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为阳性的214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观察所有患者检测到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种。将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观察直接药敏试验菌种检测合格率,并且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时间。结果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检测后,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药敏试验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常规药敏试验时间,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直接药敏试验在菌种检出率方面略低于常规药敏试验,但是其用时更短。

  • 标签: 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当中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0份阳性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予以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并对其药敏试验结果加以观察。结果在对G+杆菌和G-杆菌的耐药、敏感以及中度敏感等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都比较高,但两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的鉴定上,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都能有效检测出药敏结果,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检测速度快,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直接药敏 常规药敏 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以提高其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住院患者中需进行血液细菌检验的患者标本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以常规药敏试验为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菌种鉴定结果、药物敏感性以及所需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对革兰式阳性球菌鉴定结果及符合率对比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试验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试验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检查中,使用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并无明显差别,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所需时间较短,检验效率更高。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择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检验科采集的病人血液样品142个,所有样品均通过入院前确诊,备用两份血液样品,即划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考组,两组样品均为142个,其中实验组样品采用直接药敏试验,而参考组样品则采用常规药敏试验,统计对比两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分析血液细菌检测的基础。结果实验组采用直接药敏试验统计结果与参考组采用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中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茵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性,同样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来说,直接药敏检测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均可以达到预期结果,同时以上结果能够作为临床抗生素治疗与疾病抗感染的有效依据。

  • 标签: 临床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效果统计和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400例,无菌采集400份阳性血液标本,对采集的每份样品分别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然后对两种试验抗生素敏感性的符合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G+杆菌和G-球菌通过两种检测方法对抗生素敏感度所检出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符合率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大大减少了检测所用的时间,操作更为简便,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抗生素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检查为阳性的440份血液标本,对其进行血液细菌检验和鉴别,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符合率和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细菌的临床检验过程中,直接药敏试验及常规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效果,符合率较高,且需要检验的时间较短,值得临床中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直接 常规 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530例患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药敏实验和直接药敏实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格兰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的检验结果符合率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鉴定抗生素敏感方面差异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二者对控制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临床盲目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8~2016.8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0例,均行痰标本培养且葡萄球菌属均为阳性,开展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结果729株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69.5%,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1%,另溶血葡萄球菌占10.7%,腐生葡萄球菌占3.3%,模仿葡萄球菌占1.4%。以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5.7%;其次为庆大霉素,耐药率为80.8%,第三为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3.7%,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球菌属十分敏感于万古霉素,其次为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0、13.0%。结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葡萄球菌属为主要分离菌,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与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敏感于万古霉素、利福平,需高度重视并合理用药。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药敏试验 临床应用
  • 作者: 刘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4-02开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检出细菌耐药性,以此便于医生针对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相应的药物。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耐药菌变迁的分析,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经验性用药。当下,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再加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与治疗当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病死率增加等。现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咨询的方法,针对临床医生、护士在微生物实验室关于细菌药敏试验报告中的疑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并进行科学的总结。1想用药物未用到药敏试验中的原因在药敏试验中没有用到想用药物的原因与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有关,如肠球菌属对于多种药物天然耐药,即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克林霉素类,因其不能有效的治疗该菌,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中出现[1]。2细菌报告中试验药物种类有多有少一些细菌报告中存在多种药物,有的仅有几种,原因如下:2.1不同细菌种类有不同的微生物报告药物种类,如天然耐药对此菌的治疗无效,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上出现。2.2药物敏感性可能被其他药物预报,如葡萄球菌属报告中,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可以被青霉素G敏感性预测;肠杆菌科细菌:氨基青霉素类等[2]。3药敏试验中是否可以应用全部药物全部药物没有必要全部用来开展药敏试验,现如今随着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数目的不断增加,在开展药敏试验中不可能应用全部的药物,选用试验用药物的原则如下:按照CLSI标准文件来开展大多数微生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与选择药物,关于药物的选择极具预报性与代表性,能够有效的提示抗菌药物使用或耐药机制,以此可以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科学的预测,究其原因如下:3.1代表性药物,是一些类似药物组,解释结果与抗菌活性相抵,不需要重复进行试验。3.2代表性药物及一群相关药物,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抗菌谱与解释结果、交叉耐药性与敏感性,为此在开展试验时一般只会选择一种药物。3.3没有可能:在开展药敏试验时,没有必要应用全部药物,由于一些药物在体外缺乏稳定性,且全部试验药物一定要具备操作、解释标准,而一些药物尚未制定上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外学者都曾认为支原体可能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协同因子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IDS)发病的诱发因素。为了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我们对韶关市中医院2001年8月-2003年8月的性传播疾病(SID)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做了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 标签: 支原体鉴定 药敏试验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
  • 简介:104株不动杆菌应用K-B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单药纸片搭桥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质粒分析。104株均检出质粒,流行型菌株对庆大、卡那、妥布、红霉素、头孢孟多,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流行型,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型比非流行型高。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依次为头孢噻甲羧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多粘菌素最敏感,依次敏感萘啶酸、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新生儿该菌感染选用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用药噻肟+妥布或噻肟+丁卡为宜。

  • 标签: 药敏试验 质粒分析 不动杆菌
  • 简介:痢疾捍菌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李玲李国岚李治悦郭群阜阳市卫生防疫站236000)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我国腹泻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近几年收集痢疾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经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药敏试验 菌型分布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进分析,并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Staph和TH-168鉴定编码管,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0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22.5%)、头孢哌酮/舒巴坦(25.6%)、氨苄西林/舒巴坦(31%)、阿米卡星(35%)、环丙沙星(40%)、头孢他啶(44.6%)、庆大霉素(52%)、哌拉西林(56%)、头孢哌酮(65%)、氨苄西林(88%)。结论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新生儿等科室,具有多重耐药性,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提拱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药敏试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痰菌培养,药敏检查是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先进科学方法,其检查结果对提供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呼吸道 细菌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腺液的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呈高度耐药性,类产碱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呈高度耐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类产碱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呈高度敏感,所以应引起临场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前列腺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四甲基偶氮唑盐(MTY)法在细菌活性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对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细菌浓度增加,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活菌或死菌的吸光度值均增加,但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的同一浓度的活菌和死菌的吸光度值之间差别不大,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用MTT法检测的同一浓度死菌吸光度值相比,MTT法检测的活菌吸光度值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均与临床药敏结果一致。结论同微量肉汤稀释法一样,MTT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活性和药敏试验

  • 标签: MTT法 药敏试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鲍曼不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