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知道丝绸之路古国帕提亚王朝(我国史称安息国)的人可能不少,但知道印度——帕提亚王国的人大概不多,至于说塞斯坦(Sakasta)王国和图兰(Turan)王国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本文拟对塞斯坦和图兰两王国及其钱币作一简单概述。

  • 标签: 王国 钱币 丝绸之路 国史
  • 简介:约旦王国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它位于亚洲西部,属阿拉伯高原一部分。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面同沙特阿拉伯接壤,西南一角濒亚喀巴湾,西邻巴勒斯坦、以色列,北与叙利亚毗邻,亚喀巴湾是惟一出海口。总面积91388平方公里(不包括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占领的4800平方公里)。西部多山地,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的80%。

  • 标签: 约旦河西岸 约旦王国 沙特阿拉伯 硬币 巴勒斯坦 以色列
  • 简介:不丹王国为喜马拉雅山南麓内陆山国。不丹、尼泊尔和锡金,有喜马拉雅“三隐士”之雅号。我国旧称不丹为布鲁克巴,人民多信仰喇嘛教中的噶举派,噶举派的始祖为玛尔巴(1012—1097年)。该派僧人身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派”,不丹的噶举派由西藏传入。不丹面积46500平方公里,长期处于宗教与世俗双重统治之下。公元18世纪中叶英国侵入;1907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910年由英国控制其外交,1949年以后由印度替代英国。

  • 标签: 不丹 王国 硬币 流通 喜马拉雅山 君主立宪制
  • 简介:夏威夷王国半元银币.正面国王头像,边缘书“夏威夷国王卡利卡乌一世”和“1883”(铸造年份)。背面王国国徽.两侧铸“1/2”、“D”(元,缩写),边缘书有文字。直径30毫米,重12.5克.含银90%.

  • 标签: 夏威夷王国 半元银币 流通银币 成色 美国
  • 简介:梅瓶,小口,短颈,丰肩,收腹,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以其优美的造型和浓郁的艺术格调深得明代上层统治者的亲睐,成为明代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与“风水”寓意的象征。随着朝代更叠和时势变迁,如今所能见到的明代梅瓶已不多。据统计,目前桂林博物馆收藏有明代梅瓶250余件,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馆等桂林其他文博单位收藏有数十件。

  • 标签: 靖江 明代 王陵 统治者 王国 朝代
  • 简介:河北平山王(?)墓墓室西库出土玉器三百五十件,其中有一玉片,上有墨书文字九,今摹如下:这一玉片见于张守中同志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5月)。全文尚未有译释。张守中同志所摹为8字。据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中山国墓葬发掘负责人刘来成同志说,此片尚有一字漏摹,即在“子”和“吉”字之间有一“匽”字,则此片实为9字。

  • 标签: 中山国 中山王 张守中 出土玉器 墓葬发掘 中华书局出版
  • 简介:白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北京、南京等地有来人来信与我,讨论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期及纪念孙中山之事。当我们共同查阅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档案与资料后,不约而同地提出是否可以举办或出版一些有关的纪念和活动。

  • 标签: 孙中山 纪念 记载 辛亥革命时期 民国初期 民国时期
  • 简介:本文运用近年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及国内孙中山研究中发掘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孙中山与苏俄关系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探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的沧桑巨变,进而由外交接触到联俄政策的酝酿,由确立联俄政策再到“以俄为师”。他晚期政治理想中有着浓厚的“恋苏”情结。孙中山晚年既要苏俄的援助,又要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还要防止俄式共产主义和苏维埃革命的输入,在联俄与防俄间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平衡。同时,孙中山在与共产国际和苏俄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明的策略性、现实性和独立自主性。

  • 标签: 孙中山 苏俄 关系
  • 简介:汉代中山国的世系和疆域张平一汉代中山国是汉代诸侯王封国中比较大的一个王国。西汉时期它在领县数量上仅次于信都、广平二国,在人口户数上仅次于淮阳国;它的人口户数相当于四个河间国,七个广平国。中山国第一代王中山靖王刘胜在历史上并不是著名人物,可是他的后世子...

