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近10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努力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近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比较前(A组)、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及其指征的变化。结果前(A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其发生率为3.07‰;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为羊水栓塞、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DIC,其发生率为0.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能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保留子宫,提高产科质量,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再是产科子宫切除的指征。

  • 标签: 产科 子宫切除 指征 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各种护理事故的发生次数及其原因,分析研究其出现的原因。结果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占全部风险的71.8%。其他还包括服务投诉、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和液体内有异物未发现等。结论通过制定和完善护理风险制度,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及应对风险能力,减少或避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给药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平舆县近5年的缺陷儿发生情况,掌握本地区缺陷儿的发生率,病谱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成因。方法对2005-2009年在平舆县23所医疗机构分娩的孕14周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内的病理性引产和新生儿出生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5年分娩总数58539例,BD儿发生率为3.44%;病理性引产占1.32%;活产儿中BD儿占2.15%;活产儿出生总死亡率0.55%,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0.19%,有缺陷活产儿出生死亡率16.57%。结论平舆县近5年BD儿发生率和病理性引产率呈逐年上升,2005年与2009年数据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05;生后BD儿发现率逐年下降,但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缺陷儿出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统计学处理P<0.005。预防BD儿的出生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放在一、二级干预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1~2010年十年间住院结核病人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2010年十年间2884例住院结核病人,按年龄分组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住院病人数逐年上升,其中16~64年龄组最显著,继发性肺结核以及其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住院病人增多。结论由于卡介苗接种普及,所以重症结核病人明显减少,但是0~14岁年龄组肺结核病人后五年高出前五年。老年病人增多,延迟诊断增多,因此,今后控制结核工作还需各方努力,防治重点仍是涂阳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治疗肺结核,防治耐药性产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89年7月~1992年6月三年间,在天津港停靠的远洋船舶受鼠类、蜚蠊侵害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自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公布实施以来,我们对远洋船舶的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为减少和消除鼠类、蜚蠊对远洋船(特别是我国的远洋船舶)的侵害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我们开展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工作的必要性.

  • 标签: 远洋船舶 鼠类侵害 蜚蠊侵害 1989年7月~1992年6月 卫生监督 卫生处理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在医院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可以讲医疗质量即医院维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本文主要采用TOPSIS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近8年医疗质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OPSIS法能够。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评价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本校溃疡发病特点.方法对东北大学医院1993~2002年10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24例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3例,胃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5例;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3.77∶1;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5.29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30岁以下居多,胃溃疡以50岁以上居多,复合性溃疡以30岁左右居多.结论病变好发部位以十二脂肠球部溃疡最多见,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少;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不良嗜好、精神因素有关.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流行病学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