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全息诊断技术,对1Ma-3Ma超声速横向来流作用下的冲压发动机喷嘴燃料雾化性能及800K、0.55MPa加热来流作用下的涡轮发动机喷嘴雾化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雾化粒子的空间分布、尺度分布、数密度分布以及指定区间的Sauter平均直径分布等重要参数,实现了燃油射流雾化特征参数的3维定量测量,同时测量了低速电雾化粒子的速度,获得了射流流向平面内的液滴速度分布。

  • 标签: 雾化 全息 喷嘴
  • 简介:射流氧碘激光器研制的关键是实验参数的匹配。这里分别对射流孔径大小、挤压压力、进气流量、碘喷管贯穿参数、腔镜反射率对出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寻找出最佳匹配参数,同时对射流激光器的运行时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激光器总效率15%,输出功率7kW。

  • 标签: 氧碘激光器 实验参数 射流 调试 匹配参数 腔镜反射率
  • 简介:介绍了使用2.45GHZ微波源激励产生常压等离子体射流(MPJ)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实验内容丰富,适合教学要求。

  • 标签: 微波 常压 等离子体射流
  • 简介:介绍了产生超短光脉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装置、测量方法,论述了超短光脉冲的应用、主要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 标签: 超短光脉冲 主动锁模
  • 简介: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天体物理的研究中,射流也是其中重要的过程,对射流的研究是相关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实验室,利用高功率激光模拟相应的射流过程,并进行实验诊断,获得的结果对ICF的理论研究以及校验相关程序,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等离子体射流 激光诊断 X射线 惯性约束聚变 高功率激光 天体物理
  • 简介:目的:圆形射流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弗劳德数(Fr)、跌坎高度和淹没度的变化对有界圆形射流时均流速在主流方向、横向和垂向上的衰减扩散规律的影响,对圆形射流的现有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创新点:1.推导出圆形跌坎射流主流方向上流速与射流距离之间的关系;2.综合考虑了不同Fr、跌坎高度和淹没度对有限空间内的圆形射流流速分布的影响。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验证流速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通过试验的方法,分析Fr、跌坎高度和淹没度的变化对圆形射流时均流速衰减和扩散的影响规律。结论:1.得出圆形射流主流方向流速衰减的公式;圆形射流的横向流速分布与高斯、柯西-洛伦兹分布吻合较好。2.当Re〉1×10^4时,Fr变化对流速衰减影响较小。3.当X/d〈10时,横向和垂向流速扩散与主流方向的距离呈二次方关系。4.时均流速最大值的位置与Fr和S/d无关。

  • 标签: 圆形射流 流速衰减 Fr 跌坎高度 淹没度
  • 简介:目前,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治理技术(PPCP)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之一是研制出长寿命的大功率脉冲电源,要求电源连续稳定运行时间大于6000h。而脉冲电源的寿命主要由开关寿命决定,传统火花间隙开关或氢闸流管开关寿命相对较短而不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工业化应用成本高。为此,文中采用固态开关技术设计了脉冲电源的实验模型,验证设计PPCP用大功率固态脉冲电源的可行性。

  • 标签: 大功率脉冲电源 实验模型 固态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烟气治理技术 开关寿命
  • 简介:巴塞罗纳光子科学研究所(mro)的科学家们已演示了飞秒级和纳米级精度的激光脉冲控制。Nicol5Accanto及其同事将宽带脉冲整形与显微镜内单个纳米粒子的二次谐波检测相结合,以控制亚衍射区内的超短光脉冲。这种通用方法可以弥补由激光脉冲在原位遭遇的相位失真,

  • 标签: 激光脉冲 脉冲控制 纳米尺度 纳米级精度 科学研究所 超短光脉冲
  • 简介:材料表面在发生熔化前,微射流可能是微喷射的主要物理机制之一。曾鉴荣等在纯铅的实验中发现,当靶板中出现三波结构(即弹性先驱波、相变波和塑性波)时,测得峰值压力为22GPa时纯铅样品的微喷射量比峰值压力为20GPa的单次冲击加载喷射量几乎减少了1/2。Asay在铝平面样品的微喷射实验中,也发现随着冲击波加载速率的减小(上升沿宽度增加),喷射量大致按指数规律减小。对于自由面上缺陷平均尺度为5lain的样品,在冲击加载变到35ns波阵面宽度的加载条件时,喷射量约降低了2个数量级。

