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王强(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四川都江堰6118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7-01胆结石,又名胆石症、胆系结石,是医院中常见的一种胆道系统疾病,若能够对胆结石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予以了解,便可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治疗,以防给病人身体造成更多伤害。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胆结石发病率已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困扰着人们的生活,那么,胆结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将对胆结石形成原因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对该疾病进行了解:无早餐习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都别是都市男女,很多人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且长时间饮食不规律,久而久之,增加了机体内的胆汁浓度,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最终导致胆结石形成。饭后吃零食:很多人在吃晚饭后还会再吃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同时还会选择一个让自己舒适的体位,但是,当人呈现出一种蜷缩状态时会增加其腹腔内压,限制胃肠蠕动,从而对食物消化吸收、胆汁排泄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而饭后久坐会对胆汁酸重吸收造成阻碍,致胆汁酸、胆固醇比例失调,增加胆固醇沉积可能性,最后导致胆结石形成。刺激性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若长期食用辛辣、质地过硬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嗳气、呃逆、进食不适等表现,初始容易被诊断为胃部疾病,长久发展最终便可能形成胆结石。不爱运动:很多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平时无事时喜欢呆在家中,较少体力劳动、运动锻炼,时间一长其机体内的胆囊肌收缩力便会不断下降,延迟胆汁排空,致胆汁淤积可能性增加,析出胆固醇结晶,更利于胆结石的形成;除此之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这会对其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形成产生影响,增高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再加上胆囊排空会受雌激素影响,容易诱发胆汁瘀滞,最终胆结石形成。对油炸食品、夜宵的偏爱:吃夜宵、油炸食品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太晚吃东西不易消化,可能导致胆结石急性发作,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其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过了急性发作期后,病人便会出现讨厌油腻食物、消化不良、腹胀等的不良反应。肥胖人群:对于喜欢吃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人来说,长期食用身体会发福、肥胖,为胆结石疾病形成留下隐患。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当人的体重大于正常标准的15%以上,其胆结石的发病几率便是正常人的5倍左右,而最高危的发病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保健医学的概念1.1什么是保健医学保健医学(healthcaremedicine)是随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全民健康长寿为目标,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实践性医学科学体系。保健医学是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之后的第四医学[1-3]。随着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健康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生态健康等)的丰富和亚健康理论的发展,保健医学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涵义,涉及生物医学、公共卫生、经济文化、社会保障、健康产业等诸多领域[4]。

  • 标签: 保健医学 概念 历史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景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犍为县红十字会医院四川犍为6144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4-01如今患有慢性胃炎的人逐渐在增多,若是对其不加以重视的话,还可能会引起不少并发症,而自身引起的慢性胃炎也是很难痊愈的。那么慢性胃炎是怎样形成的呢,有哪些因素会致使人们患上慢性胃炎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导致慢性胃炎的几个原因,如果有的朋友胃不好那么就要加以注意了。1慢性胃炎的成因我国患有胃病的人群中,在各种胃病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列居第一。在你的朋友中、家人中或者就是自己,总有慢性胃炎的患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慢性胃炎的成因。感染因素:其中有口腔部位与咽喉部位的慢性感染与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中,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就是最出名的了。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引起胃炎的人不在少数。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细菌感染,例如:海尔曼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由于有害的因素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就会将我们身体里的免疫反应激发,体内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就会对壁细胞和内因子进行攻击,致使分泌胃酸和造血功能产生较为严重的障碍。饮食:由于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者酗酒,对胃黏膜保护屏障造成破坏而引起胃炎。例如麻辣食品、烈性酒等都是刺激性物质。化学因素(胆汁反流):人的胆汁中含有胆盐,可以对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坏,使胃液里的氢离子进到胃黏膜中引起炎症的发生。药物:有些药物例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以及水杨酸盐等会造成慢性胃黏膜的损害。X线照射:深度X线对胃部进行照射,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引发胃炎。环境变化: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季节气候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人如果无法适应,就会引发胃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胃液分泌与胃运动不协调,造成胃炎的产生。精神长期紧张,生活习惯不规律。遗传因素与其他病变的影响:例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都会引发慢性胃炎。2如何治疗慢性胃炎2.1饮食与去除不利的因素饮食要清淡,将刺激性的食物、过于粗糙的食物、酗酒、重盐食等加以避免。尽量将致使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现并除去,例如,停药、戒烟以及戒酒等。2.2精神及安慰治疗人们对于慢性胃炎的担忧,大部分是担心胃炎会演变成癌。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神经内分泌的功能紊乱,胃肠激素的释放失衡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有着一定的作用。在治疗时,要重视患者的紧张、焦虑、激动、忧伤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目前只有萎缩性的胃炎会和胃癌有关系,所以要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拟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01月20日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拟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给予术后血栓护理干预,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血栓症状获得有效改善,最终肝移植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于临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利于血栓症状的改善,最终促进肝移植术后血栓形成患者的预后提升。

  • 标签: 肝移植 术后血栓 针对性护理
