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金宝山铂钯矿位于云南省弥渡县与南华县交界的礼社江河谷两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滇中台拗边缘、红河断裂东侧。发现于70年代初期,已查证为一大型铂族元素矿床。本文主要根据矿床勘查的部分成果,讨论其成矿机制

  • 标签: 成矿机制 矿床勘查 铂族元素矿床 大地构造 铂钯矿 滇中
  • 简介:细碧岩浆热液金矿床的地幔射气成矿机制何大伦(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细碧岩浆,岩浆房,金矿床,地幔射气成矿本文所讨论的细碧岩浆热液金矿床位于川陕甘交界的勉略断裂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台北缘基底内的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和摩天岭加里东褶...

  • 标签: 细碧岩浆 岩浆房 金矿床 地幔射气成矿
  • 简介: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已成为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我们所最近研制的三系列含水聚硅酸铝铁钠废水净化剂,它们的优缺点及其絮凝机理。重点阐明研制絮凝剂时通常采用共存阴离子和活性硅酸与铝盐或/和铁盐的聚合作用,并探索絮凝剂中各组分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贡献。

  • 标签: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铝铁共聚物 含水聚硅酸铝铁钠废水净化剂
  • 简介: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南缘永(定)-梅(县)古生代拗陷带内,寨岗上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侏罗统黑色岩系含矿建造的一个大型矿床,其独特的成矿元素Ag-Sb组合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矿区出露地层仅有侏罗系下统嵩灵组和中统漳平群。该地层为一套变质程度低和含有丰富的生物有机质黑色页岩建造。

  • 标签: 锑矿床 黑色页岩 成矿机制 含矿建造 黑色岩系 下侏罗统
  • 简介:为了研究蛇绿岩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对西藏雅鲁藏布构造带中段的日喀则蛇绿岩大竹曲岩体中的铬铁矿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大竹曲地幔橄榄岩中铬尖晶石为不规则它形,且全岩的CaO和Al2O3,含量与铬尖晶石Cr^#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地幔橄榄岩中铬尖晶石为地幔部分熔融的残余。然而,纯橄岩和矿石中铬尖晶石显示自形一半自形,并可见橄榄石包裹自形铬尖晶石,且纯橄岩与矿石的CaO和Al2O3和Cr^#均无相关性,均说明纯橄岩和铬铁矿石形成于岩石-熔体反应。高Cr^#矿石和纯橄岩的母岩浆性质接近于玻镁安山质熔体,而低Cr^#纯橄岩的母岩浆则类似于MORB,表明大竹曲铬铁矿可能形成于弧后扩张中心。

  • 标签: 蛇绿岩 铬铁矿 大竹曲 日喀则 西藏
  • 简介:俯冲-碰撞环境中山脉如何形成、俯冲过程在其中的角色是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解释造山带形成的端元(end-member)机制是薄层(thin-skinned)和厚层(thick-skinned)模式,前者强调变形仅限于上地壳,而后者则认为下地壳甚至岩石圈地幔都发生了变形。

  • 标签: 造山带 板块构造理论 地壳变形 岩石圈地幔 上地壳 端元
  • 简介:本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火山岩区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把华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和成矿机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岩性岩相条件:我国华南(主要是闽,浙、赣、皖、粤少数)发现的100多个铀矿床和铀矿点,除个别矿床和矿点产于古老的火山岩地层(如川北铁船山组)中外,绝大多数铀矿床和铀

  • 标签: 火山岩型铀矿 铀矿床 火山岩地层 岩性岩相 成矿机制 矿床形成
  • 简介: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2Te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和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对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的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对镉-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转变思维方式,将航磁数据改变成与化探数据相同的格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物化探综合信息的区域Au找矿靶区定量预测模型。模型中航磁信息展现出优于Au元素的判别能力。以定量预测模型对全区各研究单元与已知有矿单元做相似程度判定,选择相似程度高的53个单元为一级找矿靶区(每个靶区面积25km^2),其中18个(34%)靶区内有已知矿床(点)产出,认为,其余35个(66%)预测找矿靶区应该是寻找Au矿的有利区域。此结果不但改变了传统(定性)地质研究中认为,航磁成果对Au矿找矿靶区判定效果不佳的结论,同时更加充分说明,海量数据信息中隐藏着极大的潜能,只有转变思维方式,依据大数据的观念,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地质问题)才能将其充分地挖掘出来。

  • 标签: 大数据 物化探信息 定量预测模型 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