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有效成分耐斯糖进行图谱成分定位,对巴戟天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云浮地区不同产地人工种植巴戟天成分差异的参考,为研究巴戟天规范化培育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 35 ℃,流速为0.7mL/min,建立以耐斯糖定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新兴产地与郁南产地的两种巴戟天指纹图谱均有6个峰,相似度均>0.95。结论:建立了云浮地区不同产地人工种植巴戟天的蒸发光对照指纹图谱。

  • 标签: [] 云浮地区人工种植巴戟天 蒸发光 指纹图谱 耐斯糖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究新生儿早产率和败血症风险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包括医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它们对早产率和败血症风险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医疗措施,旨在降低新生儿早产和败血症的发病率。

  • 标签: 新生儿 早产率和败血症风险 地区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重庆市黔江区城区及郊区两所学校的男性小学生共2002人进行男性生殖健康体检调查,了解本地区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治疗情况,以及家长对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的关注情况。结论:①共检出不同程度生殖系统疾病的1820人,总检出率为90%,正常或已行包皮环切术182人,占比10%。其中包皮过长的占46.3%,包茎43.1%,隐匿性阴茎占22.6%,合并包皮粘连的占27.1%,精索静脉曲张的占2.1%,隐睾占2.0%,鞘膜积液占0.7%,腹股沟疝0.2%。②当今社会家长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或不重视不关注青少年男性生殖疾病的家长占有很大比例,并且与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男性生殖健康 调查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奥运村地区 2010-2021年 HIV/AIDS的性流行特征,分析其性传播方式,人群分布,样本来源及感染现状,为本辖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0~2021年奥运村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共发现 126例 HIV/AIDS病 例, 男性 120例,女性 6例,随着国际对外开放,艾滋病的发病尤其是奥运村地区从2014年后到2019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主要通过男男同性传播 119例(94.44%)和异性接触传播6例 (4.76%),其他途径传播1例(0.79%),男性同性恋呈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以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的18-37岁为高发人群,样本来源中:检测咨询73例(57.93%),性病门诊34例(26.98%),专题调查10例(10.32%);体检6例(4.76%),高危行为主动检测呈发现病例的最优方式;感染户籍中以北京本地人为主,本地30例(21.43%),其他24个省份共96例(78.57%),呈现全国散在发病,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成为艾滋成为艾滋病发病的主要城市,处于全国低流行和特定城市特定人群高流行并行的状态;结论 2010年以后 HIV/AIDS在北京朝阳尤其是奥运村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且以男男同性恋成为发病的最高人群,政府应协同多部门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同时在本地区扩大HIV/AIDS免费检测,然后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干预,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控制进一步快速增长 。

  • 标签: HIV/AIDS 监测 性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眼科门诊泪道冲洗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少数民族地区眼科门诊泪道冲洗患者71例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舒适护理),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依从性、泪道冲洗时间等,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统计学结果P

  • 标签: 舒适护理 眼科门诊 泪道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学模式对乡镇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设定2021.01——2022.01期间乡镇地区卫生院收治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4名。按照收诊顺序不同,将先收诊47名对象设为常规组,将后收诊47名对象设为实验组。常规组应用卫生院随机治疗,实验组应用全科医学模式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指数、服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血压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科医学模式执行可提高乡镇地区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降低血压,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医学模式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牡丹江地区学龄期儿童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于牡丹江地区学龄期哮喘患儿中随机抽取72例,根据C-CAT得分分为完全控制组以及未完全控制组,对比两组患儿详细信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完全控制组儿童家长认知水平良好、家长无吸烟习惯、无哮喘家族史、按时复诊、无变应性鼻炎均多于未完全控制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两组性别、年龄以及BMI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家长认知水平、家长吸烟习惯、哮喘家族史、按时复诊以及变应性鼻炎。结论:影响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家长认知水平、家长吸烟习惯、哮喘家族史、按时复诊以及变应性鼻炎。因此需要针对哮喘患儿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督促家长重视戒烟并按时复诊,尤其是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哮喘家族史的患儿,加强管理,更有利于患儿病情控制。

  • 标签: 学龄期儿童 哮喘控制水平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