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值和酶校准品K值所测酶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酶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酶校准品的K值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酶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酶的校准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值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值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酶校准品K值测定血清酶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目的:为解决因干扰电流引起的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抖动现象,提出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对原有电路结构进行分析,归纳产生干扰电流的种类,提出解决干扰电流的方法。通过实验和实践对电路进行改装,检验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加装逻辑电路和隔离电路均能达到去除干扰电流的目的,实现电机的正常平稳运行。结论:产生干扰电流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部分会产生逻辑错误,引起电器性能的改变,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精心设计,增加合适的电路,干扰电流是可以被隔绝的。【关键词】干扰电流;逻辑错误;电路结构;电路改装

  • 标签: 干扰电流 设计 医用设备 电路结构 逻辑错误 电路改装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玉林师范学院97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各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4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情况不同。低分数(0~5分)人群中,学生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低,而高分数(11~14分)人群中,学生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高。大一、大二及大三年级学生中分别有93.55%,90.91%和93.94%的学生想了解更多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51.55%的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29.90%的学生不能定时定量进餐,23.71%的学生存在偏食或者挑食。结论应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相关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纠正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 标签: 大学生 营养知识 营养态度 营养行为
  • 简介:摘要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 标签: 血小板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调脂药和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00毫克。前几天,他在一次药品广告宣传会上听人说阿司匹林可引起上消化道炎症、溃疡和出血,而服用维生素K可减轻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对抗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张大爷心动了,就打算去药店买维生素K

  • 标签: 小剂量阿司匹林 维生素K 长期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炎症 胃肠道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K1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且均为全日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及其它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早晚各肌注一次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1。用量为1.0mgkg-1,3天为1个疗程。对2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K1辅助治疗小儿咳嗽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 标签: 维生素K1注射液 小儿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基层应重视对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认识及预防。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月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母乳喂养14例,死亡3例,7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孕妇应营养丰富,孕妇及新生儿应常规预防用药。

  • 标签: 婴儿 维生素k 早产 颅内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复方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活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定量观察细胞凋亡及其与药物的关系。结果活血化瘀复方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药物血清作用6h,K562细胞即已出现凋亡,100mL·L-1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较50mL·L-1含药血清组高(13.4±1.3)%vs(7.6±0.9)%,P<0.01。结论活血化瘀复方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中药复方 活血化瘀 凋亡 K56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率3.8%。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出血性疾病 维生素K/缺乏 母乳喂养 颅内高压 脑水肿 脑疝
  • 简介:EDTA—K2已被公认为血液分析检测的抗凝剂,目前市售的用于血液分析的真空静脉采血管均为EDTA—K2抗凝。但EDTA-K2的使用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本文报道了我院在血液分析检验中发现的18例典型病例。

  • 标签: EDTA—K2 血液分析 血小板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认识,探讨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28例患儿并发颅内出血23例,治疗痊愈21例,死亡1例,转院3例,放弃治疗3例,随诊留有后遗症4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以颅内出血的发病率最高,起病急,病死率、致残率高,预防知识的普及和有效的预防工作的开展能降低本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发性维生素K缺乏 婴儿 出血 危重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测量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实际K值与理论K值是否有差别,及两种方法所得CK-MB实际K值测量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利用葡萄糖标准溶液以及CK(肌酸激酶)反应体系计算并校准CK-MB的实际K值。随机抽取50份患者标本,分别在两种实际K值下,测量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相关性。结果经过计算,方法一所得CK-MB实际K值为6387;方法二所得CK-MB实际K值为6363,与理论K值有差异,测量质控品结果优于理论K值。输入方法一及方法二测量的实际K值测量结果,统计学计算,相关线性公式为y=0.9635x-0.0867,相关系数r=0.9994。结论仪器使用的理论K值与实测K值有差别,建议校正后使用,提高检验的准确性,而两种校正后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以利用其中任一方法校正,为临床提供结果。

  • 标签: CK CK-MB 实际K值 理论K值 可比性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90~2010年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23例为单纯母乳喂养,11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粘膜、肠道出血13例;颅内出血者15例;有贫血者24例。均采用维生素K1及输血等对症治疗。除1例病情严重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外,其余25例均临床治愈及好转出院。结论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及时输血更为重要。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 标签: 晚发性 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出生-4个月婴儿临床出血病例进行研究和观察。结果用维生素K治疗早的病例预后好,就诊晚的病例发生颅内出血,遗留后遗症,甚至死亡。结论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目前仍是我国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儿生命健康,应积极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 标签: 婴儿 维生素K 缺乏 出血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低电压点击无明显电流斑电击致死案列的尸表检验及尸体解剖,论述法医学鉴定要点,期能为该类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低电压 无明显电流斑 电击致死 法医学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