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发布京冀地区类本底调查情况,为《环渤海湾输入性医学媒介(类)调查研究》提供科学对照依据。[方法]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询列出了京冀地区类种群组成,并对2005年在秦皇岛北戴河捕获的1新种类进行了描述。[结果]京冀地区类初步名表,936种及1新种。[结论]加强媒介昆虫的本底调查研究,是科学制定虫媒防治预案、疫情预测和有效控制及预警外来有害媒介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蠓类 名表 毛蠓 新种 京冀地区
  • 简介:本文报道了2014年4月18日在秦皇岛入境的一艘船舶上捕获的输入性库一新种—远来库(CulicoidesabditusYuandNie,sp.nov.)。该新种翅面明斑多而形态不规则,径2室全暗且其端明斑大,前抵翅前缘后覆中1脉,在其后及下方明斑显著,但径-中横脉暗色,沿中脉有明带;中足第1跗节明显长,其TR3.24等特征可区别于其他已知库种类。同时在该轮上采获一中国新纪录种—亚心库(CulicoidespseudcorigerWirthandHubert,1989),以及斑背阿(AlluaudomyiamarmoratusCater,Ingram&Macfie,1921)和尖喙库(CulicoidesoxystomaKieffer,1910)等输入性类。

  • 标签: 输入 库蠓属 新种 新纪录种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方法网捕采集并进行形态鉴定。结果广东省从化地区采获台湾蠛蠓和尖喙库两种重要的吸血种,同时采获2种,分别是新纪录种西昌和1新种,命名为从化,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结论本次调查为广东科的种类分布和分类研究提供新依据。

  • 标签: 广东 双翅目 毛蠓属 新种
  • 简介:目的研究湖北地区已知吸血类及地理分布。方法分析已知吸血类的分布及区系成分。结果已知吸血类有库28种、蠛蠓7种、细1种,共计3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16种,占44.4%;古北界种类11种,占30.6%;广布两界种类9种,占25.0%。结论分析研究后认为,湖北地区吸血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 标签: 吸血蠓 蠓科 动物地理 东洋界 古北界
  • 简介:目的以遵义地区科昆虫种类为基础,开发科昆虫网络检索鉴定系统,提高媒介昆虫研究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方法系统录入科昆虫分类特征、地理分布等信息,并采集其分类鉴定彩图及特征图。以PHP语言作为程序脚本运行语言,用MySQL数据库建成系统知识库,形成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实现科昆虫的网络检索鉴定。结果设计完成基于PHP和MySQL的科昆虫检索鉴定系统,可通过物种特征进行科昆虫的种类鉴定。结论科昆虫检索鉴定系统集分类鉴定、图文信息、检索查询于一体,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基本满足科昆虫分类鉴定的需要。

  • 标签: PHP语言 MySQL系统 蠓虫 鉴定
  • 简介:目的调查中朝边境地区吸血的种类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法采集吸血;参考相关文献。结果在中朝边境地区采获吸血52842只,计342种,其中库38种,蠛蠓3种,细1种;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分布17种,珲春分布14种,图们分布11种,延吉分布10种,集安分布7种;辽宁省境内的宽甸分布17种,东港分布17种。优势种群为兴安库(70.6%)。不同生境、场所的主要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的活动季节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出现两次高峰在6月下旬(287只)和8月上旬(949只)。兴安库在昼夜24h内出现晨、昏2次刺叮活动高峰,晨峰在日出后1h,昏峰在日落后1h。牛舍7种吸血的总吸血率46.2%,其中兴安库的吸血率最高(49.1%)。不同种在不同月份的吸血率有所不同。结论本项调查为中朝边境地区吸血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吸血蠓 种类分布 生态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类的情况,为控制类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在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的生活区内采集类,计数和分类鉴定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艘入境船舶中携带类阳性船舶66艘,阳性率高达75.86%(66/87),共3;其中携带吸血类的船舶24艘次,阳性率为27.59%(24/87);已鉴定的吸血类为312种,其中狂怒库、码克库、细齿蠛蠓和丰硕细属国外种,为国内首次在国际航行船舶上发现.[结论]调查证明了类特别是吸血类可由国际航行船舶携带从国外输入,且阳性率之高、种类之多实属罕见,该项研究在医学媒介生物通过交通工具输入方面是一项重大发现,监测工作仍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中.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蠓类 监测 调查 种群
  • 简介:蚊是多种急性传染病尤其是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物之一,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贯彻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继续做好全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的通知,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与青岛大卫洗消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了双灯诱蚊器,以便于各口岸进行蚊的本底调查.现将双灯诱蚊器的设计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调查 双灯诱蚊器 设计 种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8~2016.8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0例,均行痰标本培养且葡萄球菌均为阳性,开展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729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69.5%,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1%,另溶血葡萄球菌占10.7%,腐生葡萄球菌占3.3%,模仿葡萄球菌占1.4%。以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5.7%;其次为庆大霉素,耐药率为80.8%,第三为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3.7%,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球菌十分敏感于万古霉素,其次为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0、13.0%。结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葡萄球菌为主要分离菌,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与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敏感于万古霉素、利福平,需高度重视并合理用药。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药敏试验 临床应用
  • 简介:"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所以我所说的不一样并不是说我们要把头发留到多长,长得帅不帅气,重点是一样”这是乐团五月天的歌曲《倔强》你怎么跟你的朋友们去走这段人生的路。就像蚂蚁都是要一群一群一起行动的,才里边的歌词。每只蚂蚁长得眼睛鼻子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你近看它们的话,应该会发现它就跟我们人类一样,长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从太空中,从宇宙中看我们这一代的所有的人类的话,你会觉得我们都好像小蚂蚁一样。然后,为什么长得看起来都一样?

