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出,根据布朗运动控制的相邻旋转的偶极一偶极相互作用,用Bloembergen理论建立核磁共振驰时间他与粘度的关系。这个理论已被扩展到用12测量值预测中等粘度到高粘度的相关时间的分布。对于特高粘度与理论不符合的原因,主要是难以探测短时间成分。为此,考虑流体和频谱分析仪的性质,提出形成,T2-粘度关系的新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注意到低粘度和中粘度时发生的另一影响:内部氢核有效距离的影响和靠近T1最小值时T2-粘度关系的斜率变化。不同油类之间内部氢核距离b的变化,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这可以从2MHz频率时T2的测量值推断得到(我们用2MHz和23MHz)。对于饱和成分含量不同的油类,我们说明在考虑测量的b值时,单一曲线上的数据萎缩了。对于中等粘度油类,1000CP附近T2-粘度关系的斜率变化,可以用扩展到相关时间分布的Bloembergen理论来解释。在上述方法考虑了这种影响时,理论和数据之间就非常一致。

  • 标签: 核磁共振弛豫 高粘度 值预测 偶极相互作用 驰豫时间 有效距离
  • 简介:陕晋金三角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基地,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处于多断裂构造体系及联合区间。区内金源层(体)广泛分布,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金成矿持续时间长,金的成矿类型多,形成一个完整的金成矿序列。跨陕川鄂巨型莲花状构造对该区金矿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著名的小秦岭金矿密集区、熊耳山、桐柏山、黄石、宜昌等金成矿区及安康一丹江砂金矿密集区均受该莲花状构造控制;晋渭多字型构造控制了中条山金(铜)成

  • 标签: 豫陕晋金三角 金成矿序列 莲花状构造 金矿床
  • 简介:某铀矿水冶厂淋洗合格液中含有大量的,沉淀的“111”产品中杂质高。产品(干基)铀品位只有20%~30%,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生产面临停产危险。利用本试验,通过碳酸盐沉淀法分离铀与等杂质后,生产的“111”产品(干基)铀品位超过50%,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目前,该水冶厂正在按此法生产“111”产品。

  • 标签: 高铁 合格液 碳酸盐 分离
  • 简介:效应用于油气勘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测井新方法.为了测量震电信号,搭建了模拟测井实验环境,设计了信号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流体空隙介质的岩石样本中,确存在由声波所激励出的震电信号.分析实验所得波形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结果,针对试验中所包含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震电信号 测井实验 发射电路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潜泵排水工艺实施前后天东90井排水幅度、井底流压下降速度及邻井水气比变化情况,评价了广东90井潜泵排水实施效果。天东90井实施潜泵排水后,排水量最高达到450m^3/d,高于正举,反举,略高于增压正举排水,与增压反举措施排水量相当。同时,井底流压下降速度高于周边气井,说明实施潜泵排水措施初见成效。图2表3参2

  • 标签: 天东90井 电潜泵 排水 水气比 压降速度
  • 简介:电阻率测井已经成为页岩气测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有机质碳化以及页岩的形成环境均会导致电阻率测井方法在评估总有机碳含量(TOC)上出现偏差。针对页岩成熟度对页岩气测井电阻率的影响,采用X衍射、有机地化测试及岩石学参数测试等手段,建立了页岩成熟度与性特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超高的成熟度,当页岩TOC>1.5%时,页岩沉积为强水动力条件,页岩成熟度随TOC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页岩的碳化现象导致电阻率降低,TOC与电阻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电阻率测井和电磁法勘探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 标签: 海相页岩 成熟度 电性特征 龙马溪组
  • 简介:电磁法是识别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的有效手段,而岩石电阻率是其进行“甜点”预测的重基础之一.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孔渗测试、电阻率测量等手段确定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成岩过程,并讨论成岩作用对岩石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处于晚期成岩阶段,成岩作用通过控制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而控制岩石的性特征.龙马溪组上段浅水陆棚主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高电阻率、低孔隙度和低TOC含量的特征,龙马溪组下段深水陆棚主受生烃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低电阻率、高孔隙度和高TOC含量的特征.研究结果为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性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地质意义,也为川南龙马溪页气储层的测井解释和法“甜点”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成岩作用 页岩电性特征 沉积环境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龙马溪组
  • 简介:川北地区长兴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溶蚀孔洞比较发育并且非均质性很强,常规测井在该地区的测井评价具有局限性。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对于复杂岩性储层,特别是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测井评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北地区长兴组储层裂缝、溶蚀孔洞的评价,总结出了成像测井资料定性识别裂缝和孔洞的方法。对该地区3口井长兴组储层进行了缝、洞定量计算及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以及其他成像测井资料如DSI、CMR、MDT等对该3口井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试油结果进一步证实,成像测井资料在该地区礁滩储层缝洞评价中的可靠性。

