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药食同源”是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体现,即药物和食物对人体都具有补益作用。薄荷作为药食同源类药材,活跃于临床治疗和食疗保健中,本文通过对薄荷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薄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药食同源 薄荷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然药食同源饮品促进体内排铅的功能。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门诊检查血清铅含量超出同年龄、同性别段上限(以均值+标准差作为上限)对象84例,根据患者的条件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管理,以维生素氧化剂为主。观察组推荐应用山楂等药食同源类药物、药材作为原材料制作的饮品,或自购制作代茶饮,持续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血清铅含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铅含量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药食同源饮品有助于加速体内血清铅元素含量的下降。

  • 标签: 铅中毒 药食同源 饮品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毒副作用的中药食品和保健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古人将中草药分为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上品药用于人体保健,加之中、下品药按君臣佐使配伍,治疗疾病。当今人们按照现实生活需求开发了大量的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些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受到了各种现行法律条规的约束,保健品只能按照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改善记忆力……等规定的27种单一的功能去对号入座,中药制成的食品是绝对不允许宣传其功能主治的。可以说这些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是具有一定功效的,且不是单一的。另外“药食同源”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虽说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不能随意食用,要有针对性和适宜性,要有量的限制,过量食用或不对症将适得其反。如何让“药食同源”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发挥其应有作用,让人们对此类产品的功效与作用一目了然,百姓自主对症选择,真正让“药食同源”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迫于探索的问题。

  • 标签: 中药食品 保健品 应有适应症 对症食用
  • 作者: 梁万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健康世界》 2021年第5期
  • 机构: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天,本是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但目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疫情状况不容乐观。此次抗击疫情,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强,免疫力提高了,自然会抵御瘟疫的侵袭。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和食疗,大力扶助正气,提升我们自身免疫力,才是抵抗病毒最好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源盒基因(HOX基因)分为HOXI类和HOXⅡ类基因。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同源盒基因在肢体、神经系统、胃肠道发育、雌性生殖及造血调控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同源盒基因 HOX基因 胚胎发育
  • 简介: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流行趋势,观察PA的科室分布特征、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56株PA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6株PA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的耐药率(1.79%~96.43%);共被分为18个PFGE型别,其中A型26株(均分离于呼吸科),B型12株(11株分离于内分泌科),C型3株,D~R型各1株。不同科室分离的菌株数量不同,其中呼吸科分离最多,达27株(48.21%);其次为内分泌科13株(23.21%)。结论该儿童医院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存在PA的2种不同克隆菌株流行。PFGE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断等优点,是目前细菌基因分型较为可靠的技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流行病学 抗药性 微生物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某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鲍曼不动杆菌克隆传播特点及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方法对40株分离自RICU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及聚类分析,比较并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同时对其耐药性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A-K11种基因型,主要流行株为A、B、E型。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70.00%),其次是左氧氟沙星(77.50%)。40例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67岁,平均住院时间41d,12例感染者经治疗无效死亡。感染A型及E型菌株患者在各自住院时间上均存在交叉;而感染B型菌株的患者,后6例与前6例并无住院时间上的交叉。结论该组R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流行株为A、B、E基因型,耐药率高;感染者平均年龄较高,住院时间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对医疗环境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对减少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同源性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城市医疗资源的重组倾向已经形成。医疗资源重组的基础是医疗服务市场的有效运作。资源重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实现医疗资源的整体优化,也有可能形成市场垄断。通过资源重组实现城市医疗资源的整体优化应是近期卫生改革着手操作的任务。

  • 标签: 城市医疗资源 资源重组 医疗服务市场 卫生改革 城市医院
  • 简介:对晚期胰腺癌这一“回天乏术”的恶性疾病,上海瑞金医院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植入基因重组的人5型腺病毒治疗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疗效观察发现具有缩小肿瘤体积、破坏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有望为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病毒治疗 基因重组 胰腺癌患者 上海瑞金医院 超声内镜引导
  • 简介:摘要:从“乙癸同源”理论源流出发,结合肝肾两脏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对二者关系进行阐述。膝骨关节炎病因复杂,但其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亏虚,而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造成了其“本虚标实”的特点。从“乙癸同源”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强调肝肾同治,对临床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乙癸同源 中医治疗
  • 简介: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生物技术引入到寄生虫学研究.运用分子克隆等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纯化的重组寄生虫抗原,将使一些来源困难的抗原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较好的研究,使与诊断、保护力或病理有关的寄生虫抗原得到进一步鉴定和应用,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这对发展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无论是药物开发,还是免疫诊断或免疫预防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重组抗原 寄生虫抗原 寄生虫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 分子克隆 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Surv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Survivin基因所有变异体的共同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一对带发夹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SIREN-DNR-DsRed-Express中,转化DH5а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以及菌落PCR。结果经质粒PCR、菌落PC及测序证实Surv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Surv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标签: RNA干扰 surviving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病案质控实施流程重后取得的显著成效,从而为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事实依据。方法从病案审核时间,病案质量,单位时间内病人出院人次,患者满意度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流程重组实施是否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以及改善临床服务质量。结果流程重组实施后,不仅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缩短病案审核时间,同时节省患者出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在病案质量控中进行合理的流程重组,能最大限度的使病案服务于临床需要。

  • 标签: 流程重组 病案质量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160只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贝复舒组和对照组。贝复舒组采用贝复舒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点眼,每日3次。连续用药一个月后复诊。分别检查记录用药前后Schirmer-Ⅰ试验、泪液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染色结果,并询问干眼症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Schirmer-Ⅰ试验、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分级结果及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异。结论贝复舒滴眼液对干眼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贝复舒干眼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