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从航运网络的角度分析近代上海港的崛起,勾勒出上海港航运网络的形成过程,进而利用旧海关资料所含货物中转数据,揭示航运网络推动港口货物中转运输。认为近代开埠之后,上海港的"襟江带海"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轮船招商局、蓝烟囱轮船公司等纷纷以上海为中心设置航线,上海成为中国航运网络的重要门户。正是基于这种航运网络,上海的对外运输特别是中转运输蓬勃开展,货物中转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显示了上海港在联系国内口岸与海外市场之间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也意味着依托于不断扩大和加密的航运网络,上海港的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也推动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

  • 标签: 航运网络 中转运输 上海港
  • 简介:近代上海港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港的区位优势,与宁波港相比,近代上海港崛起有三大独特区位条件,1.位于长江出海口,能很便捷地通过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进入富庶的长江流域;2.开埠前后,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的商业中心,上海港是作为苏州的外港而得到飞速发展的;3.上海港所在的太湖流域是平水区,行船较为方便,有利于上海港对内陆的辐射。

  • 标签: 上海港 宁波港 区位分析
  • 简介:珠海地区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首置香山县以来,随着北方移民南下,众多村落开村立户。明清时期“邑多涨卤积而为岛,可稻可菱可盐可渔,有力者利焉”,民居、祠堂、庙宇、牌坊等应时而生。受现代化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冲击,不少古村落已消失,部分村落中的庙宇、祠堂、牌坊等因受重视尚存若干。本文结合珠海古建筑现状及历史价值,阐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对策。

  • 标签: 珠海 古建筑 价值 保护
  • 简介:随着珠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市区古代建筑的保护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对珠海市古代建筑的特点、现状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珠海 古代建筑 现状 保护利用
  • 简介:7月10~12日,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强率队到茂名市、茂南区、信宜市、化州市和电白县调研,了解第二轮修志、综合年鉴编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以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茂名市副市长崔爽,茂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麦丽敏,信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晓坚,信宜市副市长何建序,化州市副市长李亚凤,电白县副县长张梅等参与调研。

  • 标签: 茂名市 调研 主任 陈强 珠海市 地方志资料
  • 简介:2012年1月10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举办综合年鉴业务学习班。全区各单位i20多名撰稿人参加了会议。区委常委朱立新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区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梁少华传达了上级有关年鉴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搞好《斗门年鉴》编纂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业务辅导,让与会人员了解为什么要编纂年鉴、年鉴的整体构成、年鉴写作的注意事项、如何反映年鉴的地方特色,以及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图表资料、大事记的上报要求等。

  • 标签: 综合年鉴 业务辅导 学习班 斗门区 珠海市 编纂工作
  • 简介:我是1983年10月到珠海工作的,至1998年11月卸任,前后在珠海的党政一把手岗位上工作了16个年头。改革开放40年来,珠海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深圳的路。其间,珠海的GDP从1980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564.73亿元,37年增长了982倍。

  • 标签: 改革开放初期 珠海 特区建设 回忆 金山 1998年
  • 简介:珠海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留下了很多远古至近代海洋文明发展的遗迹。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珠海应合理整合、利用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的强大助推力。

  • 标签: 珠海 海洋文化 品牌建设 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