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多元非水相流体(NAPLs)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是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推动了对这个方面的研究。NAPLs,如有机溶解和石油烃,它们经常地随机释放到含水层中,由于蔓延引起地下水污染。因为NAPLs具有很低的水的溶解性,所以,少量NAPL便可以污染地下水长达10年。更为严重

  • 标签: 非水相流体 地下水污染 溶解污染物 饱和介质
  • 简介:陶瓷剂量计采样是一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有机污染进行长期、积时监测的新方法。这种新型采样方法减少了若干所需分析。在采样、运输或在整个采样时期为监测污染浓度(代表平均值)而累积水样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积时测量污染浓度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河水、湖水和废水等。剂量计由一个装有适当吸附剂的陶瓷管组成。多孔陶瓷薄膜可控制扩散量。所以可使系统标准化。这种方法已被发展用于测定多环芳香羟(PAH)、易挥发的氯化碳氢化合和芳香族化合(BTEX)。也可用于测定其它有机和无机水化污染。在监测时期,吸附剂能使化合呈线性堆积,且化合是溶剂提取或定量热解吸的。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BTEX 有机污染物 废水 湖水 水样
  • 简介:在Ogallala含水层(德克萨斯州阿马理洛附近)的水井水样中发现了苯污染。这篇文章对该场地多级水位采样装置中使用的材料产生的污染进行了评价。作为勘查项目的一部分,在实验室对采样装置材料进行了试验。实验室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在两种多级水位采样器中使用的三种不同材料,在8局稳定的淋滤试验中向地下水扩散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尼龙-11管向地下水扩散苯(1.37微克/升)和高浓度的增塑剂N-丁苯磺酰胺(NBSA)(764毫克/升);涂有氨基甲酸脂的尼龙水井衬管向地下水扩散高浓度的甲苯(278微克/升)和一定数量的增塑剂NBSA;由尼龙/聚炳烯/聚脂合成的采样点隔离向地下水扩散一定数量的甲苯和增塑剂NBSA。然而,在实验室试验中测出的甲苯和苯浓度低于实际地下水样中的浓度,从采样装置材料中测出的有机浓度对反映不准确的地下水样结果报告是充分的。

  • 标签: 采样装置 污染物 水样 地下水 淋滤 高浓度
  • 简介:目前,由于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利用的增长,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引起高度注意。造成采用地下供水水源困难的因素,或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地下水资源——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北部,或是水质不合格:含有大量的氯化利硫酸盐,以及地下水的高矿化度(卡尔梅克,诺夫哥罗德和基洛夫州)。近10年,由于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

  • 标签: 地下水利用 有机物污染 俄罗斯 供水水源 地下水资源 污染问题
  • 简介:根据联合国大会(1992年,里约热内卢)通过的、环境和稳定发展宣言确定的《稳定发展》观点,建立无论是现代居民,还是人类后代需求和利益的保障条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生态规划中,稳定发展要以制定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大量措施为前提条件。解决有毒、放射和其他废物的利用问题,

  • 标签: 固体生活垃圾 污染物运移 场分布 评价 特点 地段
  • 简介:在土耳其,燃煤电厂产生大量同煤有关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过多种方式被收集起来。目前,在土耳其,煤灰的堆积量以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速度增加,大约1%的煤灰使用于各种产品,如混凝土、处理路面的聚合等。煤经燃烧后,物质的损失导致废弃物质中大多数放射性核素浓度的升高。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煤、粉煤灰、飞尘中放射性化学元素的浓度,评估Yatagan热电场周围地下水中镭同位素总的活动性。结果显示,热电场附近的废物处置场存在着放射性极大增强的现象。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环境污染 燃煤电厂 煤灰 地下水 同位素
  • 简介:搜集的六年地下水化学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被石油类碳氢化合污染的浅含水层的污染的分布和氧化还原进程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1990年发生石油泄漏后不久,大量的苯存在于污染源地区,在受污染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截止到1994年,Fe(Ⅲ)和硫酸盐的减少是显著的晚期电子接收过程。非常有意义的是,1994年的溶解甲烷在测量下限以下。这暗示了缺乏有意义的甲烷群。然而,到1996年,含水层沉积中固相Fe(Ⅲ)的氢氧化的消耗和地下水中溶解硫酸盐的消耗导致了甲醇类的大量繁殖。在1996年—2000年期间,水化学数据显示甲醇类的新陈代谢更加普遍了,对沉积的萃取16s-rDNA进行分子分析,显示了更加多元化的甲醇类的存在,相对于污染羽中心的外面,它和水化学数据反映的变化是一致的。该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反映了几种因素,包括大量污染,相对快速的地下水流动(0.3m/day)(1foot/day)和原始存在于含水层沉积中的可由细菌引起减少的低浓度Fe(Ⅲ)氢氧化(1umol/g)。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条件下受石油碳氢化合污染含水层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快速发生变化,并且有效的固相Fe(Ⅲ)的氢氧化影响了变化的速度。

