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供了从1975年至今在北海采用的EOR技术的总结和指导原则。在北海已经采用的5项技术是注混相烃气、WAG、SWAG(水气同时交替注入)、FAWAG(泡沫辅助水气交替注入)和MEOR。用每项EOR技术的各自成熟程度或成熟期、技术应用限制以及在增油基础上的工艺效率,鉴定在北海已经采用的每种EOR技术。除了在Ekofisk油田进行的WAG和在SnorreCFB进行的FAWAG外,所有技术都在相应的油田获得了成功。认为注混相烃气和WAG在北海是成熟技术。在北海最普遍采用的技术是WAG并且被认为是最成功的EOR技术。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注入能力(WAG、SWAG和FAWAG项目)、注入系统监测和油藏非均质性(注混相烃气、WAG、SAWAG、和FAWAG项目)。在报道的所有EOR技术矿场应用中,有约63%是在挪威大陆架进行的,有32%是在英国大陆架进行的,其余的是在丹麦大陆架进行的。Statoil是在北海进行EOR技术矿场应用的领先者。以后,大部分研究将集中在微生物工艺、注C02和WAG(包括SWAG)方面。在这次评述中没有考虑室内技术、世界统计、模拟工具和经济评价,因为这些方面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 标签: 泡沫辅助水气交替注入 北海 Ekofisk油田 EOR技术 油藏非均质性 矿场应用
  • 简介:想象一个任何想要寻找科学数据的人可以随意地访问、并可以获得想要的科学数据的世界。简单来讲,这是电子地球物理年(eGY)的一个前提,是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的“国际科学年”的前提。在地球和太空科学中,如同像其他学科那样,随时和公开地访问大量不断增长的交叉学科的数字信息是了解和回答复杂的、影响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和太空系统现象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建立起一整套的方针和策略并加以贯彻执行,以认识并挖掘出数字信息的全部潜力,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服务。

  • 标签: 数据存取 虚拟观测站 网络 科学数据 电子地球物理年 e科学
  • 简介:渤深6井发现了富集高产的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地震、钻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的研究表明,潜山带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潜山风化壳型和内幕型两类,储集空间以裂缝、溶洞为主。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表明,该区下古生界具备有利的成藏条件,油气分布明显受油源控制,紧邻油源的潜山断块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标签: 潜山带 油气藏 成藏条件 储集空间 油源 断层
  • 简介:爪洼西北部海上大型E油田的南区有5个已经落实的构造:ESW、ESS、EST、ESP和ESR。由于边际效益的原因,目前仅有ESW构造投入开发,其余四个构造均无法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开发。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研究组,采用创新的方法对这些边际油田进行了开发。建造了一个可钻三15'井的丛式钻井平台,并通过其中一个导眼钻了一口多分支井,钻探EST区ES-31砂岩中的两个目的层;第二口井钻探目标为Main/Massive和TalangAka砂岩;第三口井采用水平井技术开发ESS区ES-31A砂岩(可参见图12-译者注)。同直井和单支水平井相比,多分支井的采油指数明显提高。在遇到诸如断层这样的非渗透隔层时,多分支井还能减小生产的不确定性。最佳的水平段长度和分支数量,要通过对比分析增油量和钻完井成本来确定。这个项目是ARCO印尼公司第一次在印度尼西亚采用多分支井技术。水平井技术的成功应用,为ARCO印尼公司开发爪洼西北部海上边际油田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 标签: 油田开发 EST ESS 西北部 海上 南区
  • 简介:产水气井水侵动态的研究是有水气藏生产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工作。自2井是缝洞型有水气藏的典型代表,详细研究其水侵动态和产水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理论意义。在核实储量的基础上,详细地研究了自2井的水体能量,应用非线性自动拟合法、视地质储量法等多种气藏工程方法对自2井的水侵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地下溶洞对气井生产的影响,指出了井底溶洞的储水作用是保持该井后期长期稳产的根本原因之一。

  • 标签: 动态储量 水体分析 水侵动态 自2井 溶洞
  • 简介:YA6井为一口边远单井气藏内的气井,产出气直供地方用户。由于三峡工程拦江大坝截流后,井场将低于水面23m。为此,研究是否有必要对原井口进行水下保护,以保证拦江大坝截流后继续维持该井稳定生产的态势。研究成果表明,目前生产井控制储量采出程度低,还剩余储量3.04×10^8m^3,因此,对原井口进行水下保护,以保证拦江大坝截流后继续维持该井稳定的生产态势,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高YA6井控制储量的采收率,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单井气藏 动态分析 工作制度 气井潜能
  • 简介:泡沫能够通过减小流度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提高采收率。数值研究表明,孔隙介质中的泡沫流动是由两种流动状态组成的。在“高值流动状态”中,压力梯度几乎与气体表观速度无关。

