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泥炭与褐煤划分界限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虽然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其结果都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找到一个典型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泥炭、褐煤的连续性剖面及足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在褐煤的普查勘探,也存在着泥炭与褐煤界限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对泥炭化程度高的泥炭褐煤化程度低的褐煤,更不易分辨。云南通常把它们笼统称作褐煤、柴煤、草煤等,定名极不统一,给资源的评价利用带来不少问

  • 标签: 普查勘探 煤化程度 全新世 上新世 中更新世 古气候环境
  • 简介: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及时交流地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新辟地质微生物专栏,对近年来在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要介绍。专栏涉及微生物-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保存以及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含方解石铜矿石微生物的氧化作用、细菌在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量测定方法、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在水-岩系统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细菌与真菌对黑云母风化作用的比较以及利用黑曲霉纯化石英砂的实验研究等。所收论文题材广泛、观点新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鲜明特色,对本领域研究者有参考价值启示作用。本期刊发该专栏的部分文章,其余部分文章将陆续刊出。

  • 标签: 地质微生物 黏土矿物 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 生物学领域 土壤碳循环
  • 简介:  平流层臭氧浓度的降低直接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UV-B辐射增强,为探明UV-B辐射强度改变对土壤-冬小麦系统碳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的方法.……

  • 标签: UV-B 冬小麦 碳氮代谢 呼吸系数
  • 简介:玄武岩作为一种大洋大陆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其成因理论主要是在对大火成岩省研究的基础上奠定的,其构造环境判别的理论则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本文利用GEOROCPetDB数据库对全球大洋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岛弧玄武岩(IAB)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早先的判别判别效率不尽相同。部分判别判别效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早先的研究大多是以典型案例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没有考虑到大数据给出的结果,说明典型抽样的代表性可能不足。通过对判别图解的研究比较,并对部分判别进行了改进,发现许多图解可以把IAB与MORB、OIB分开,但MORBOIB之间仍然有一些重叠不易区分,并借此推测MORB与OIB源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利用大数据研究可以使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 标签: 大数据 玄武岩 构造环境判别图 MORB OIB IAB
  • 简介:关于月幔挥发分(H2O-Cl-F-S)的浓度一直存在争论:(1)对月球火山玻璃、火山碎屑橄榄石内的熔体包裹体以及月球高地斜长石晶体的研究表明,月幔水的含量为-×10^-6。(2)月海玄武岩中度挥发性元素Zn/Fe值约为地球的1/10^-1/500,依此估计的月幔水的浓度不大于1×10^-6,并且月球火山样品74220橄榄石内的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具有的高水含量特征是一个局部异常。

  • 标签: 月幔 火山玻璃 包裹体 含量特征 火山碎屑 局部异常
  • 简介:土壤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土壤中一系列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培养液进行K、Si、Fe、Al等元素分析,测定了菌株生长与代谢产物,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的观察,研究了钾矿物表生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Bacillusglobis-porusQ12菌株与云母矿物(黑云母白云母)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云母矿物对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代谢有不同影响;与白云母相比,黑云母更适合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酸性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等)的合成;供试菌株能促进黑云母白云母矿物K、Si、Fe、Al等元素的释放。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发现,B.globisporusQ12菌株能在云母矿物表面定殖,加速云母矿物的风化;菌体自身也能吸附培养液离子矿物碎片而形成新的矿物。

  • 标签: BACILLUS globisporus 云母 相互作用 有机酸 矿物风化
  • 简介:为充分展示、交流总结中国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拟定于2015年6月23~29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及主办单位会议主题: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学术年会 中国 化学研究 主办单位 研究成果
  • 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拟定于2008年7月10~12日在大庆油田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学术研讨会”。以新的科学理论技术去寻找油气资源是地球科学家面临的新问题。地球深部流体、固体地幔、地壳、海底大气圈等各个圈层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不仅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作用,直接形成金属矿产天然气,还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因而地球排气地幔流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会议主要内容:1)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2)地幔流体地球化学;3)天然气水合物;4)大洋热液与深部生物圈;5)地震、火山、气体突出;6)深部流体与金属

