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从2005年底出国以来,至今我已在意大利漂流了近十个年头。在清闲安逸的西西里读了两年设计课程后,我觉得索然无味于是辍学来到了首都罗马,找了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每天过着朝八晚七碌碌无为的日子。渐渐的,心里那份向往自由的野性开始骚动起来,加上四年前因为一次远行买了单反,从此摄影和旅行成了繁忙工作之外的精神支撑。我最爱在徒步后流尽汗水的那刻,站在山脊上,看着太阳渐渐从地平线徐徐上升,整个世界从阴郁的蓝色变成一片温暖的金黄色。在我看来,除了自驾之外,徒步是每到一处都应该去做的事,用脚一步一步丈量自己的旅程,会比舒舒服服坐着车游览要深刻许多。

  • 标签: 山脉 米蒂 精神支撑 意大利 西西里 地平线
  • 简介:“国眼”徐邦达先生晚年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是在家乡浙江海宁建一座“徐邦达艺术馆”,二是将自己所有的学术著作以繁体竖排形式汇集出版。2003年9月,徐邦达艺术馆开馆,2004年底,故宫博物院把出版徐邦达先生的文集列为院重点出版项目。承载徐邦达先生一生学术成果的文集究竟如何编辑,曾经出版过的几部形式内容各不相同的专著与众多从未刊行过的文稿如何统一为整体,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十六册的《徐邦达》已经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七册,在书画研究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套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我们请来《徐邦达》出版项目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徐邦达夫人滕芳女士,就《徐邦达》的出版请他们谈了自己的感受。

  • 标签: 邦达 古书画 书画鉴定 故宫博物院 整理出版 艺术馆
  • 简介:如果时光可以穿梭,赋予你另一种童话般生活,你可曾想过,它会是什么样子?是否正如腾堡一般,有着圆圆尖顶的城堡,色彩缤纷的小房子,形态各异的铁艺招牌,蜿蜒曲折的小石路,马车驶过,留下悠悠的铁蹄声……

  • 标签: 童话 王国 中古
  • 简介:此本为仔世明代缂丝之最大件,织造精细,缂法、花纹、色调均具有明代缂丝之典型风格,可反映明代缂丝的织造水平,又因世存明代缂丝较好若为数甚少,故此本为故宫藏“珍品甲级”.

  • 标签: 缂丝 明代 织造 故宫
  • 简介:1475年到1481年,西斯图斯四世德拉·维勒在位期间,乔万尼诺·德·多尔奇根据巴乔·彭特利的规划,建造了被认为是梵蒂冈最著名的礼拜堂的西斯廷礼拜堂。西斯廷礼拜堂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筒形拱顶,一道华丽的大理石屏障把大厅分成不均等的两部分。这道石屏是由米诺·达·费埃索累和乔瓦尼·达尔马塔以及昂德雷阿·布勒乌建造的。他们还合作建造了唱诗台。

  • 标签: 创世纪 筒形拱顶 壁画 大理石 建造 梵蒂冈
  • 简介:近些年,关于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观点似乎存在两个阵营,一个主拆,一个主保。每当一个古街区或一处古建筑被拆除,都会引起很多争议,比如最近前门大街的一些老房被拆,就引来一片嘘声。主保者似乎总处在某种弱势的位置,他们呼喊终被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中国古建筑专家哲文认为,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两者如果协调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何协调?文物古迹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声名显赫的一代大师。

  • 标签: 城市发展 文物保护 罗哲文 矛盾 建筑专家 相得益彰
  • 简介:当重庆飞鸟户外探险俱乐部的刘海生向我炫耀那张乌亮的独龙族驽弓和双腿密布的蚂蝗叮痕时,我向往独龙江。当他夸赞傈僳族马夫阿根查的憨厚朴实和丙中洛田园风光的绝美时,我决定去独龙江。

  • 标签: 澜沧江 独龙江 四川 旅行 旅游线路 中国
  • 简介:6月7日,正当记者重新整理一年前采访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郭布·润麒先生的录音时,却得到他去世的消息(6月6日因肺炎在朝阳医院去世,享年95岁)。不知道他走时,是否又听到姐姐喊他“润麒”的声音,那是他最后一次见病中的姐姐,而那次见面只有几秒钟,因此,那微弱的喊声几十年来从未在他耳边消失。

  • 标签: 普通百姓 皇后 去世
  • 简介:近几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使得许多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得以存留,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基因做出巨大贡献。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蓝藻面前,“文化身份”的确认才是与文化蓝藻相抗衡的最好手段。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党组书记 文化遗产 记忆 保护工作 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