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6mvX线照射后颈内静脉损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12例接受颈部6mvX线照射患者颈内静脉的超声表现,其中19例出现颈内静脉损伤,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19例颈内静脉损伤患者中,超声表现为颈内静脉血流速度减慢3例、管腔狭窄6例、管腔闭塞6例、管腔闭锁4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颈内静脉损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颈内静脉 6mv X线照射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寻求一种更合理使用DDR系统的方法,使之能够得到更为理想清晰的影像。以50例胸透患者为例,在环境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照射野的大小。然后对所得影像的灰度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小面积部位摄影时,小照射野所得影像的清晰度及质量要好于大照射野。

  • 标签: 照射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胸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用于鼻咽癌常规放疗中射野之间衔接的问题。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04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的布野使用三维计划系统,在系统中模拟鼻咽癌2D-适形放疗(CRT)或3D-CRT治疗中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进行布野,所有患者放疗过程中均需记录各个区域的照射剂量。结果两组120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的靶区剂量的包绕体积超过6000cGy剂量的达到95%以上,符合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剂量,但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患者出现明显的剂量热点,平均剂量高达8700±360cGy,而观察组(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平均剂量为6500±290cGy,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咽喉部剂量超过6500cGy的平均包绕体积只有17.32±3.12%,而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却高达37.83±5.39%,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观察组(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在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剂量需要与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电子线L形野照射技术)在照射野之间的衔接和剂量均匀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炎穴埋线联合海特光照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采用鼻炎穴埋线联合海特光照射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观察的51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2%。结论鼻炎穴埋线联合海特光照射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鼻炎穴 埋线 海特光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乳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双侧胸壁同时和序贯放疗的2种调强放疗计划,研究符合临床要求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制定24例接受改良根治术的同时性原发性双乳癌患者分别制定双侧整体化照射(A)及序贯先后照射(B)的调强放疗方案,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s,DVH)比较两个计划的优劣。结果与B方案相比,A方案靶区均匀性好,心肺的Dmax、V30、V40与加速器总跳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同时性原发性双乳腺癌术后双侧胸壁同时放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降低了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受照射体积,并可能使治疗耗时减少,理论上能够得到较大的治疗增益比。

  • 标签: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黛散外敷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患者均采用冰黛散外敷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2周,愈显率例数分别为治愈25例,显效7,有效3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71.4%,有效率100%;结论冰黛散外敷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不良反应 半导体激光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放射性诊疗是针对很多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正确的选择和确定放射诊断医疗照射剂量与指导水平是一个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等各个当面的相关问题,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的放射诊断剂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放射诊断 医疗 照射 指导水平 研究
  • 简介:摘要:广泛应用的医疗放射诊断已逐渐成为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源,因此,医疗照射防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 标签: 放射诊断 照射 指导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定治疗波TDP照射对治疗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98例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实施TDP照射治疗法,对照组实施温热毛巾热敷法,比较2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导尿率为10%,对照组有效率为65%,导尿率为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证明TDP照射能有效解除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术后尿潴留,减少导尿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TDP 术后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频谱照射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结肠造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处理后局部碘伏消毒,频谱照射造瘘口周围皮肤30分钟后再涂擦氧化锌油粘上人工造瘘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后局部碘伏消毒涂擦氧化锌油粘上人工造瘘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频谱照射护理结肠造瘘口,造瘘口的血供,造瘘口周围皮肤、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好,且应用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率,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频谱照射 结肠造瘘口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波姆光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力求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与之相应信息和依据。方法:199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我站门诊应用波姆光照射宫颈糜烂患者318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7.5%。糜烂类型与治疗的关系略显差异。结论:渡姆光照射后无副反应,疗效好,方便、无痛苦,不留宽痕,远期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波姆光 宫颈糜烂 疗效 聚甲酚磺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DP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冻疮的疗效。方法选择冻疮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TDP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TDP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冻疮的疗效优于单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且较安全。

  • 标签: TDP照射 湿润烧伤膏 冻疮
  • 简介: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84例有不同原因引起的静脉炎患者,按发生静脉炎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之治疗方法。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Х^2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紫外线照射是临床治疗静脉炎较为简便且疗效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静脉炎 紫外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线对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黄疸患儿的血清标本,每份标本都分成甲组和乙组,即刻离心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后,将甲组置于室温下不避光,乙组置于室温下避光,待2h、4h、8h及24h再次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结果置于室温下不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10.54%、19.75%、27.61%和37.78%;室温下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0.17%、0.64%、1.23%和1.50%。结论自然光线照射后各时相所测血清胆红素值水平明显降低,而避光保存后各时相所测得血清胆红素值水平下降不明显。因此,如当天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应该避光保存。

  • 标签: 胆红素 自然光照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