  • 标签: 加载速率 微射流 冲击波 数值模拟 冲击加载 峰值压力
  • 简介:当冲击波从材料自由表面反射时,会有部分物质微粒以高于自由面的运动速度向外喷射,这一现象称为微物质喷射。微喷射现象是金属自由面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冲击波或爆炸驱动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Asay等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微喷射的一些物理因素,并发表了关于微喷射的研究结果。由于形成微喷射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理论研究工作进展相对缓慢,迄今尚没有比较完善的微喷射的理论预估模型,主要研究手段还是以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

  • 标签: 冲击压力 加载方式 加载速率 微射流 沟槽 运动速度
  • 简介:电感储能脉冲功率源以其储能密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物理、高功率激光、电磁辐射等研究领域。其技术难点在于高功率和小型化,因此,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通过对电感储能脉冲功率源中最关键部件-电爆炸丝断路开关性能研究,研制出了较高性能的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大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从而提高了功率源的输出功率。通过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了脉冲功率源的小型化。

  • 标签: 脉冲功率源 电感储能 电爆炸丝断路开关 能量传递效率 高功率激光 等离子体物理
  • 简介:重复频率高电压窄脉冲电源可应用于烟气脱硫脱硝,而制约该类电源工业应用的因素主要是大功率开关的耐压、通流能力及开关寿命。火花隙开关及氢闸流管开关已经发展到耐压分别到兆伏和几十千伏的量级,磁开关也可做到几十千伏,而半导体开关一般的耐压能力却在几至几百千伏以下。寿命上,火花隙开关、氢闸流管开关和固态开关大致为10^9,3×10^9,10^12次。显而易见,对于要求高重复频率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环境,如电厂的烟气净化装置,电源的低成本及长寿命无疑是首要条件,所以采用磁开关结合半导体开关研制全固态窄脉冲电源就成为比较理想的方案(图1)。由图1看出,该电源除了采用磁开关及半导体开关技术外,另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可饱和脉冲变压器,利用它的可饱和特性,可以达到类似于磁开关的压缩脉冲的效用,并且同时也具有变压器本身的特性。半导体开关拟采用数只快速可控硅串联,开关触发电路的设计采用光控及变压器隔离的方案,开关保护电路采用并联均压电阻及RCD保护回路的方案。可饱和脉冲变压器和磁开关的磁芯材料选取超微晶及铁基非晶合金材料。由于磁开关及变压器的使用,磁芯的损耗是影响电源能量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初步估计该电源的效率在70%以上。

  • 标签: 脉冲电源 全固态 半导体开关 脉冲变压器 功率开关 火花隙开关
  • 简介:传统的光子计数技术一般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探测器。一般情况下,弱光信号在时间上较分散,因而由探测器输出的是离散电信号。针对这一特点,采用脉冲放、脉冲高度甄别和数字计数技术进行单光子计数。累计输出的脉冲计数即为探测到的光子数。对于离散弱光信号,传统单光子计数方法较为可取。但由于存在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缺陷,该方法在对短脉冲微光光子计数时失去实用价值。

  • 标签: 单光子计数 计数方法 短脉冲 微光 光电倍增管 输出脉冲
  • 简介:新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为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脉冲的形状规则,脉冲间隔变化混沌,信息包含在时间间隔里面,对波形的形状低敏感。这样通信中噪声滤波器和同步混沌脉冲发生器的使用使得系统实用性大大提高。本文分析和仿真了其实现的可能性。提出对更为复杂的混沌函数作为载波的可行性。

