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在世界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类音乐文化也日益展现出一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加强各国各民族音乐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应当在大力弘扬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同时,大力开展跨文化的音乐研究和世界音乐教育,更多地了解世界,走向世界,迎接即将来临的新世纪

  • 标签: 多元化的音乐世纪 民族音乐 世界音乐
  • 简介:2004年1月1日,为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百年诞辰。程先生所创造的程派艺术,独树一帜,风靡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仍传唱不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探讨程先生的艺术思想和成功经验,对于21京剧之发展,大有启迪。本文从京剧艺术之功能、传统的继承与革新、京剧与地方戏、京剧与西方戏剧、京剧与观众、京剧与人才等方面,阐述了程先生的美学见解和创作实践,联系和对照当前京剧现状,提出发展21京剧的一些建议和设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程砚秋 21世纪 京剧 程派艺术 美学观念 功能
  • 简介:荷兰的人类学家伊拉兹马斯(Erasmus,1466—1536)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国家中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上”。今天,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以知识为基础、以思想理念为中心,这要求年轻人不仅要拥有一定的学识,还要具备创新思考的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事灵活的能力以及有效的人际交流能力。经济与社会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能够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 标签: 艺术教师 人际交流能力 素质 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经济
  • 简介: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始于20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与深化阶段。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调查与对策研究、传统音乐与西方教学法实践研究、特定教师与学生群体研究等方面。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发生机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逻辑起点、研究成果转换等的分析,对21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现状进行评价。

  • 标签: 农村 音乐教育 研究述评
  • 简介:2007年5月24日至26日,川昆抢救继承展演暨中国地方戏与昆曲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次展演和研讨活动标志着川昆以自己的抢救继承和深厚积淀赢得人们的重新审视,开辟了昆曲与地方戏研究的新领域。本刊从会议收到的二十余篇论文中选取与川昆有关的若干篇,辟为专栏,以飨读者。

  • 标签: 世纪初 昆曲 川剧艺术 四川省 川剧高腔 抢救
  • 简介:“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意大利的歌剧音乐形式在欧洲的歌剧舞台上占据了主导统治的地位。德国歌剧的发展从最初的效仿,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前后经历了长达200多年之久。

  • 标签: 歌剧 德国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 简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系统知识的传统积累(持这类课程观的有永恒主义者、要素主义者和学科结构论者);课程是不同的思维模式;课程是种族经验;等等。(1)而课程论(Curriculum)则指授课内容、计划以及各课程之间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意义(即文化教育价值、目标、方法及评价系

  • 标签: 中国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 东西方音乐 母语音乐 课程论
  • 简介:<正>18的中国剧坛充满了变数。昆曲的最后辉煌在此一百年,昆曲的剧坛宗主地位发生动摇在此一百年,中国国剧京剧的诞生亦在此一百年中。18中国戏剧的盛衰浮沉此起彼伏,具有发生学

  • 标签: 中国昆曲艺术 中国戏剧 弋阳 湘昆 醉皂 宋元南戏
  • 简介:<正>20给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人的社会生活、人类和大自然(现在已经不仅是和地球的大自然,而且是和围绕我们的宇宙空间)的相互关系,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变革。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它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当前及遥远未来的发展规律的形成的作用——一切都行动起来,完全变了样,更迅速地通过了黑格尔辩证三段式①新而又新的螺

  • 标签: 现代生活 表现手法 美学 现代音乐 创作风格 小市民
  • 简介: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典诗词吟诵音乐,在20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其主脉络是"读"-"吟"-"唱",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其它诸多方面的变化,"五四"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吟诵音乐发生嬗变的根本原因.文章呼吁保护吟诵音乐,提出当前传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 标签: 20世纪 吟诵音乐 音乐形态 音乐风格 节奏 节拍
  • 简介:文章通过对20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和"音乐学界的调研"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文革十年的停滞"、"1976年以后的研究"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

  • 标签: 汉族民歌 20世纪 音乐学研究
  • 简介:本文总结对世纪之中,潮州乐器的演革概况:有些乐器失传,有些乐器新创,有些乐器从其他乐种引进来,原来的乐器也有许多改革等,从乐器这个角度看潮州音乐的发展与变迁。

  • 标签: 哭筚 葫芦琴 大椰胡
  • 简介:世纪编钟音列的研究工作在30年代就已开始。但深入研究则在70年代以后。总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也掌握了许多特有的音乐学研究方法。随着既往成果的积累和新材料的涌现,对两周编钟音列进行整体分析显得十分必要。这种研究是进一步探讨先秦音乐文化尤其是先秦乐律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编钟 音列研究 述评
  • 简介:吉列尔斯(EmilGilels)和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曾担任1958年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评委会委员.1955年、1960年,二人分别作为斯大林时期最早的两位钢琴家,远赴西方巡演并获得巨大成功.他们二人相辅相成,吉列尔斯演奏沉稳、主流化,里希特则敏捷、富于个性.在这一时期,其他一些重要的俄罗斯钢琴家就没有那么幸运能到国外演出.现在,西方的听众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CD,欣赏到金斯伯格(GregoryGinsburg)"惊人的李斯特"、伊蒂娜(MariaYudina)"反传统的贝多芬"、菲因伯格(SamuelFeinberg)"崇高神圣的巴赫".

  • 标签: 20世纪 钢琴家 演奏技巧 演奏曲目 吉列尔斯 里希特
  • 简介: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西厢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这不仅因为它是“天下夺魁”的元杂剧的杰出代表,具有超时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由于它在明清两代掀起了广泛的“《西厢》热”,在文本印刷出版、舞台演出、批评和作品改编各方面,都取得了其他戏曲无法比拟的成就。然而,20的《西厢记》研究是否与这一情况相适应?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厘清百年《西厢记》研究的基本状况。

  • 标签: 20世纪 《西厢记》 述评 古代戏曲 人物塑造 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