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万里长城第一墩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第一座烽火台,耸立于嘉峪关明长城的最南端、讨赖河北岸80余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其险要胜过山海关之老龙头。新城魏晋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的新城乡和酒泉丁家闸之间,是35世纪我国魏晋时期的墓葬群。其墓室多由画像砖垒砌而成,画像砖一砖一画,形象系统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西部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仅距嘉峪关市区120多公里,是亚洲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这座巨大的冰川横卧于巍巍祁连群峰之中,辉映在丽日蓝天之下,洁白晶莹,美不胜收。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位于距嘉峪关市区东北12公里处的民航机场内,是世界上三大理想滑翔基地之一。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完备的服务设施,深受世界各地滑翔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嘉峪关文化旅游景区周边景点

  • 标签: 周边景点 嘉峪关文化 文化旅游
  • 简介:《循环日报》上经常刊载有"文裕堂"的广告。关于这个"文裕堂"是什么机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研究。我想在这篇文章里对此加以初步探讨,指出"文裕堂"是"中华印务总局"的印刷出版机构,并论述它在后来的演变等问题。

  • 标签: 文裕 王韬 同治十二年 印刷出版 格物入门 荷李活道
  • 简介:清一代康乾盛世,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弘历在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同时,对新疆的地名研究和全国疆域地图的测绘,也相当重视。乾隆帝在位期间(1735~1796),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成新疆第一部地名志《西域同文志》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新疆第一部通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以下简称《西域图志》)。

  • 标签: 康乾盛世 弘历 西域同文志 西域图志 皇舆全览图 朔漠方略
  • 简介:研究员,男,汉族,生于1918年7月,新疆乌鲁木齐市人。1937年7月毕业于苏联中亚国立大学行政管理系。历任新疆农学会理事长,自治区农牧委员会、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新疆农业区划研究会理事长,新疆农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理事,自治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等。主要从事新疆农业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和农业发展、

  • 标签: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自治区科协 中国农学会 农业区划 国立大学
  • 简介:自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甘(甘肃酒泉)新(迪化——今乌鲁木齐)电报线路,迪化设电报总局,开通至北京的有线电报后,电信这一先进通信手段,便接替了沿用数千年的烽燧、驿递制,简便迅捷地向清廷传递大西北边防的重要军事情报。尽管电信业务管辖权为新疆地方官员巡抚所节制,但在中央则是先受主管电政的北洋大臣,后由督办大臣、电政大臣、邮传部和北

  • 标签: 甘肃酒泉 迪化 北洋大臣 军事情报 光绪十九年 通信手段
  • 简介:5月5日晚10点多,我们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列车。此行是甘肃画院“朝圣·敦煌”五年计划第二年的具体行动,安书记、马院长亲自带队前往。我能应邀同行深感荣幸,也深感压力很大,除画院全体人员外,院外画家只有我一人,我一定要认真对待,好好匦,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并借此向李伟、张兴国老师和诸位画友们好好学习。

  • 标签: 新疆 长虹 五年计划 画院
  • 简介: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我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志编纂工作领导报告的通知》精神,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在“七五”计划中对地方志工作的规划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 标签: 新疆通志 编纂工作 全国地方志 区地方志 专志 “七五”计划
  • 简介: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古代联系、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往来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代海路交通大规模开通之前,东西方几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所有联系与往来、沟通与交流多是通过新疆地区来实现的。这种交流的结果,使得新疆地区古代的文化明显地具有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新疆地区历史上所铸造使用的货币上,体现得尤为具体与形象。本文尝试以货币为切入点,从东西方货币文化交流的角度并结合新疆历史的进程,对两千多年间新疆地区铸造(印制)的货币,做一概述和分析。

