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酒是一种成瘾性社会物质,饮酒者对酒精的依赖往往会演变成酗酒行为。本文借鉴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酗酒的外显行为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而真正造成酗酒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即内隐心理。本文主要探讨酗酒者隐藏在水面下的酗酒心理动机缘何的问题,同时,根据“冰山理论”,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控制酗酒行为

  • 标签: 冰山理论 酗酒 心理分析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研究患者遵医行为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了解了患者遵医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对策,结果表明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药物、病情及社会保障、卫生服务等;同时阐述了对策有健康宣教、健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重视患者参与及良好的医患关系等。

  • 标签: 遵医行为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杭州市患者用药依从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15年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市784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6例患者(13.5%)依从性好,678例患者(86.5%)依从性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月收入、慢性病患病情况、疾病对生活影响程度、用药知识水平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知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最大(OR=1.563,95%CI为1.134-2.154),其次是年龄和文化程度(OR=1.529,95%CI为1.258-1.858;OR=0.802,95%CI为0.648-0.992)。结论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用药知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用药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患者 用药依从性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改善行医就医行为,让患者得到合理治疗。方法随机选取三组就医人群,按照诊断明确性、用药适应性及配伍合理性三个标准进行筛查。结果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治疗,第一组:诊断不明确11.3%,用药适应性差17.5%,配伍不合理13.2%;第二组:诊断不明确10%,用药适应性差20.8%,配伍不合理12%;第三组:诊断不明确11.2%,用药适应性差24.2%,配伍不合理11%。结论只有改善不良行医及就医行为,才能让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 标签: 改善 行医就医行为 合理治疗
  • 简介:近日,“第一届全球行为医学工作坊暨行为医学在中国2016高峰论坛”在济宁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国际行为医学会、香港行为健康学会等主办,由济宁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来自澳大利亚、荷兰、瑞典等100余名行为医学专家学者汇聚济宁。据了解,行为医学是将行为科学知识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新兴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行为医学 高峰论坛 中国 作坊 中华医学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并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健康管理治疗。1年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血压监测、饮食结构、医嘱依从性、运动等健康管理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健康管理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意义。结论健康管理能有效规范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血压 行为方式 影响
  • 简介:行为1宝宝甜食吃得过多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等都是小宝宝的最爱。甜食中的糖分在宝宝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同时还会降低体内钙的含量。维生素B1能够保护视神经,所以维生素B1的含量多少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而钙又是保护眼睛的好帮手,缺钙的话就会造成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

  • 标签: 眼球前后径 压力上升 眼球壁 体内代谢 近视率 眼球活动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意识及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2015届临床实习结束返校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间共发生职业暴露385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2.31%(385/910),职业暴露者以护理学专业人员为主(190名)。358名(39.34%)医学实习生能够认知自身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自身保护性抗体认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222名(57.66%)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次数>1次,暴露环节以诊疗操作为主(45.45%),暴露场所以病房为主(32.21%)。职业暴露后,46.75%的医学实习生第一反应表现为紧张,35.06%表现为担心,18.18%出现严重心理反应,仅14.03%医学实习生寻求他人支持帮助。结论医学实习生对职业防护意识认知不足,应加强其职业防护教育,增加职业防护意识,关注职业暴露后的心理行为

  • 标签: 医学生 实习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6与到2015年7月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为两组患者根据自身实际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组患者予以系统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65.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68.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系统化护理 从医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高中生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两所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选取1256人。采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1256名高中生中,有36.5%(459/1256)的学生曾经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有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1.1%(6418/12560)、64.2%(4839/7536)、61.8%(6213/10048)。其中知识部分知晓率最低的条目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症状",为12.6%(1581/1256);态度部分正性态度持有率最低的条目是"能够像看待普通人一样看待肺结核患者",为45.1%(567/1256);行为部分正确行为持有率最低的条目是"主动学习过肺结核病防治知识",为35.4%(444/1256)。高中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听别人说(48.1%,604/1256)、网络(47.0%,590/1256)、电视(43.8%,550/1256),希望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44.9%,564/1256)、学校专题讲座(44.3%,556/1256)、面对面交流(42.7%,536/1256),希望获得结核病知识主要是治疗知识(49.2%,618/1256)、传染性知识(40.0%,502/1256)、症状知识(39.5%,496/1256)。结论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高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学生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患急性精神障碍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0例患者通过NOSIE量表对其冲动行为激惹因子进行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冲动行为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冲动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结论对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激惹因子进行评估预测,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冲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精神障碍 冲动行为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换位体验对CCU低年资护士护理行为的影响,总结低年资护士的换位体验后心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换位体验,护士长总指挥,设定5个护理行为情节,观察低年资护士体验中的各种护理行为。结果换位体验后低年资护士均进行了深刻总结,尤其是护理人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结论对CCU低年资护士应从感受做起,换位体验可以体会到CCU患者的心情和不舒适感,能有效促进其采取良好的护理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精神疾病、儿童疾病和躯体疾病三个方面,对认知行为疗法在临床心理干预中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意在为研究和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的个人和单位提供资料参考,并推进认知行为疗法在临床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临床心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性病哨点防治机构(医院和专门性防治机构)实施的梅毒筛查和行为干预对于梅毒控制工作的实践价值。方法抽取某城市16个性病哨点防治单位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基点单位,在推行高危人群适当行为干预的实践背景下,全面统计分析2011-2015年间各机构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的筛查结果,统计分析各哨点接受梅毒筛查的人次和阳性检出率,以及同期被治安拘留或是收容的卖淫嫖娼人员群体的梅毒阳性检出率。结果2011-2015年5年间,16家性病哨点防治单位共针对36.2万人次开展梅毒筛查,其中共累计发现RPR检测阳性者1.37万人次,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78%(1.37/36.2),同一时期,卖淫嫖娼人员群体中的RPR检测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的双阳性率测算报告数值从2011年的5.67%下降到2015年的3.84%,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结论基于性病哨点防治单位开展梅毒疾病的人群筛查工作,能够实现对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升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处置效果,针对以卖淫嫖娼群体为主的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于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报告感染率具备深远的保证作用。

  • 标签: 筛查 行为干预 梅毒控制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发生的冲动行为,共15例,进行整理分析。对策提高护士的风险评估的能力,防护意识,做好沟通,进行环境设施的改造,合理安置床位,密切观察病情、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措施。

  • 标签: 精神科 冲动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应对模式的影响。通过随机选取符合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认知行为治疗组,另一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两组患者都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10次CBT和ST疗法。利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状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助水平、自责意识均有了明显提升(P<0.05);但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中只有自责意识的提升较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助水平远远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P<0.001)。最终得出结论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应对模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行为治疗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柳州市市区≥50岁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相关行为,为开展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与基础.方法对柳州市柳南区和柳北区招募的1176名≥5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双人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和高血压治疗应考虑哪些因素认知不足.仍有7.3%患者吸烟,18.6%饮食习惯偏成,12.4%过去一年没有进行户外锻炼;近一半高血压患者存在头晕、视力模糊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者中,57.3%的患者不能遵医嘱规律服药,≥65岁的老人和<65岁人群在治疗后血压能够得以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72,P=0.021);患者对高血压管理主要采用医院检查和社区随诊,在管理模式上,更多人倾向于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结论针对柳州市高血压患者在疾病认知、生活方式、用药情况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管理技能.

  • 标签: 高血压 认知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0例儿童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分别给予常规喂养指导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儿童护理干预后的症状及饮食不良心理的相关指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和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显著改善。

  • 标签: 饮食行为问题 儿童 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