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唐慕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川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尤机物干¨有机物含疆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影响白灰层疏松程度、强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白灰层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包括碳酸钙、:氧化硅和锰白云石,平均含量88.71%,有机物平均含量9.33%。白灰层厚度一般为3-5mm,平均孔径约1.77μm,总孔数大致为7920个/mm2,平均抗折强度约0.96MPa。无机物与有机物含趟比与疏松程度早反相关性;疏松程度与强度基本上呈反相关性。小孔径、低含水率、锰白云石可能会增大白灰层的强度,该工作深化r唐荩啭㈣t'l灰层的研究,为后期寻找更合适的渗透加同材料、工艺奠定了科学基础。

  • 标签: 唐墓壁画 白灰层 特性 科学分析
  • 简介:长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财富.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长城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榆林明长城作为长城的一段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军事防卫、文化交流作用.在历史、考古、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军事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 标签: 陕西省 榆阳区 明长城 病害 保护对策 ming
  • 简介:7月30日,陕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陕西首部关于世界遗产地的单项地方法规,对于加强秦始皇陵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 中国 法律制度 管理职责 执法权限
  • 简介:降雨是陕西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的主要破坏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降雨对遗址破坏严重。为了研究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在对遗址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遗址特征与遗址区降雨特点,并参考土壤侵蚀学等方面理论,分析了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雨对遗址的破坏形式可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两大类。其中,主要破坏形式为冲沟侵蚀、片流面蚀和雨蚀剥离。影响因素包括降雨特点、遗址形态、土的性质、植物生长状况和地幔层等,不同破坏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本结果不仅丰富了降雨对土遗址破坏方面的研究,还为后续陕西榆阳区明长城保护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降雨 明长城 土遗址 破坏
  • 简介:“5·12”特大地震给我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西安、汉中、安康、宝鸡等地的文物造成了严重损害。

  • 标签: 文物 地震 陕西省 人民群众
  • 简介:2008年3月18日,陕西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康市石泉县启动,2007年,陕西选取了渭南市三原县和蒲城县作为试点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并取得较大收获。据了解,普查队共普查文物点69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434处,有的还是填补空白的重要遗迹,如在三原县发现的秦代、唐代大型行宫遗址更属突破性重大发现。

  • 标签: 文物普查 陕西省 安康市 普查工作 填补空白 三原县
  • 简介: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大会通过了以保护亚太地区无形遗产为宗旨的《上海宪章——博物馆、物质遗产与全球化》。这是由中国发起并率先签署的国际上第一个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性公约,由此拉开了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球化保护的序幕。2003年9月29日——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明确了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阐明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

  • 标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国际博物馆协会 吉林省 无形文化遗产 亚太地区 非物质遗产
  • 简介:江苏张家港市东南部的河阳山一带,古称河阳里。史书《河阳志》记载:“吴王梦寿,于山之南,海之口,筑城称河阳”,是为江东重镇,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悠远的历史,加之江海交汇、山水相融、河塘池泾纵横交错的水乡环境,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积淀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底蕴,“河阳山歌”即是流传于该地区的一种叙事性山歌,已有数千年历史。山歌绝大部分是七言四句,保存了诗经和唐诗的遗风,用古老的吴方言传唱。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一首《斫竹歌》用词简单,明快悦耳,是河阳山歌的代表作。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河阳 山歌 物质 新石器时代 张家港市
  • 简介:2009年3月20日至24日,民族文化官博物馆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澳门“雪域风情——藏族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该展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了藏族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对藏族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心传承与倾力保护,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中国政府在保护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文化 风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文化 中国政府
  • 简介:从根本上讲,文化跟人类的发展、民族的兴亡、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纵目当今世界,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愈益密切,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文化正体现着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有发达的经济而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优势,最终将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速,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文化建设 综合国力竞争 经济建设 类的发展 文化优势
  • 简介:目前,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的时代思潮,引导着诸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为博物馆扩充了观念与视野,引发了其功能的发展和延伸。本文分别从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层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博物馆的民俗文物抢救、田野调查、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动态民俗事项展示、民俗活动与社教等新趋向。同时,根据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论述了博物馆在促进遗产传承中应采取的“层次性”保护措施。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新趋向 层次性保护
  • 简介:陕西铜元刘长胜笔者在陕南集得陕西造铜元一分币10枚(图上排),二分币23枚(图下排),均为红铜质。一分币直径2.7、厚0.15厘米,重7.2克;二分币直径3.2、厚0.18厘米,重11.3克。钱文、图案大同小异。二分币钱文笔划可分粗、中、细三种;旗面的卷波纹也有大、中、小之分。这些陕西铜元应为杨虎城所属孙蔚如、赵寿山部于1931年春至1933年夏进驻汉中时所造。陕西铜元@刘长胜

  • 标签: VEGETATION MOUNT longwang NATURE RESERVE ZHEJIANG
  • 简介:20世纪以来,博物馆的属性与理念、社会功能与责任感、使命与内涵以及展览建设的目标与运作一直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博物馆的对象也在不断拓展延伸,突破了单纯的对物的研究和展示。…随着博物馆社会角色的转变,博物馆的职责已扩大到了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将在简要分析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联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的实践为例,着重探讨博物馆在构建科学有效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中的对策,以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博物馆 云南
  • 简介:我会为了推进钱币研究工作,特为学员编印《钱币专辑》第二辑,对钱币文字、秦半两、唐乾元、革命根据地造的几种银元,以及新发现的“大泉五十”铜范等,作了介绍和探讨。现尚有余书,每本收费三角,如有需要,请将书款邮汇陕西西安市解放路233号,

  • 标签: 大泉五十 秦半两 铜范 中国钱币学会 革命根据地 乾元
  • 简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文物保护 民间艺术 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