  • 标签: 地球排 地质过程 学术研讨会
  • 简介:【本刊讯】经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并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同意,我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拟于2009年4月在贵阳召开,同时召开第12届学术年会举办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庆典活动 学术年会 贵阳 常务理事会 中国科协
  • 简介: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的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一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的干涉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一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 标签: 一轴晶 干涉图 岩组学 旋转台 应力场 条件制约
  • 简介:为预测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 简介:非平衡非线性现象已引起全世界自然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中国科学院列为90年代交叉综合性的重大科学前沿课题;而地质学中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1)对地质体中发育的不同尺度的有序现象不规则现象(均属非线性现象),如矿物的不规则生长、矿物内部的不规则混层矿床分带等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很少有人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研究。实际上,它是成岩成矿动力学体系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经各种自反馈机制的耦合形成的典型非线性现象。对此类现象的研究不仅可进一步阐明地质过程中元素的活化、迁移、沉积物相转变机理,而且还可对不规则现象如分形混沌作合理的解释。(2)以往研究者在实验理论研究多数讨论的是平衡态或近平衡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即使遇到非线性问题也是尽可能地把它作线性化处理,可这种线性化处理后往往会损失很多有关体系成因演化的信息,尤其是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有时甚至得出与地质事实相悖的结论。可见,非线性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科学价

  • 标签: 非平衡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 自反馈机制
  • 简介: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的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的形式及返回的最大深度;沉积碳酸盐岩在俯冲过程的微量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碳酸盐岩在俯冲带的物理化学变化。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 标签: 深部碳循环 沉积碳酸盐岩 金刚石 碳酸岩
  • 简介:  对矿物氢同位素的分析,传统的U/Zn转化法分析需要大量的样品,尤其对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分析,需要300mg以上的样品,因此对于样品量比较少的矿物无法分析.……

  • 标签: 氢同位素 水含量 含水矿物 无水矿物
  • 简介:油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较为常用的沥青回收方式是热碱水分离法。本文运用热碱水分离法处理了四川厚坝与内蒙古牧吉两地的油砂样品,并对上述两地的油砂样品进行了镜下薄片观察、XRD分析以及比表面积总孔容测定,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岩性特征油砂热碱水分离实验的数据,结果表明,油砂黏土矿物的含量、油砂岩的胶结程度及胶结方式、油砂的砂颗粒粒径、油砂层遭受风化作用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砂沥青热碱水分离的效率,在设计油砂开采工艺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标签: 油砂 岩性因素 热碱水分离 沥青回收
  • 简介:^176Lu-^176Hf同位素衰变体系是研究硅酸盐固体行星分异演化的一个重要工具,也能为认识地球最早期地壳的起源提供有利手段。然而,对于Lu-Hf同位素体系数据的解释,需要首先建立完好的地球总体Hf同位素的生长曲线。LuHf均是难熔(highlyrefractory)的中等-强不相容元素。陨石的Lu-Hf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地球全球或硅酸盐地球Lu-Hf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参考。

  • 标签: 同位素组成 LU-HF同位素 生长曲线 refractory 壳幔 难熔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对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的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对镉-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磁铁矿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重要的成岩矿物矿石矿物。磁铁矿的物理化学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单矿物激光ICP-MS测试技术的成熟,利用磁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已成为矿床学研究的前沿,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同时也指出在开展这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分析方法不一致,缺乏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实例,物理结构研究薄弱勘查应用研究亟待加强等,并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应是今后开展磁铁矿研究的重要方向。

  • 标签: 磁铁矿 物理化学特征 存在问题 研究方向
  • 简介:含放射性元素铀钍的矿物,因结构的辐射损伤而发生变生作用。研究表明,矿物的变生作用是由α事件所引起。α事件是指母核ZXA放出一个α粒子(24He,能量5MeV)转变成一个新子核Z-2YA-4并获得100KeV的反冲

  • 标签: 变生作用 天然矿物 辐射剂量 年代测定 子核 辐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