  • 作者: 黄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100)【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83-01儿童牙颌畸形是指乳牙列畸形和颌骨畸形,更被误认为“换牙后长了恒牙就会好的",其实不然,牙颌畸形是儿童乳牙期及换牙期的局部障碍、口腔咀嚼的不良习惯、发育异常、肠胃消化疾病及遗传等多种原因而引起,不仅仅包含牙齿的错位和排列不齐,也包含了上下颌骨及颌面间关系不调如尖牙唇向错位、牙列拥挤、上下颌骨发育异常等。儿童牙颌畸形形成因素(1)母体因素:妊娠期母体的营养状况和某些疾病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2)胎儿因素:主要是胎儿在宫腔内的位置及胎儿本身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的失调可造成畸形。(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如果在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和存在生长发育缺陷也可造成畸形。(4)舌形态的异常:由于舌形态的异常对颌骨、牙弓及固有口腔的压力不同也可导致畸形。后天因素:(1)某些急性和慢性疾病:对于机体来说,急慢性疾病均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更是对其全身的生长发育和牙、牙颌、颌面等产生影响。(2)佝偻病:由于钙质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畸形。(3)营养不良:胚胎期母体的营养不良和儿童生长发育期的营养不良都会影响儿童牙颌及面部的生长发育。儿童牙颌畸形的矫正及预防①生理矫治,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使用两侧后牙交替咀嚼、常闭嘴、用鼻呼吸、正确地发音等。对已出现牙颌畸形或已有严重的不良习惯难以自行纠正时,应尽早进行治疗。预防性矫治:在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采用各种预防性措施来防止各种畸形的发生。③阻断性矫治:在牙列不齐发生的早期,通过一定的方法阻断牙列不齐向严重方向发展,将牙齿、颌骨和肌肉发育导向正常。④矫治器矫治: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适宜的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器矫治较为复杂,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应由口腔正畸专科医生进行。早期预防一般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间,阻断错颌畸形的发展,为日后牙颌的发育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如新生儿最好用母乳喂养。如若进行人工喂养的,应注意怀抱婴儿的姿势、奶瓶的位置、人工奶头的形状和穿孔的大小。牙萌出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如儿童有啃吃手指、伸舌头、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应及时纠正儿童不要养成此妨碍牙颌面正常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凡祎余朝文陈世远朱颖慧张志祥高涌(通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蚌埠  233004)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置管溶栓治疗(CDT)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静脉彩超和造影术对血栓的溶解率进行计算,并对手术早期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彩超和造影术的0.5-2年的随访,对患者深静脉通畅率进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的溶栓溶解率为88%;通过对患者术后3、6、12和24个月的随访,其DVT的通畅率分别为94%、91%、85%和83%,12个月PTS的发生率为14%,24个月后发生率为17%。结论:CD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DVT的手段,安全性较高,使用该种方式患者PTS的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因下肢骨折住院的患者70例,从中随机抽取35例设为对照组,其余35例设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基本相同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活血通脉汤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1.43%71.43%),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94.29%77.1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治疗
  • 作者: 陈建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肿瘤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    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其干预体会。方法:截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其所选用的护理方案,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作者: 李贵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79-01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口不断增多,使得该病的出现率始终呈现递增的趋势,由于该病危害性比较强,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该病更加关注和重视,骨科创伤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灵产生折磨,使患者饱受摧残,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使患者出现残疾等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结合以适当的护理方法,下面对骨创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创伤骨科患者因为身体疼痛的影响,会在心理方面留下阴影,对自己的病痛感到害怕,为此处于长时间的担忧之中,恐惧自己不能正常恢复,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心理状态。为此,提高患者家属对创伤骨科病的认知度,使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依靠家人给予的力量,面对治疗中存在的难题,尤其是对于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其逐渐改善心情,从而保证最终的治疗效果。并针对患者的顾虑给予正确的抚慰,使患者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配合的重要性,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了解。2饮食护理因该疾病的特殊性,在恢复过程中需要丰富的影响进行供给,以提高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使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在饮食和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戒烟,同时禁止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并尽量多食用含有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使患者可以补充充足的能量。在精心搭配饮食时,患者会觉得胃口显著改善,可以摄取更多的营养元素,帮助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同时应该让患者保持每日一定的饮水量,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3病床护理开展预防性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疾病看变化情况,并给予重症患者特殊的护理关注,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加强与患者医生的沟通,使患者医生对于患者病情有正确的了解。同时严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定期进行环境清洁,经常把门窗打开,使空气保持正常的流通状态。同时护理人员为了防止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需要注意患者床单的清洁,经常进行换洗,每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长期处于躺卧状态,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发生几率。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营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 60例纳入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 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 30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 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血、穿刺点感染、淋巴漏、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4)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d,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研究组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83,P=0.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2=11.915,P=0.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患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形成溶栓 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