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督灸治疗瘀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中医辨证为瘀滞的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予以督灸联合中药方剂口服;对照组97例,单纯中药方剂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评估痛经积分。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数据经相关统计调查后在治疗组是87.37%,此项指标相比对照组的(59.79%)明显更高,P

  • 标签: 痛经 督灸 改良猫爪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凝血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58例原发性痛经( PD)凝血瘀通过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 79例患者。 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疗效予以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前列数水平、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凝血瘀患者采取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 标签: 少腹逐瘀汤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 简介:便秘一般以热结、气滞、血燥、津枯为多,治以清热理气导滞润降之品,但亦有屡用诸法而不效者。细辨之,乃为气滞而致。临床悟到桂枝既有温通作用,常用于寒痹、痛经,何不试用于气滞而致腑气不通者,用之果见奇效。在散理气药中加桂枝少许,温通之力尤著,后又扩展运用到气虚血少兼有阳虚之证中,效果也非常显著。

  • 标签: 桂枝 便秘 寒凝气滞 腑气不通 理气散寒导滞
  • 简介:摘要胃多由恣食生冷,或暴受外,过服药,而致中焦,胃气郁滞,表现以胃失和降,受纳腐熟功能失职,胃脘冷痛,喜温为主的候。本文试图通过辨证施治的原理来对此病进行研究。

  • 标签: 胃寒症 中医
  • 简介:摘要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龙江韩氏妇科临症中注重脏腑与八纲辨证,重视调畅气血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肝、脾、肾与妇科疾病之间的关系。在治疗痛经的治疗方面亦主要从肝、脾、肾、气、血等方面论治。而龙江地区,气候冷冽,临床多见凝血瘀型痛经,导师在临床上治疗该型痛经用温饱止痛饮化裁,每收佳效,故予以详细介绍。

  • 标签: 痛经 温饱止痛饮 龙江韩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针灸疗法、中药口服、热敷疗法、食疗及相应的中医护理等综合治疗模式。结果 所有21例,1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达到90.48%。结论 针药结合联合食疗及中医护理干预对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痛经症状。

  • 标签:   痛经 寒凝血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经汤随症加减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痛经患者48例,连服14天为1个疗程,下个月经周期自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继续第2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48例患者治愈32例,占66.7%;有效13例,占27%;无效3例,占6.3%。总有效率达93.7%。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显著的疗效。

  • 标签: 痛经 中医药疗法 温经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以温经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对照组40例用消炎痛治疗。结果两组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7.56%,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法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痛经 寒凝血瘀 温经汤加减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属表里热证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柴葛解肌汤,对照组口服正柴胡饮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于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属表里热者疗效确切。

  • 标签: 外感 表寒里热证 柴葛解肌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痛经评分、前列腺素F2水平及治疗总有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以温经汤、穴位贴敷相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温经汤 穴位贴敷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采取理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5月间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共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理中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候积分和总有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候积分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P< 0.05)。结论:采取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弱(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理中汤加减 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 (寒 )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温胞汤加减结合附子饼灸对少女阳虚内痛经症的疗效。方法入选少女阳虚内痛经患者45例,给予中药自拟温胞汤加减煎服,同时附子饼灸子宫穴、关元等穴位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中药配合附子饼灸对少女阳虚内痛经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少女痛经 自拟温胞汤 附子饼灸 关元穴 子宫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脾胃虚弱症患者使用理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82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试验组使用常规治疗和理中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症候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有27例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是97.6%。对照组有20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有效率是82.9%。试验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症候积分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患者接受理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理中汤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寒)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对寒湿凝滞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寒湿凝滞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西药芬必得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分析痛经改善效果、痛经治疗效果、痛经复发率。结果: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更低(P

  • 标签: 中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寒湿凝滞证 原发性痛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凝血瘀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凝血瘀消渴病痹症患者64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田七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为96.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冷痛、肢体麻痛、大拇指震动觉、踝反射等主要症状的缓解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凝血瘀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 当归四逆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通经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三七痛经丹加减(三七粉、川芎、肉桂、元胡、益母草、当归、香附、乌药等)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止痛,养血调经的作用。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三七痛经丹 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