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香港艺术节于1973年正式揭幕,每年2、3月期间邀请世界著名演出院团及知名艺术家赴港参与演出活动,同时还大力支持下一代的艺术教育事业,已为70万余香港中学生和大专生提供了艺术体验的机会,其运营模式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典范。

  • 标签: 香港艺术节 快讯 国际 艺术教育事业 演出活动 艺术体验
  • 简介:最近,两位年过五十的芭蕾巨星成为了世界舞坛的焦点。一位是被英国《电讯报》称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第一夫人’”的亚利桑德拉·菲丽(AlessandraFerri),而另一位则是享誉世界的舞坛传奇人物希薇·纪莲(SylvieGuillem)。

  • 标签: 国际舞 皇家芭蕾舞团 快讯 第一夫人 传奇人物 世界
  • 简介:国际锦标赛”创办于1953年,为现今世界上第二大国际标准舞赛事。锦标赛的构想来自于英国著名国标舞选手艾尔萨·威尔斯(E1sawells)及其丈夫拉维·贝克斯坦斯基(LavyBakstansky),而第一届赛事则是被安排在当时国际上颇负盛名并被冠名为“世界上最高级的表演场地”之一的伦敦皇家奥尔本(TheRoyalAlbert

  • 标签: 国际标准舞比赛 起源 比赛规则 评定标准 英国 伦敦皇家奥尔本厅
  • 简介:春节前夕,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央芭蕾舞团联合举办的“国际芭蕾艺术周”成功落幕。1月24日至2月1日,国家大剧院共安排了四台风格迥异、亮点纷呈的芭蕾演出。中央芭蕾舞团上演的约翰·科兰克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国家大剧院“国际芭蕾艺术周”拉开了序幕。罗兰·佩蒂的《摇滚芭蕾》则彻底颠覆大多数人对古典芭蕾的认识,用全新的肢体语言来演绎芭蕾。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芭蕾艺术 国际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央芭蕾舞团 古典芭蕾
  • 简介:2002年3月4日北京大学教授阴先生逝世。他对中国舞蹈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2003年4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联合举行了“阴鲁教授诞辰八十八周年,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本文是作者在会上述说的对恩师的追思。

  • 标签: 阴法鲁 舞蹈工作者 中国舞蹈学 《中国舞蹈辞典》 《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
  • 简介:随着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博物馆的建立及其活动,这个新兴事物终于走到了我们中国舞人的面前。虽然,舞蹈艺术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年轻的艺术,但是建立舞蹈博物馆却毫无疑问的是一个新的思路和着眼点。那么,舞蹈博物馆究竟是什么?它的出现对中国舞蹈事业意味着什么?且在国际环境中,舞蹈博物馆的景致又是怎样一个模样?针对这些基础问题,本文分为"博物馆"、"国际舞蹈博物馆"和"中国舞蹈博物馆"三个部分,来向读者介绍其相关内容。

  • 标签: 博物馆 舞蹈博物馆 国际舞蹈博物馆 中国舞蹈博物馆
  • 简介:中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邃,表演形式多样,展示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和而不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面对如此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我们怎样划分文化类型,用什么方法“探赜索隐”进行文化研究,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方法论等,历来是舞蹈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关于文化类型的划分,笔者在本院《学报》2005年第4期已有论述,本文就建立中国特色方法论的问题,提出以动态形象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动态切入”,供舞蹈文化研究者作为参考。

  • 标签: 民间舞蹈文化 “动态切入法” 综合性 方法论 动态形象 传统文化
  • 简介:2006·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是一项文化部批准的国际赛事。也是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之外国内唯一所增的国际芭蕾舞比赛。比赛的范围集中在国际专业的舞蹈院校,既保证了比赛的高水平,又具有了青春活力的特色,此次比赛有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

  • 标签: 国际芭蕾舞比赛 国际赛事 舞蹈院校 邀请赛 北京 文化部
  • 简介:本文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不愣寺的正月舞为调研对象.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法舞仪式进行现场观测考察,从仪式的舞蹈动态、角色、服饰及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并结合文献资料介绍和分析拉不愣寺正月舞的宗教背景和文化功能。

  • 标签: 甘肃 拉不愣寺 正月法舞 宗教背景 藏传佛教 法舞仪式
  • 简介:中国国际标准舞青少年锦标赛是继锦标赛后的—个全国性的专门为激励青少年选手而举行的赛事。主办者是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到现在为止已举办了六届,第一届是1997年在广州市举行的,赛后还举行了青少年教师的培训班,由学会的华

  • 标签: 中国 国际标准舞 青少年 锦标赛 比赛动作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