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我觉得艺术先抛开它的具体问题"江南如画"、"中国精神"。搞艺术是干嘛的?搞一辈子艺术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想来想去我觉得艺术还是靠智慧觉人,通过艺术的方法修炼我的人生,使我的人生有一个完美的度过。至于说它好与不好,我觉得实际上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但是确实是在几十年的成长当中,你会通过绘画的方式让你了解生活和人生,艺术最重要的除了自己觉悟以外,

  • 标签: 自我追求 王易 问题解决 文化政治 精神情感 中国油画
  • 简介:近百年来,中国本土艺术在西方现代思潮的一次次撞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八五美术思潮”的兴起,引发了美术界关于中国画危机的大讨论。同时传统书法艺术的未来走向亦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书法在它过去的历程中承载了太多对自然、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与哲学思考,这也许正是古典书法的魅力和深度所在。它的超稳定性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文化生态结构有着重要关系。然而当下,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人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为现代工业文明所替代,书法已走下了精英文化的神坛。作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统一体,在信息时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更进一步地从实用的规定性中脱离出来,它由一种单一的价值载体逐步成为一种汉字的线性视觉图式,催生这一转化的首先是展示方式的改变与现代评审机制的确立。当代书法作品的展示是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场所进行的,具有开放性与专业化的特点。这种展览模式与相应的评审机制的确立,使书法在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上都具备了当代艺术所共有的表征。西方现代艺术近一百年的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作品的实验性和风格的书风之流变书法艺术在确立它进入当代体系之际便意味着...

  • 标签: 多元化
  • 简介:随着社会信息的整体影像化、多媒体化增强,人们依靠数字技术获取信息的方式愈来愈普遍,品牌形象的树立仅仅依靠最初平面、静态模式显得不够丰满、有力。如何实现更加广阔、真实、生动、丰富的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方式,成为当今乃至未来品牌设计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标识也从最初的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形式的单一走向多元,从而适应当今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类型与表达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今标志在不同媒介中的动态化应用以及特点分析,初步梳理出动态标志发展的现状与媒介传播特点,从而为今后的标志动态化乃至品牌动态化设计实践提供初期的研究思路与依据。

  • 标签: 标志 动态化 动态标志 媒介
  • 简介:民俗题材的油画创作,对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艺术,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的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当今各种展览、油画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大批民俗题材油画作品不断涌现并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在题材的拓展、内涵的挖掘、语言的沉淀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语境 民俗 乡土民俗 都市民俗 油画语言
  • 简介:一、放眼中国开放改革使我国成为飞速发展的经济大国,去年的中国纺织制衣业更成为世界成衣出口创汇之冠。中国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悠久的文化、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丰富的丝绸、羊绒等高级服装面料,这些优势更吸引着国内外的著名时装设计师云集北京,参加94年5月14日—19日在首都举行的我国最大规模的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及天山杯国际服装研讨会,来自

  • 标签: 时装设计 中国风 最大规模 大市场 服装面料 开放改革
  • 简介:书法的发展,教育是基础,是根本。没有教育便没有书法的未来,就谈不上提高,也就谈不上普及。统观现今的书法教育现状,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发展较快,基础书法教育则相对薄弱。前者势头过猛,后者严重滞后,两者之间严重脱节,习书人群呈极不稳定的“倒金字塔”结构,书法塔基的稳固性正日渐削弱,书法的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 标签: 书法教育 “倒金字塔” 教育现状 教育发展 稳固性
  • 简介:《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立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碑高260厘米,宽128厘米,碑文为隶书体,每行40字,共18行。碑后附“后汉钟太尉书,(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按图题记”正书一行。

  • 标签: 世界 书法 国家政治生活 《乙瑛碑》 独尊儒术 董仲舒
  • 简介:产品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这一点被称为产品的文化属性。产品文化属性的内容不是静止的,而是随时代更新和变化的,每一代产品都继承了前辈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将新的内容注入其中。对于产品文化属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产品概念的理解,扩展对产品内涵的认识。研究当今产品的文化属性,对设计实践和理论发展都有可贵的帮助。

  • 标签: 产品概念 文化属性 JOSEPH 解析 品牌 文化信息
  • 简介:“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白云在天上为什么还会动?月亮上有嫦娥吗?是不是还有一棵大树?……”这些熟悉而又远去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的记忆。这是我们孩童时拉着长辈的手发问,成年后又扯着小辈的手被问的事情。这就是童心,一颗好奇的求知心!