  • 标签: 流动特性 泡沫 CO2 稳态 储层非均质性 流动状态
  • 简介:像注意到的那样,在实际孔隙介质中大部分液体占据了其自己的孔隙,毛细管压力控制着rc,并且Uw、rc、μs和△P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复杂。该图说明了应用于更复杂的实际情况的原理:提高Uw将降低毛细管压力,这会降低气体粘度和减小△P。

  • 标签: 流动特性 CO2 毛细管压力 稳态 泡沫 孔隙介质
  • 简介:像注意到的那样,在实际孔隙介质中大部分液体占据了其自己的孔隙,毛细管压力控制着rc,并且Uw、rc、μs和△P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复杂。该图说明了应用于更复杂的实际情况的原理:提高Uw将降低毛细管压力,这会降低气体粘度和减小△P。

  • 标签: 流动特性 CO2 稳态 泡沫 毛细管压力 孔隙介质
  • 简介: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和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水驱效果相比,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提高,而含水率却比水驱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 标签: 气水交替注入 正交实验设计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 简介:在南海西部油田的油气勘探中,经常钻遇大量的CO2等非烃类气。根据CO2与烃类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利用不同测井资料计算的视孔隙度差异来识别CO2,并根据图版估算CO2含量,结果得到了录井资料、取样分析资料的验证,该方法在南海西部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烃类气 CO2 测井 声波时差
  • 简介:细菌和植物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有用的化合物,但人类仍在努力通过实践实现这一挑战。现在,面对这一方向开发的催化系统,以高的周转率使CO2还原为CO已迈出新的一步。

  • 标签: 二氧化碳转化 CO2 催化系统 化合物 周转率 还原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压汞资料分析、数理统计以及岩心描述等方法,对子北油田理801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长6油层组储层属超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集能力主要受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和成岩作用控制,该区局部发育的微裂缝,且微裂缝的含量与平均渗透率呈正相关性,对改善储层物性起到重要作用;储集性能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垂向上演化受成岩作用控制,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形成有效储层;本区长6油层组储层主要以IVa类储层为主。图7表3参13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 简介:通过分析P2井区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总结研究区目的层段的不同沉积亚相、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建立了测井相模式。简要讨论了地层倾角测井的原理、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在软件上的实际操作运用,利用P2井区的地层倾角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展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该区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精细处理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古水流方向大致为由北西向南东流。综合两种测井方法分析认为,P2井区沙湾组的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 标签: 测井响应特征 常规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 测井相模式建立
  • 简介:通过CO2气藏中δ^13Cco2、CO2含量、CO2/3^He、3^He/4^He等C-He系统分析,确定了花沟地区CO2气藏的成因类型。对高53馆陶组气藏、花17沙三段气藏、花501馆陶组气藏等典型CO2气藏进行了解剖,利用地震、重、磁等资料分析了断裂、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与Co2成藏的关系。根据花沟地区勘探实践,总结了CO2气藏的地震识别方法和地表化探检测方法。

  • 标签: CO2气藏 火成岩 地震识别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济阳坳陷
  • 简介:在注水井和采油井通过油层相互连通的情况下,当强化注水时常常会发生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层段相当迅速的突进,因而导致油井完全水淹。有时在相邻井停止注水以后,在被关闭的采油井长时间不工作之后,随后使其投产,其产出液中会再含有原油(西苏尔古特试验区块2018号井),也就是说,采油井水淹并不意味着,这口井所开采的含油层段全部可采储量都已经采出来了。

  • 标签: 苏尔古特区 ЮC2层油藏 油层水力压裂 岩相类型 石油储量 采油指数
  • 简介:从技术和经济(如果适当控制操作费用)的角度来看,CO2驱是有前途的EOR方法。注这种温室气体也对环境有益。来自电厂的烟道气是现成的CO2源,但是从这种CO2源中提取用于EOR的CO2将增加项目费用。而且,为了减少纯CO2用量和购买气体费用,通常需要回注采出CO2并且尽可能不提纯。因此,为了设计有成本效益的EORCO2驱工艺必须了解流体相态中CO2不纯度和混相特性的作用。

  • 标签: 注气工艺 纯度 CO2驱 EOR方法 操作费用 温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