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6儿童强度水平,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之间强度的差异,为预防儿童强度不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6健康儿童共5166为检测对象,用超声强度仪测量儿童的胫骨超声波传播速率(SOS),测量所得SOS值与亚洲人种数据库相应月龄的标准相比较,得到标准差(Z值),分成正常、轻度强度不足、中度强度不足、重度强度不足。结果SOS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1以内男女婴强度Z值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男婴高于女婴;3以内强度不足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降低,3后缓慢增加,0-6男童强度不足总检出率为14.4%,而女童为24.2%,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儿童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以内强度不足检出率较高,其中以3~5个月为高发年龄,提示出生前一年,尤其是前6个月是儿童防治骨密度降低的关键期。

  • 标签: 骨强度 儿童 超声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二年来本地区小儿意外伤害的种类,年龄特征,以增强人们对小儿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意外伤害103的种类,构成比,年龄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共53占52.3%,小儿意外损伤顺位依次为外伤、烧伤、中毒、溺水、窒息、气菅异物.中毒患儿不能提供明确病史的4。结论提高监护人对小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是小儿意外损伤的预防重点,尤其是婴幼儿,对于不能提供明确病史的小儿临床医生要祥细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以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意外损伤 婴幼儿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种,为提高老年人群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对65060以上老年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威胁老年人群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且男性大于女性。结论改善男性人群的生活质量,减少男性人群的生存压力,从而延长老年男性人群的生存寿命。

  • 标签: 老年患者 住院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水泥与自体治疗Sander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SanderⅢ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对比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136经产妇行剖宫产分娩临床资料及同时间段内111初产妇行剖宫产分娩临床资料。结果111经产妇,高龄产妇99(89.19%);产检≥2次66(59.46%);高中以上文化74(66.67%)。结论加强对经产妇的孕期保健、孕妇宣教、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可降低经产妇剖宫产率。

  • 标签: 产妇Scar uterus剖腹产孕期宣教
  • 简介:摘要按照供肝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原位肝移植术和异位肝移植术。原位肝移植按照供肝的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的吻合方式不同,可分为经典肝移植和背驮式肝移植。简言之,就是切除患者病肝后,按照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将供体肝脏植入受体(患者)原来肝脏所处的部位。肝移植术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手术常伴有大量的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输液治疗。长时间的手术打击,无肝期及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病理、生理、化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恶性颅内高压,药物不能控制时,去瓣减压术仍被作为减压治疗的重要手段,标准去瓣减压术较大范围内去头盖,减压窗面积更大,为处于高颅压的脑组织提供更大的缓解空间,本文对64标准去瓣减压术患者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风疹发生在18青年身上极为少见,出疹期间持续高热至40度以上更为少见。本文对一18青年患风疹,持续高热39.6以上四天的个案护理进行探讨,总结护理风疹高龄、高热的护理措施即加强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制定饮食计划、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疗法、加强心理疏导和出院指导,以期指导临床。

  • 标签: 风疹高热个案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15麻疹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39麻疹抗体阳性病例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39,具有典型麻疹病例临床特征的仅占23.08%(9);有2名小于8个月的婴儿麻疹病例;病例主要集中5~9和10~45,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3.59%和25.64%;79.49%(31)的病例元免疫接种史和免疫史不详;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3~6月份。结论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麻疹病例减少;麻疹疫苗复种的覆盖率低、免疫空白的存在是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小学生麻疹发病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麻疹 临床 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钾周期性瘫痪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急诊治疗。方法对121低血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院内跟踪。结果原发性低血钾95,继发性26,其中甲亢20,醛固酮增多症6。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多在夜间睡眠时或清晨清醒后发作。常表现为四肢驰缓性肌无力,以双下肢为重,重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痹,119经口服和静脉补钾,联合硫酸镁,安体舒通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2死于呼吸肌麻痹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尽早诊治是关健。对于存在明显发病原因,强调早期补盐,去除诱发因素。补钾,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药物抗休克和呼吸机辅助治疗是抢救成功的主要方法,并应加强病因治疗。

  • 标签: 低血钾 病因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病因复杂,可危及生命,易造成患儿家长心理压力和恐慌等社会问题。为研究其发病特点。

  • 标签: 小儿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普外科病人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采用与头皮针相比较,封管液维持时间、保留时间相比较的方法。结果浅静脉留置针普外科病人中比传统的钢制头皮针更具有安全性,创伤性小,能够更好的配合抢救与治疗。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护理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急救需要,可保留性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造成的不适感。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普外科病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