  • 标签: 童心 世界 求知心 嫦娥
  • 简介:在跨领域艺术创作之中,颜宁志与他的作品格外耀眼。除了有着强烈的个人视觉风格,更重要的是,无论绘画、装置、影像、设计的服装都极为清晰地在他个人的风格脉络之中跃动、升华。浓郁饱满的色彩支配了作品的全部,用感性灵动的造型突破了框架的束缚,他让生命在色彩中流动……

  • 标签: 跨界 色彩 生命
  • 简介:<正>美术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基于生活中的需要,与肢体、智力发育相关的活动。我们知道幼儿的小肌肉群发育较晚,手指和腕都不灵活,动作不准确。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越明显,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的幼儿多表现为活动大胆,什么事都想做一做、尝试一下,所以“十个娃娃九个爱画画”。

  • 标签: 幼儿身心发展 美术活动 幼儿生活 小肌肉群 做一做 绘画语言
  • 简介:介绍《图说世界》戴剑虹这套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世界”丛书具有以下优点:精制的外包装·图书作为商品,首先要靠封面,靠外包装。“图说世界”丛书的封面以其精美的装帧和强烈的广告意识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了读者。整套书的封面简洁、利落、干净地将主题亮...

  • 标签: 广告意识 外包装 彩色图片 知识形象化 趣味横生 利兵
  • 简介:亨德瓦塞(1928—2000)是奥地利维也纳精干线条的青春派现代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的表现手法与儿童艺术在符号运用、色彩表达、空间感知三方面的艺术表达有许多相似之处。亨氏创造性地运用螺旋线来构成画面,表达不同的艺术情感,儿童也会本能地运用手臂画圆圈,用螺旋符号来表达不同的物体。在色彩表达方面,亨氏凭借本能来使用颜色,擅长运用密集、光芒四射的颜色来增加螺旋符号的运动效果,这同儿童萌芽期的色彩感知特征高度一致。在空间感知方面,亨氏的艺术创作也体现了与儿童相似的表达。在亨氏画面多以俯视的视角描绘对象,还运用重叠的手法,这与写实期的儿童对空间感知方式是类似的。亨德瓦塞在饱览万千世界后保持人性的本能直觉,竭力回溯到儿童般的纯真艺术表达,可以说,正因为亨德瓦塞的作品和儿童艺术具有颇多共性,通过对其作品的体认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形式语言的感知,形成自我表达的艺术自觉。

  • 标签: 螺旋线 世界 绘画作品 艺术表达 艺术家 表现手法
  • 简介:日内瓦展卖活动1989年11月4日到13日日内瓦举行了重要的艺术品展卖活动。展卖艺术品种类有:水彩、素描、雕塑、版画等近千种,作者包括有:15到17世纪占欧洲艺术重要地位的佛兰德斯画家、法国风景画家柯罗、法国印象派画家吉约曼、法国新印象派画家西涅克、法国风景画家尤特里约,法国画家维亚尔、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等。

  • 标签: 印象派画家 风景画家 维亚尔 超现实主义 佛兰德斯 柯罗
  • 简介:匈牙利先锋派画展(1914—1933)去年11月份在美国的伯灵顿市举办的这个展览反映了匈牙利在艺术观念和政治理想之间一个不安定的时期,这些作品出自13位活动在两次大战之间的画家,在版画、油画、素描和水粉画中体现出一种革命的精神,反映出他们在一个动乱、教条和工业化时代以艺术的忠诚献身于政治的革命。这些艺术家在1919年匈牙利革命失败之后流亡奥地利

  • 标签: 匈牙利革命 工业化时代 政治理想 先锋派 伯灵顿 巴塞利茨
  • 简介:线是表现形象最简便、最直接的绘画手段,它在绘画艺术中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学好用线绘画,认识线条是关键。只有学会了这个基本功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绘画创作。

  • 标签: 第一课 朱博 波浪线 交叉线
  • 简介:<正>请你观察一下你周围的窗帘、花布、生活用具上,有哪些线是波浪线,并尝试运用波浪线画海水。

  • 标签: 波浪线 生活用具 层次感
  • 简介: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r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戏剧家、诗人,小说家、思想家,除此之外,他还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科学研究及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标签: 艺术世界 歌德 19世纪初 18世纪 文艺理论 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