  • 标签: 蚂蚁 人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的种鉴定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病媒生物机器鉴定系统。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提取宁波口岸常见蝇类的鉴别特征规则,构建特征与不同蝇种一一对应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应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将整个机器学习运算及鉴定过程内嵌其中。结果抽提出复眼大小、颜色等7个特征,建立95×8维向量矩阵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开发病媒生物机器学习与鉴定系统,将80%的数据用于训练,20%的数据用于测试,正确率达到100%。由一名新手借助该信息系统对口岸新采集到的10只蝇进行种鉴定,准确率达到90%。这些新的鉴定数据导入训练数据集再次进行自我学习、提升经验值。如此往复,逐步将该系统培育成长为病媒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结论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鉴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病媒生物 鉴定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PYTHON
  • 简介:毛发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它除了在指(趾)末节的伸侧及掌跖、唇红、龟头及阴蒂等处无分布外,几乎无处不在。毛发由角化的表皮细胞构成,可分为长毛、短和毳。长毛如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等;短有眉毛、睫毛、躯干四肢的汗毛,鼻毛及外耳道的短;毳毛细软,色淡,无髓,分布在面部、颈、躯干及四肢等处。

  • 标签: 体毛 附属器官 细胞构成 外耳道 毛发 四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定鸡药酒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药酒中红花和赤芍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对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00nm。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方法可行;欧前胡素在1.8752~120.0112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145x-12.663,R2=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1.74%(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为提高鸡药酒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毛鸡药酒 红花 赤芍 欧前胡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不同备皮方法(剃与不剃)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剃组和未剃组,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剃组发生切口感染6.67%;未剃组发生切口感染率7.84%;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剃备皮法和代传统的剃备皮法对手术切口感染无影响。

  • 标签: 备皮剃毛切口感染手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马钱子植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关于马钱子植物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资料,对马钱子植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马钱子植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筋活血的药理特征,同时其用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上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马钱子植物,临床上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且在众多疾病治疗中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马钱子植物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探索,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马钱子属植物 药理 毒理作用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藏窦诊治分析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藏窦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骶尾部肿痛9例,骶尾部破溃流脓10例,同时有骶尾部肿痛及破溃流脓症状有5例,专科检查见骶尾部红肿或有窦道,其中4例肿块有波动感,4例局部皮温升高,2例见针尖样凹陷,1例见毛发生长。3例行MRI检查,1例行B超检查。14例患者均进行藏窦切除术。术后予抗感染、康复新液换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异物性肉芽肿。结果1例行藏窦切除术患者半年后发现假性愈合再次行骶尾部慢性炎症扩创引流术,35天切口愈合,未再复发。其余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藏窦的治疗应视其本身窦道、瘘管情况而定,经过简单引流能够治愈的,尽量避免复杂创伤性手术。

  • 标签: 藏毛窦 骶尾部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