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证明,含有毒性生物碱中药使用不当对人体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的对含有毒性生物碱中药要正确使用,科学防治,确保生命安全

  • 标签: 生物碱 毒性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有的中药如若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可以说,所有的中药对于人体来说均有毒性。中药中毒这个话题源远流长,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晋代名医葛洪所著《肘后方》中也有过服杏仁中毒致死的记载。而今,由于人们滥用中药,中药中毒的事故更为多见。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药属于自然生成之品,尤其是那些属于培补类的中药,常给人们一种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错觉。同时,由于中药管理上的问题,市场上能够随意买到中药(包括那些含有毒性的中药)。因此,导致由于滥用中药而致中药中毒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轻者,身体会出现上火、胀气、畏寒等各种不适;重者则会导致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 标签: 中药 毒性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慢性肝细胞损伤,肝脏实质发生弥漫性炎症的病变。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卡马西平在开颅手术后常常作为预防癫痫发作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卡马西平会引起患者的肝脏转氨酶的升高,虽然在药品说明书中这种不良反应属于少见的,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却频频发生,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卡马西平 肝脏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碘伏消毒膏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实验分别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结果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雌雄均>5000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对家兔皮肤刺激、眼刺激指数均为0,均属无刺激性;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1.5,属极轻刺激性。结论该消毒膏具有使用安全性。

  • 标签: 碘伏消毒膏 毒性 致突变性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儿科2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治愈19例,1例因下肢无力、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病人,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还不能长时间住院治疗,大部分时间要在家庭中自我护理。因此在家庭病床条件下,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治疗、护理以及必要的消毒隔离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肝炎传播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和营养、消毒隔离、预防各方面来阐述肝炎患者的家庭护理。

  • 标签: 乙型肝炎 家庭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病毒性肺炎治疗除首先积极抗病毒治疗外,还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等。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将得出的有相关性的单因素代入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电图中重度异常、CT异常6个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仅年龄、精神症状、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和基础、饮食、病情、发热、抽搐、昏迷、出院康复指导进行护理。结果76例患者治愈69例,占90.8%;好转并遗留后遗症者6例,占7.9%;死亡1例,占1.3%。结论加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全面、细致的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遗留率,应积极提倡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体征、生化检查情况、脑电图和CT情况。结果35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抽搐等,脑脊液异常24例,脑电图异常30例,CT扫描异常6例;经过积极治疗后治愈28例(80.00%),好转6例(17.14%),平均住院时间(9.55±3.25)天。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呈多样化,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儿童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毒性肝炎的致病原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16例中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引发中毒性肝炎的因素有13种类型,其中例数最多的是抗结核用药、抗甲亢用药、抗癫痫用药以及抗真菌用药,例数最少的是皮肤用药、心脏病用药、酒精、中药;所有患者中急性肝炎73例,比例为62.93%,慢性肝炎19例,比例为16.38%,重型肝炎24例,比例为20.69%;经过对症治疗,治愈65例,比例为56.03%,显效42例,比例为36.21%,死亡9例,比例为7.76%;死亡率最高的中毒性肝炎类型为毒蕈导致的肝炎,死亡率达到75.00%。结论引发中毒性肝炎的原因较为多样,在临床中要加强研究和健康指导,避免药物以及化学物质、酒精、毒蕈引发中毒性肝炎,同时还要注意提升临床治疗水平,降低中毒性肝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中毒性肝炎 致病原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随即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高热、惊厥、昏迷、用药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28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放弃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8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放弃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除了积极治疗,精心有效地综合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对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小儿治疗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方法对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治疗。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脑炎 治疗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最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在中国约1.3亿人为慢性HBV感染,其中慢性乙肝约为3000万例,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约3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可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HBV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乙型肝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