  • 标签: 中山 诸侯王国 公元前 《汉书》 疆域 世系
  • 简介: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大量的金器刻辞,经有关专家的考证研究,除少数文字外,已经基本弄通。个人在研读中,仍觉个别文字,值得再作推敲。一、蒦《王(?)鼎》四至六行:蒦其汋(溺)於人旃,宁汋(溺)於渊。”各家读蒦为与或获。按当从字读获为佳。此为盍之假借。盍为疑词。《国语·吴语》:“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文法结构与此都很相似。二、形《王(?)鼎》三十七至三十八行:“天其又(?)(形)于兹厥邦。”各家都释(?)为刑,谓为“成也”或“径也”。按此字右部从犬,同中山金文中其它从刀的刑字,显然有别,当作形字。见也,《国语·越语》:“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又云:“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注曰:“形、见也。见其吉凶之象。”“天其又形于兹厥邦”、即天又现吉象于兹厥邦,与上文“天降休命于朕邦”的思想,完全一致。

  • 标签: 刻辞 天其 考证研究 疑词 吉象 右部
  • 简介: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首先是晚清朝廷的币制已坏,旧有的“通宝”小平钱还在使用和流通,同时又受到外国银行和币制的冲击;其次是外国货币的介入、银行的兴建、与外商的贸易,货币银行需适应世界性的体制;第三是民国政府在革命时和巩固政权时所欠的大量外债和内债;

  • 标签: 外国银行 外国货币 孙中山 中华民国政府 金融危机 小平钱
  • 简介:2004年12月,为配合南朗镇工业园区的开发,中山市博物馆、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对南朗镇龙穴遗址进行了大面积钻探和磁力物理探测,并对该遗址南部区域进行了面积为350平方米的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存,从距今6000年至商代均有人类在此活动.该遗址是典型的河丘遗址,可能并非当时人们长期的定居生活地点,属于季节性营地或临时性营地的可能性更大.

  • 标签: 龙穴 遗址 商代
  • 简介:<正>1922年3月,唐继尧回滇,东山再起,执掌政权。此后不久,云南暗中组织一个倒唐的“云南自治讨贼军”。云南自治讨贼军以老同盟会员马幼伯等人为核心,以“贯彻护国主旨,实行民治”为旗号,在其政治纲领里,号召声讨“利令智昏”,“勾结吴佩孚,倒行逆施”的唐继尧。自治讨贼军组成后,与孙中山先生发生过联系,谋求孙中山支持他的倒唐,在事机泄露,情况危急时,可能也极力谋求孙中山的救助。唐继尧对云南自治讨贼军恨之入骨,于1922年7月捕杀了马

  • 标签: 孙中山 唐继尧 云南 联省自治 吴佩孚 北洋军阀
  • 简介:本文对中山王詈墓出土的斧钺铭文“怨”予以考释,推翻了“丸”不见于出土先秦古文字的说法,也为器主的确认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圆壶铭文“烫上”、“氏”、“隹”等字词作了改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意。

  • 标签: 中山王器 铭文 易常 谪民 有不辜
  • 简介:亚历山大死后,巴克特里亚的塞琉古总督、希腊人狄奥多托斯(Diodotos)于公元前250年宣告独立,脱离塞琉古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希腊——大夏(巴克特里亚)王国。其疆域在阿姆河流域与兴都库什山之间。该王国的统治者在巩固了他们的政权之后,便梦想实

  • 标签: 印度文化 钱币 铭文 形制 佛教
  • 简介:中山是著名的革命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被全球中国人尊为“国父”,是唯一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他的形象多次出现在我国邮票上。民国初年,他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光复纪念邮票上。但随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方不承认他的贡献和地位,他的形象·直没有出现在邮票上。但是孙中山的继续奋斗和探索,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成为人民心中的领袖。1925年利、中山逝世后,被民众自发地尊为“国父”。随着国民党政权统一全国,孙中山的地位得到了官方承认,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发行了相关的邮票。孙中山的“国父”地位随之得到更普遍的认可。抗战期间,他又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象征,并在1940年被正式尊为“国父”。此后,“国父”形象多次出现在各种邮票上。抗战胜利后,孙中山中山陵的形象升华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本文从民国时期的邮票入手,通过分析邮票上的孙中山形象,展示了他成为“国父”的过程,及“国父”形象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也揭示了国民党政权大量发行孙中山像邮票的政治目的。

  • 标签: 孙中山 国父 邮票 国民党
  • 简介:中山像帆船银币,简称孙像帆船银币。又称孙中山银币、孙洋、孙船洋、船洋等,老百姓多称船洋。是国民政府铸造的银币.因银币面背铸有孙中山头像和帆船图案而得名。笔者早期集藏到民国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3种银币,现依孙像帆船银币之名作介绍,供泉友欣赏与研究。

  • 标签: 孙中山 银币 帆船 发行 国民政府 老百姓
  • 简介:《中国西夏王国的文字世界展》7月30日在宁夏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北枝篆会,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等单位举办,参展的250件展品中有流失海外的文物照片、碑铭拓片,也有西夏学者书写的西夏文条幅。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日本石川县北枝篆会会员书写的作品。

  • 标签: 《中国西夏王国的文字世界展》 宁夏 博物馆 展览工作 古书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