  • 标签: 混沌 脉冲位置调制 非线性DSP
  • 简介:介绍了用于埋地电缆高空电磁脉冲(HEMP)响应计算的传输线模型,研究了地下透射HEMP环境与土壤电导率及透入深度的关系,计算了埋地1m的电缆端点在短路条件下的感应电流。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越大,透入深度越深,电场的衰减越大,电缆的感应电流越小;垂直极化波的感应电流在方位角为0°、入射角为45°时达到最大;水平极化波的感应电流在方位角为90°、入射角为90°时达到最大。

  • 标签: 高空电磁脉冲 埋地电缆 土壤电导率 感应电流 耦合
  • 简介:脉冲间对感应加速腔磁芯复位,可以提高加速腔磁芯的利用率。在小于1μs间隔的脉冲间对磁芯复位,由于动作时间极短、电压高(〉200kV),靠开关隔离励磁和复位脉冲现阶段是不能实现的。

  • 标签: 磁芯材料 复位 脉冲 感应加速腔 叠加 动作时间
  • 简介:利用“神光”-Ⅲ原型装置所用氙灯(内径为Ф31mm,弧长为1430mm,壁厚为3.5mm,管材为掺铈石英玻璃)进行高负载(爆炸系数fx=0.6)实验。图1给出了氙灯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波形。实验发现,氙灯运行不到10发时,氙灯灯管内壁出现白色花纹,而且白色花纹的出现是随机的,并且不是一直都会存在。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氙灯内壁出现乳状积淀物,发白区域从两端向氙灯中间延伸,但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成块状遍及整支灯管。运行到约20发时,在灯管内壁会出现短的亮线(即极限负载条纹),随着运行发次的增加,亮线的长度会沿圆周发展成弧形或圆环形,亮线的数量也会由两端离电极30mm处向氙灯中间增加,呈一系列的圆环分布,但圆环的间距并不相同,而且当氙灯冷却到室温时,可以观察到灯管内壁和氙灯下端(竖直)附有白色颗粒物。

  • 标签: 脉冲氙灯 特性实验 高负载 管壁 管内壁 圆环形
  • 简介:研究了光纤受γ射线辐照的响应机制,计算了光纤对γ射线的吸收率、效应截面、Compton电子的能通量及角度分布;提出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实验测量系统.在平均光子能量为0.3MeV、剂量率为2.03×107Gy·s-1以及平均光子能量为1.0MeV、剂量率为5.32×109Gy·s-1的两种脉冲γ射线辐照条件下,获得了4种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与剂量的关系、永久性感生损耗的谱分布和折射率变化结果即:(1)脉冲γ射线对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随探测波长在近红外到可见光范围内的减小而增大;(2)在相同辐照条件下,多模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稍大于单模光纤;(3)辐射致光纤折射率变化;(4)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模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和剂量呈近似线性关系.研究表明:γ射线导致光纤基质原子产生新的色心和光纤折射率变化,色心对传输光子的共振吸收导致光纤吸收损耗增加,折射率变化导致光纤波导损耗增加,感生损耗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脉冲γ射线 光纤 瞬态辐射感生损耗 色心 折射率
  • 简介: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CGRO)上的BATSE仪器观测到的γ暴光变曲线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并提出更有效的脉冲识别算法,然后用对齐叠加方式分别计算长暴和短暴光变曲线的主脉冲的平均辐射曲线和归一化的平均脉冲辐射曲线。统计结果表明两类暴的平均辐射曲线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归一化的平均脉冲辐射曲线差异不大。这个结果意味着两类暴的暴源可能有本质的差异,但两类暴的辐射机制没有根本区别。这个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把γ暴分为长暴和短暴两类暴的分类办法,同时解释了为什么γ暴的持续时间有非常显著的分类特征,但其它观测量在两类暴中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分类特征的问题。

  • 标签: Γ暴 脉冲 辐射
  • 简介:立足实用化脉冲星导航技术需要,梳理了现有脉冲星导航探测方法及研究进展,结合探测器运行空间环境,分析了探测器指标,比较了现有天基x射线探测方法、载荷特点以及各探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空间辐射环境去噪方法进行了评述,对后续脉冲星导航探测方法构建及装置研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脉冲星导航 X射线探测 大灵敏面 空间背景辐射 粒子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