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选择配制炉甘石洗剂时最佳的助剂.方法:在同一剂量的处方中加入不同的助剂,观察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结果:相同时间内,沉淀高度因助剂不同而不同.结论:配制炉甘石洗剂时应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硅皂土作为助剂.

  • 标签: 炉甘石洗剂 助悬剂 动力学 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研究悬铃木果实的性能。方法将悬铃木果实制成散剂、注射剂分别进行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观察其止血作用;将悬铃木果实的注射剂进行腹腔注射观察其寒热等性能;悬铃木果实散剂外用观察其致敏性。结果悬铃木果实的散剂和注射剂制止出血时间和促进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悬铃木果实的注射剂腹腔注射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热性征象;悬铃木果实散剂局部外用没有发现致敏反应。结论悬铃木果实确实有止血作用;其寒热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局部外用不会引起过敏。

  • 标签: 悬铃木果实 性能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枣汤治疗饮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峻下逐水名方十枣汤治疗饮。结果50例中,治愈3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十枣汤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实,值得借鉴。

  • 标签: 十枣汤 悬饮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布洛芬混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3月-2013年12月中高热患儿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降温,治疗组采用布洛芬混液进行降温,在患儿服药后留观3小时,每隔1小时测量患儿体温变化并进行记录,通过记录体温变化以判定疗效,同时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的总有效率92.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O%;对照组共出现4例恶心、2例呕吐、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在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洛芬混液应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吲哚美辛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时间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6-2017年我科就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为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以同期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硬化腹水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变化以及腹水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腹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腹水均减少,且观察组患者腹水减少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水消退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53.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长时间灸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迅速促进腹水消退,较少腹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长时间悬灸 肝硬化腹水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实验组应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液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混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6.7%),且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氧气驱动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布洛芬混液针对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小儿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布洛芬组30例和氨基比林组30例。布洛芬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液,氨基比林组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中退热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三项数据并比较。结果布洛芬组总治疗有效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平均退热时间均优于氨基比林组73.33%,33.33%以及退热时间。两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结论小儿发热治疗中采取布洛芬混液可持续快速退热,口服便捷易被患儿所接受,可为儿科常用药之一。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乙酰氨基酚混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50例,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5例,8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5.88%)低于对照组(7例,13.7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液治疗其退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疗效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液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用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评价退热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服药后60min、90min内的体温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t=-5.638、-2.917,P<0.05)。两组患儿服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液,退热效果较好,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发热 布洛芬 儿童 临床疗效 安全性观察
  • 简介:摘要热敏点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明显优于颈夹脊温针灸治疗组,可望成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一种全新高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热敏点 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联合应用机械通气和布地奈德混液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机械通气和吸氧以及甲泼尼龙、氨茶碱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氧驱动射流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69%和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和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2、PaCO2和Sa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症哮喘患者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 标签: 重症哮喘 布地奈德混悬液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混滴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要求,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混滴剂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论应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建立方法并进行验证。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激素组、全身激素组及对照组,三组基础药物相同,对三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进行评价。结果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组于治疗后7天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于全身激素组。结论布地奈德混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