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肿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结核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每组各有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指标。结果:颈部淋巴组患者和非结核组患者的L/S值分别为(2.31±0.55)和(1.70±0.45),Vmax值分别为(20.67±9.87)cm/s、(24.56±10.89)cm/s,结核组患者的L/S、Vmax显著高于非结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PSV、EDV、RI、PI等指标的比较上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部淋巴的发生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与区分,有利于患者的合理治疗。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患者为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的误诊率为23.08%,准确率为76.92%。结核淋巴、转移性淋巴的超声特征有明显差异,转移性淋巴有砂砾样征象,液化影像,点状血流信号,结核淋巴有片状不均匀分布征象,病灶组织区域的透声差,絮状回声,无见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的超声诊断价值高。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结核 超声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淋巴超声检查对原发性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肿大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确定患者的分型,以患者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对照,计算超声诊断原发性结核病的准确度。结果:患者经颈部淋巴超声诊断共检出结核淋巴患者59例,恶性淋巴50例,反应性淋巴41例,以病理诊断结果对照,仅有1例反应性淋巴患者误诊为结核淋巴患者,误诊率为0.67%,诊断准确率为99.33%。结论:颈部淋巴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对淋巴数量、大小的观察,血流信号的变化等判断原发性结核病的存在,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甲状腺癌患者,分为非转移组(29名)和转移组(24名),均行超声诊断。将两组的诊断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经超声检测,颈部淋巴转移239枚,颈部淋巴未转移193枚。非转移组各项影像学征象数据近低于转移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扩清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80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传统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给予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扩清术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6.72±24.19)min,住院时间为(10.26±1.27)天,术中出血量为(86.28±8.08)ml,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方面明显缩短且出血量方面明显减少(P=0.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5);观察组手术治疗满意度为100.00%,相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1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扩清术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 肺癌患者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认知及掌握情况。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通过向其发放调查问卷、指导填写并回收的方式,获取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掌握情况,其后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入选对象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评分结果为(29.67±3.75)分;评分结果不及格者17人,占比15.18%;年龄、病程、学历等因素会对患者知识认知程度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预防 认知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的表现及临床表现。方法:对象以病理确诊114例MALT患者为例,时间以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表现。结果:本组114例患者以黑便、呕血、腹痛为表现的病灶处于外分泌腺者;以无痛性包块为表现的病灶处于浅表及内分泌腺者。超声中血流信号:较丰富48例,不丰富66例;病灶边界清晰60例,形态规则50例,可见强回声、呈斑片状6例,10例等回声,32例低回声、呈管网状,60例表现为低回声。结论:通过对MALT的临床表现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提升超声对该病症的诊断准确性,可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超声诊断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结核病防治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开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肺结核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对于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莫西沙星联用抗结核药物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因耐药肺结核在本院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对结核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方法:研究起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2019年9月-2020年9月入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出98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其中观察组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学生并不接受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行为习惯评分。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7.76%,对照组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59.18%,观察组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在校学生 结核病控制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常规抗结核方案联合胸腺五肽用于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价值分析。方法:纳入68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0年12月)行治疗方法对比研究,奇偶数排列分组,对照组(n=34,常规抗结核方案),实验组(n=34,常规抗结核方案联合胸腺五肽),分析患者肺功能指标(PEF(最高呼气流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气喘、哮鸣音、湿啰音)。结果:(1)肺功能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P<0.05);(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方案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有效改善复治菌阳肺结核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指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常规抗结核方案 胸腺五肽 复治菌阳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难治性肺结核应用不同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于2015.4-2021.4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纳入研究样本分为短期组(n=40)及长期组(n=40),分别给予2个疗程及4个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短期组及长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短期组总有效率(75.00%)与长期组(70.00%)相比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相较于长期组(32.50%)较低,P<0.05。结论 不同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在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在不良反应方面,2个疗程治疗发生率较低,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难治性肺结核 四联抗结核方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