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滴落状血迹是刑事案件现场常见血迹形态,是对犯罪现场重建分析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血液滴落的模拟实验,分析测量结果,研究血液滴落的角度与高度对血迹形态的影响,并得出相应规律。通过对滴落状血迹形态的观察分析,反推血滴的出射角度,下落高度和排列的顺序,进而确定案发当时出血者的体位、姿势、朝向角度、动静关系。以期对现场重建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滴落状血迹形态 血液滴落角度 血液滴落高度
  • 简介:目的:寻找以轴力为主要传递荷载方式的单层网壳结构的多种合理形态,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多种合理的结构形状方案。创新点:1.建立控制单元组长度的移形方程,并在移形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基于联动机构势能最小化的结构形态创构方法。2.将分组方式应用于网壳结构形态创构,并通过改变分组形式获得不同的合理结构形状;临时单元与临时力的引入拓展了方法的适用范围,也为形态创构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1.将机构的单元进行分组,以单元组总长度不变作为条件建立机构移形方程;根据机构势能下降最快的方向调整机构形状,使机构逐步达到势能最低。2.在同一初始模型中,通过改变临时单元、临时力以及单元组的设置来获得多种合理结构形状;通过多个数值算例说明该方法的特性。3.对该方法所生成的结构进行受力性能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壳结构的形态创构方法。该方法简单、灵活,可以通过调整临时单元、临时力以及单元组的设置,得出多种以轴力为主要传递荷载方式的合理结构形状。可以为设计者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提供多种结构形状方案。

  • 标签: 形态创构 单元分组 联动机构 长度约束 长度自调整
  • 简介:采用晶体相场模型模拟了异质外延过程中不同衬底倾角时外延层的生长过程,研究了较大晶格错配度(??10.0)时不同衬底倾角下外延层的生长形貌和界面平均厚度,分析了晶格失配和衬底倾角对外延层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错配度较大时,随着衬底倾角的增大,外延层由层状生长(0°与1°)转变为岛状生长(2°)。

  • 标签: 异质外延 晶体相场模型 失配位错
  • 简介:钨基合金由于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及高冲击韧性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它在军事工业中主要用作穿甲弹、动能弹和导弹弹头。我单位对高密度钨基合金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重点研究了添加Co,Mn,Cr等元素对钨基合金性能的影响,并研制出一系列密度和力学性能的钨基合金。

  • 标签: 钨基合金 机械性能 真空热处理
  • 简介:目的:探索1T-MoS2(多型结构的二硫化钼)的除汞机制。方法: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Hg~0在1T-MoS_2单层上的吸附机理。2.考察1T-MoS_2的不同吸附位置。3.对不同的吸附构型,研究电子吸附前后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吸附过程。结论:1.化学吸附是Hg原子与1T-MoS_2单层吸附的主导因素。同时,在所有可能的吸附位置中,T_(Mo)(在钼原子上方)的位置是最强烈的吸附构型。2.汞(Hg)原子在1T-MoS_2单层上的吸附受邻近的硫(S)和钼(Mo)原子的影响。3.吸附的汞(Hg)原子在1T-MoS_2的Tmo位置上会被氧化,其吸附能为-1.091eV。4.从局部态密度(PDOS)分析来看,Hg原子和1T-MoS_2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汞(Hg)原子的d轨道与硫(S)原子的s轨道及钼(Mo)原子的p轨道和d轨道重叠所致。

  • 标签: 单层1T-MoS2 汞捕捉 吸附机制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简介:本文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合金和氧化锆对AlPO45载体和Fe/AlPO45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La、Ce和Y稀士氧化物的引入可有效地促进硝酸铁丙酮溶液中制备的Fe/AlPO45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负载不同合金的AlPO45催化剂具有明显不同的催化反应结果;ZrO可调变AlPO5载体的表面性能,削弱活性组份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在硝酸铁水溶液中制备的催化剂在合成气转化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更多还原

  • 标签: 助剂 AlPO4-5分子筛 CO加氢
  • 简介:元素化合物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目标,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忽视了过程体验与情感态度等目标达成。本文拟通过“铁盐和亚铁盐”一课内容的教学为例,探讨在课堂上建构知识体系过程中如何融入化学理论,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加强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学科素养。

  • 标签: 问题驱动 实验探究 过程诊断 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