  • 标签: 电成像测井 裂缝 溶蚀孔洞 定性识别 定量计算 综合评价
  • 简介:相国寺储气库为西南地区首座地下储气库,在其运营成本中,动力费占比达55%,主要耗能设备为驱式压缩机。为降低该储气库运营过程中的用电成本,通过分析相国寺储气库运营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用电成本影响因素为压缩机功率和电价,其中影响压缩机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机组压比和单机排气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立注气期压缩机经济运行的优化模型,形成利用电价峰谷差错峰运行压缩机组的优化建议方案,可节约用电成本。经动态模拟计算验证,按优化方案运行机组,上游管网的压力波动范围介于0.2~0.4MPa,上游管段的压力变化均在设计压力之内,优化方案可行。通过现场试验,管网压力波动与计算结果一致,在注气量800×104m3/d时,日节约电费3万元,可以为储气库实现“低成本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 标签: 储气库 压缩机注气 运营成本 机组压比 单机排气量 错峰运行
  • 简介:文中给出了一种试验方法,用于同时测量1MHz频率下超声波速度的应力依赖性和不排水弹性刚度张量(undrainedelasticstiffnesstensor)以及100mHz—10Hz频率范围内复电导率张量(complexconductivitytensor)的分量。试验采用的样品是采自海因斯维尔组页岩的柱状岩心(孔隙度大约为0.08,除去了束缚水,粘土含量大约为30—40wt%,以伊利石为主)。试验在受控的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下进行,即代表原地储层条件的差异压力状态。采用独立的采集阵列(压电水晶和不极化电极)开展定向测量,这些阵列在岩心样品外表面上按方位排列,层理面与柱状岩心样品的轴向一致。采用高分辨率示波器(oscilloscope)记录超声波波形,采用配备有精度为0.1mrad阻抗分析仪的四电极采集系统记录复阻抗谱(compleximpedancespectra)。分别在排水和不排水的条件下,按照完全饱含水状态下的加载和卸载顺序重复开展试验。测量结果显示,超声波速度和复电导率具有高度的应力依赖性,这可归因于样品内裂隙的开启和闭合。利用这些数据估算了岩心样品的各向异性性和弹性的有效压力系数,对于弹性和性而言,所得的有效应力系数都小于1。在裂隙闭合后,性和声波的有效应力系数还会更小。对于复电导率张量分量而言,其各向异性比(anisotropyratio)大约是30,而刚度张量的压缩分量(C11/C33)的各向异性比只有2。

  • 标签: 同时测量 水弹性 电性 载荷条件 页岩 有机质
  • 简介:含气性参数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在2014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页岩气资源与储量计算的评价技术规范》后的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气勘探中,发现计算含气性参数时存在3个突出问题:①对于中低电阻率(10~50Ω·m)的优质页岩气层,利用电测井信息求取含气饱和度会出现严重偏小的状况;②用等温吸附实验直接计算地层吸附气量会出现较大正偏差;③如何有效区分总含气量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因此,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在对高阻和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极低阻页岩层性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各类页岩气储层测井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改进形成了适应该区的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技术。结果表明:①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及其差值等非法测井信息计算游离气饱和度,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导致的偏差,尤其对于中低电阻率页岩气层,具有更加显著的应用效果;②基于岩心实验刻度求取吸附气及游离气含量的计算方法,避开了电信息等非相关性因素的直接影响。

  • 标签: 页岩气 导电主控因素 含气饱和度 游离气 吸附气含量 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