作的书评,旨在考察其对于我国女性戏剧理论建设的价值。

  • 标签: 女性主义 女性 戏剧 跨语境
  • 简介: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5级毕业大戏邀请了德国当代著名导演伊万·潘特列夫排演德国名剧《沃伊采克》,是此剧专业创作团队完成的首次由华人演员出演的公开演出。笔者作为此剧的副导演,在排演中记录了整个创作过程,包括导演对剧本的解构及重建和富有当下意义的舞台呈现,本文对于此剧的阐述对那些看过本剧及想进行此类文本创作的人应该会有所启发。本剧作为毕希纳的名剧,留给后人思考及解读的空间非常大,也因此成为很多戏剧导演愿意挑战并创作的剧作。

  • 标签: 文本创作 中国化 哲学性 上海戏剧学院 创作过程 副导演
  • 简介:18世纪的荷兰现代性表征:奇异的“中国风”和荷兰的老贵族从全球史角度看,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意味着荷兰贸易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其中就与中国的贸易而言,荷兰最初的计划是在中国沿海建立自己的据点,但是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失败,荷兰在1660年代就彻底退出了中国沿海,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派船到中国,而选择在巴达维亚坐等中国商船的到来。到了17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则选择返回中国沿海,并去到清政府唯一允许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开设“洋行”(factory),与中国的生产商建立外贸品供货网络,大量进口中国工匠师傅绘制的油画、瓷器以及漆器,然后转卖到欧陆消费品市场,并成为了较早向欧洲市场供应中国艺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

  • 标签: 中国形象 荷兰 再生产 博物馆 当代 中土
  • 简介: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尚世影业、宁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春天的马拉松》被国家电影局列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重点影片,电影由夏晓昀执导,张铎、郑昊、徐百卉、杨立新、杨昆等主演,自2018年12月14日上映以来有非常好的口碑。这部影片在近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8贺岁档电影调查结果显示,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三项指标均获第一,得分分别为83.9分、84.6分和80.1分。

  • 标签: 中国电影 马拉松 农村题材 上海 新美学 改革开放
  • 简介:作为第一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书,《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有极高的文献价值。顾希佳主要以诸子散文、史书方志、文人笔记、宗教经典和民间抄本等几大类古代文献为基础,寻觅钩沉其中的民间故事文本,搜罗广博,为民间故事研究打造了一座资源巨矿。同学们在评议和讨论中提出了使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时应明确,《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固然可为民间故事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搜查线索,但仍有不小的补足空间;此外《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中对于传说故事的分类方法值得商榷;顾希佳所主张的历史地理学派在古代民间故事研究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民间故事类书 口头与文本 故事类型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溯源研究
  • 简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8CH204)。项目周期:2018年9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负责人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牧副教授。项目组核心成员为:张丽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世界文化博物馆)、谢文娟(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唐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和邓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研究 北美地区
  • 简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称"十二艺节")将于2019年5月18日在上海市举办,为集中展示全国文艺创作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优秀成果.引导演艺行业和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19年5月举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

  • 标签: 中国艺术节 产品博览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创意 质量发展 优秀成果
  • 简介:《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电视纪录片的空前成功,点燃了受众对纪录片的收视热情,尤其是李立宏老师的解说更是被受众津津乐道。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化、人文化和社会化三个不同阶段,纵向分析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语音发声规范性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李立宏老师解说中的语音规范性问题。

  • 标签: 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解说 语音发声 舌尖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