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与气管插管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辅助呼吸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对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9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Ⅰ~Ⅲ期)患儿分组,46例进行nSIMV治疗,46例予气管插管后SIMV治疗。监测肺动脉血流速度、心输出量、心率、血压、血气分析,记录两组FiO2、PaO2、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比较两组48小时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素使用时间、喂养不耐受、镇静剂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治疗6h、24h、48h、72h后患儿的肺动脉血流速度、心输出量、PaO2、OI、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IMV组治疗各治疗时间点的FiO2、PaCO2、心率、血压与SIMV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48小时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素使用时间、喂养不耐受、镇静剂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IMV技术简单易掌握,对Ⅰ~Ⅲ期HMD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3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17例。对照组接受PS+nCPAP治疗,研究组接受PS+nSIMV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通气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S与nSIMV治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改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