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许多名人是从国外军校留学归来的,如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MilitaryInstitute,也译作弗吉尼亚军校)的孙立人,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廖耀湘,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蒋百里、何应钦、阎锡山等,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人入读美国最有名的西点军校呢?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

  • 标签: 中国历史 留学生 西点军校 弗吉尼亚 近现代史 军事学院
  • 简介:1967年2月初,1964、1965届国家派出的留学,根据国内调令陆续回到北京,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下,相聚在北京友谊宾馆。以后又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走上了工作岗位。那段相聚相离的情景,回忆起来如同昨日的梦中一样。

  • 标签: 初期归国 归国留学生 文革初期
  • 简介: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States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Program,简称CUSPEA)是李政道教授主持,为解决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断档,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一个中美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为:从1981年始,由中美双方联合通过专门的招生途径,每年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中选送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 标签: 中国人才 留学生 李政道 20世纪80年代 应届大学毕业生 中国科技大学
  • 简介: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这些留学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 标签: 自费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 苏联 “一边倒” 留学生归国 70年代
  • 简介: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许多名人是从国外军校留学归来的,如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MilitaryInstitute,也有泽作弗吉尼亚军校)的孙立人,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廖耀湘,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蒋百里、何应钦、阎锡山等,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人人读美国最有名的西点军校呢?他们的情况又如何?本文钩沉史实,着力解开这段逐渐被人淡忘的历史。

  • 标签: 中国留学生 西点军校 弗吉尼亚 中国历史 近现代史 军事学院
  • 简介:西藏近代留学运动最初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的组成部分,得到西藏地方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留学的科目集中在新政改革急需的项目上。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新政受挫后,公派留学也基本消失。但此后西化的风气渐渐沁入西藏社会,部分有钱人开始自发把年幼的子女送往国外读书,接受普通教育。留学在西藏近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西藏由来已久的权力平衡。

  • 标签: 西藏 留学生 近代化 改革
  • 简介:套鸟的圈套"1919年夏天,陈独秀被捕后,胡适比平时更忙.每一期几乎都有他的文章,在最近的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学革命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语言,不再是一种创造性文学作品能胜任的工具.哪有一种死语言能适合于创造性文学的?

  • 标签: 胡适 辜鸿铭 文言文 白话文
  • 简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海外学子 留学生群体 归国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陈观海字赐昌,又名泗昌,号贡川(1851~1920),广东归善县荷坳村(今属深圳市龙岗区)人。他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表1),也是基督教信义宗最早的华人牧师。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德国 留学生 陈观海 广东 地方志
  • 简介: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詹天佑在高中选读了几何、拉丁文两课,尤其后者成绩极佳。也就在同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怡和洋行聘请英人修成一条轨距二英尺六寸的“吴淞铁路”,于是年六月三十日由上海至江湾全线通车,是为中国有铁路之始。

  • 标签: 洋行 詹天佑 通车 英国 成绩
  • 简介:汉语语气词的特殊性使语气词无疑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又因各个语气词都具有特殊性,故本文挑选出一些在句中只可以用“呢”的情况进行讨论,最终形成A、B、C、D四式,分别是“名词性成分直接加‘呢’表位置询问”“动词性成分直接加‘呢’表反向假设”“在有前文的情况下,一成分后加‘呢’,表示对与情况适用对象的推移”“主谓短语加‘呢’表对于正在进行的提问”,其中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B式。

  • 标签: 对外汉语 偏误分析 语气词
  • 简介: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有关留学派遣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抗战初期,出于战时非常状态,应节约外汇的考虑,严格限制出国留学。1938年4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提出“改订留学制度,务使今后留学之派遣,成为整个教育计划之一部分,对于私费留学,亦应加以相当之统制,革除过去分歧放任之积弊”。1938年6月公布的由教育部与财政部会商拟订的《限制留学暂行办法》共有四条,其中规定“凡选派公费留学及志愿留学,研究科目一律以军、工、理、医各科有关军事、国防为目前急切需要者为限”。1939年4月,中国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修正限制留学暂行办法》,

  • 标签: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留学生 留学教育 自费留学 出国留学
  • 简介:越南探亲纪实[安徽]李海前言拙作《越南探亲见闻》与《越南探亲见闻续记》在《文史春秋》95年第3期和96年第2期先后发表以后,我陆续收到一些朋友和读者来信说,使他们大开眼界。还有人问及其他一些情况,同时希望我能继续提供有关越南的报道。越南是我国一江之隔...

  • 标签: 越南社会主义 胡志明市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摩托车 抛绣球 外甥女
  • 简介:本文作者(左4)和沂南县委书记(左2)探望“红嫂”(左3)。书记旁边是“红嫂”的儿子。沂蒙山好为了寻访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作为创作和演唱者之一,我带着亲切兴奋的心情进入蒙山。乘车沿蒙山公路行进,过了薛庄进山之后,就绕着一个水库盘桓而上。这个水库周围少说也有20多里,四面环山,据说是炸山移村而建,当时尚在建设之中。原来蒙山口上的村庄都改变了位置,全移在蒙山脚下围湖建村。盘山公路起伏上下,山青水绿,美不胜收。我们的目的地是马头崖,这里是1940年封建会道门“黄沙会”盛行的地方,沂蒙小调原名《反对黄沙会》,是为了揭露“黄沙会”受国民党顽军及封建地主的欺骗

  • 标签: 减租减息 沂蒙山区 抗日战争 三叶虫 石雕艺术 滨海地区
  • 简介:我于1945年秋离开沂蒙,近40年,1984年暮春首次回乡探亲,是以记之。1988年第二次回沂蒙,参与拍摄一专题片《沂蒙山好地方》。还记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临沂解放之后,我和一些同志奉命随山东部队渡海参加解放东北的战斗。从临沂出发,经胶东,到烟台龙口上船。一路之上,不断地回头远望,沂蒙山远去了,远去了,她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倚杖屹立远望着我们,我止不住泪流满面,频频回首告别,眷恋不已……一晃40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年青的文工团员变成满头白发的老太婆了。1986年初冬,我得机会重回沂蒙,犹如回“娘家”,内心的激动是难以形容的。娘家,对嫁出

  • 标签: 沂蒙山区 反扫荡 孟良崮战役 妇救会 抗日战争 沂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