  • 标签: 新疆历史 货币 东西方文化 新疆地区 文化交流 欧亚大陆
  • 简介:来到乌鲁木齐市,处处可以见到河南籍人。问路时的指路人,买车票时的售票员,吃饭时的服务员,甚至天池风景区的照相者、卖菜的,吐鲁番葡萄沟的小商贩,也有河南人。这些人在新疆虽然生活了多年,但乡音未改。只要他一张口说话,你就能辨别出是周口的、商丘的,或者是许昌、平顶山的。现在,河南话在新疆已成为最广泛的交际语言,连少数民族同志也会说几句。居住新疆农村的河南人,大多是乡亲相邻。据伊犁地区一位领导同志讲,在伊犁8县1市中,几乎县县都有河南村。1999年7月中旬,我在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就见到了河南人聚居的“河南庄村”。这个村有1万多亩地,880户,2100多口人,方圆25平方公里。河南庄村的村民,大都来自河南西华、扶沟等县。第一代到河南庄村的人,多数都过世了,健在的也都过了古稀之年。71岁的李玉清,是第一代村民,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来新疆的情景。1938年,蒋介石将黄河花园口堤扒开,淹死西华等县老百姓325万人,造成631万余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李玉清那时15岁,随父母、哥嫂和侄儿8口人,逃荒要饭到洛阳。1943年夏天,他们在街上看到登记往新疆移民的,便报了名。去新疆时,他们先坐火车,后坐汽车、马车和步行,整整走了半年,到...

  • 标签: 新疆走访 走访河南村
  • 简介:当你舒坦地坐在电视机旁,凝神专注地观看新疆各民族那优美、袅娜的舞姿,聆听那缠绵、明亮的歌声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这些歌舞是什么时候由谁人将它们带进嘉峪关,通过河西走廊,翻越六盘山、迈向800里秦川直至中原大地的呢?1949年冬天,西北5省解放的时候,以杰出诗人柯仲平为首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就抽调了西北文工团、联政宣传队、西野文工团的部分文艺骨干,组成了边区文协工作队,由西安出发开赴天山南北,向新疆的维、哈等民族学习、介绍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以便全面发展西北文艺,为1950年即将召开的西北文代大会献礼。工作队由西北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演员裴然同志率领

  • 标签: 新疆民歌 乌鲁木齐 歌舞音乐 河西走廊 工作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简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成为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民族文化特征 新疆 社会历史发展 保护 传承 艺术
  • 简介: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他数据,本文从动态结构视角对新疆以及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族这四个主要民族的人口现状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新疆人口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新疆汉族以迁移增长为主,而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仍以自然增长为主。在人口结构方面,无论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经济结构,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人口分布方面,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且分布相对均衡,而少数民族人口多居住在乡村,且呈现明显的聚居性,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居住隔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口发展的差异不平衡性依旧存在。新时期充分认识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差异不平衡的现实,将为我们落实好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打下必要的基础。

  • 标签: 新疆人口 主要民族 数量与结构 发展差异
  • 简介:19世纪30年代,英国侵略者向我国沿海地区走私鸦片的同时,还和沙俄向新疆偷运鸦片。英国主要是利用印度、克什米尔、巴达克山等处的商人,以“通商”的名义,在商货中夹带鸦片,运往伊犁、塔城、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主要城镇。沙俄则是利用浩罕等地区的商人到伊犁、塔城、喀什等地贸易的机会,夹带鸦片运至各地贩卖,并经过哈密、嘉峪关,贩运到内地各省。1839年底到1840年

  • 标签: 沿海地区 巴达克山 偷运鸦片 浩罕 烟苗 杨增新
  • 简介:阿古柏统治新疆的一段时间是新疆近代史充满黑暗的一页.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主,系统阐述清朝政府收复新疆前后的国内外形势、阿古柏反动政权在新疆推行的暴力政策、帝国主义列强在新疆的分离活动、清朝政府收复新疆的具体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同时,概括清朝收复新疆军事活动取得胜利的历史原因.

  • 标签: 左宗棠 收复 新疆 历史必然性 收复新疆 清朝政府
  • 简介:新疆图志补编》为新发现的资料,是对《新疆图志》的补充,其内容为袁大化任新疆巡抚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其间新疆发生的事情。本文简述了《新疆图志补编》的版本信息,详细介绍了各卷内容,并论述了它在研究《新疆图志》编纂、保存清末新疆经济、军事资料等方面的价值。

  • 标签: 《新疆图志》 新疆巡抚 版本信息 新疆经济 军事资料 内容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一大批中共高级领导人和“左翼”文化人士去过新疆,其中包括周恩来、王明、康生、任弼时、毛泽民、陈云、李先念、邓发、周小舟、滕代远、俞秀松、陈潭秋、方志纯、孟一鸣、林基路以及杜重远、茅盾、张仲实、王为一、赵丹等等。他们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到那里工作。另外,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尽管只剩下三万余人,但还是组织两万多人向西挺进。因此人们自然要问:在那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选择呢?这一切,都与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 标签: 盛世才 新疆 统治 抗日战争 文化人士 中央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