  • 标签: 石油碳氢化合物 污染 含水层 地下水化学 溶解氧
  • 简介:在试验室通过使用多种碳源(包括醋酸盐、乳酸盐和葡萄糖),对采于朝鲜废弃金银矿地区的受砷污染的沉积样品(339毫克/千克)中固有细菌生物激化后,就沉积样品中固有细菌对砷物种形成和活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连续提取分析来确定砷的形式,结果表明,沉积中40%和47%的砷分别以铁伴生物和残留组分的形式存在。通过使用醋酸盐和乳酸盐对沉积样品进行培育22天后,固有细菌增加了沉积样品中铁伴生物和残留组分中溶解砷的总量。当与消过毒的沉积样品(总溶解砷浓度低于50%)对比时发现,生物悬浮液中超过99%的溶解砷以砷(V)的形式存在,这表明,固有细菌将部分溶解的砷(III)转换成了砷(V)。在实际环境中,依据pH值的不同,微生物引起的水成砷(V)既可以通过吸附而固定不动,也可以在向地下缺氧区迁移后被还原成(III)。

  • 标签: 醋酸盐 细菌 葡萄糖 重金属 乳酸盐
  • 简介: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微污染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所有有机化合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 标签: BTEX 氯酚 洗涤剂 饮用水 地下水 微污染物
  • 简介:目前,孟加拉国居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严重威胁,8,500,000人的饮用水和粮食作物受到了砷污染。孟加拉国的地下水砷污染问题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由于孟加拉国对地表水管理不当,97%居民的饮用水和家庭用水来源于地下水。在孟加拉国,地下水严重受到砷污染引起大量砷中毒事件。砷污染回顾着重于综述近年来砷污染的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尤其是土壤、水和食物的砷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砷的额定浓度为10μg/L。现有勘查着重于孟加拉国64个地区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调查结果显示:59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10μg/L;43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50μg/L。受砷污染的地下水常被用于浇灌水稻(居民主要的粮食作物)。这种农业习惯(把受污染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引起土壤中砷的浓度增加。现有研究显示,稻米和蔬菜中85%-95%的砷是无机砷。在孟加拉国,土壤、地下水和植物中砷的浓度(基于孟加拉国4%的地区)超过报导的最大允许浓度或者正常范围,这(砷浓度大于最大允许浓度)对孟加拉国居民和家畜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强调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例如,较好地描述自然环境中砷的存在形态以及确定所有潜在的砷污染途径的科学研究。

  • 标签: 污染 土壤 植物
  • 简介:前言在所有城市和近郊辖区,均设有用于储集城市污水沉淀(OCB)的过滤场。城市污水沉淀是地下水的污染源,其主要污染是:尿素分解时产生的铵以及腐殖族的有机。当地下水水位高出城市污水沉淀的底面时,在大面积过滤场下形成厌氧条件。

  • 标签: 污染源 过滤 污水沉淀物 地下水水位 迁移 厌氧条件
  • 简介:1FFS-A型地下水定深取样器该取样器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能够从井孔漂浮之下采取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能够采取含有挥发性有机的地下水样品;能够在本取样器设定深度的范围内采取任意深度的地下水样品。该取样器最大取样深度水下300m;取样容量1L/每次;取样器外径50mm。

  • 标签: 取样装置 水污染调查 定深取样器 挥发性有机物 水样品 取样深度
  • 简介:从当年10月至翌年5月中旬,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冻土层和积雪层是最常见的陆地表面条件。积雪融冻和积雪深度通过对土壤的水分状况分布、过冬植物的生长及土壤水分向大气蒸发的影响从而控制着土壤的冻结过程。积雪可以使大气边界层(ABL)较为稳定,使痕量气体的纵向变化降低。被积雪覆盖的孤立土壤表面会产生大量的热交换、对流,特别是在太阳辐射显著时,会增强大气边界层的垂直交换混合。积雪覆盖区和无雪地区在能量收支方面的强烈空间反差,会产生湿气与热量的水平对流。因此,季节性积雪的存在时间和期限显著影响了大气候和小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

  • 标签: 积雪层 冻土层 大气响应 阿拉斯加 大气边界层 小气候条件
  • 简介:在实验室和野外场地,对用于修复细颗粒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动电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地论证了动电修复技术的潜力。土壤受到砷污染是一个影响到土地使用和地下水水质的严重问题。本文就动电技术对两种土壤样品中砷的去除进行了评估:一种土样是人工污染砷的高龄石粘土;另一种土样是从Myungbong(MB)金矿地区采集的含有砷的尾矿样品。通过使用3种不同类型的阴极电解液:脱离子水(DIW)、磷酸钾(KH2PO4)和氢氧化钠(NaOH),对增强剂的功效进行评估。高龄石粘土样品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磷酸盐对砷的阴离子的交换作用,在萃取砷8寸磷酸钾是最有效的增强剂;另外,在去除尾矿样品中的砷8寸,氢氧化钠是最有效的增强剂。可以通过砷的解吸附和含砷矿物的分解,加速砷离子的迁移以及氢氧化钠使土壤pH值增加的事实,对试验结果进行阐述。

  • 标签: 动电修复 增强剂 高龄石粘土 尾矿样品
  • 简介:由于大多数废物堆都建造于多年以前,并且朱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把废物堆密封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再是环境危害。所以,把废物堆密封后,砬该制定一项监测计划。如有必要对废物堆浸出液的特性进行研究.避免不可预测的问题出现。由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污染主要取决于场地的物理特征(例如,孔隙度和渗透性)和地下流体的动态(例如,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因此,为了制定废物堆周围区域的监测计划,获得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是必需的。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废物堆周围区域和确定地下水中污染的方法(基于葡萄牙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密封的废物堆 数据集成 监测 克里格法(kriging)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