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毒人员在戒断时发生腹痛的症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8.09.30-2020.09.30期间我院所接收的90例吸毒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90例吸毒人员均属于毒瘾戒断期间。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硫糖铝凝胶,45例),实验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吸毒人员 戒断 腹痛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官渡区某女子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吸毒人群防治艾滋病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抽取2019年新入所的40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检测。结果:吸毒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水平(75.6%);大多数吸毒者在最近一年发生过性行为,但仅有少数使用安全套;血液检测结果显示HIV阳性率为6.8%。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大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干预措施等。

  • 标签: 戒毒所 吸毒人群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官渡区某女子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吸毒人群防治艾滋病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抽取2019年新入所的40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检测。结果:吸毒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水平(75.6%);大多数吸毒者在最近一年发生过性行为,但仅有少数使用安全套;血液检测结果显示HIV阳性率为6.8%。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大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干预措施等。

  • 标签: 戒毒所 吸毒人群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大剂量美沙酮对吸毒人员进行替代治疗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门诊收治的吸毒人员1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予以美沙酮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均予以常规剂量美沙酮治疗,观察组则均予以大剂量美沙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戒毒人员偷吸率与偷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析 利伐沙班 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 患者 缺血性事件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服务资源有限与人们要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诱发了一系列的医患冲突,严重影响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的第一线,在面临患者越来越高的要求的同时,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也越来越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压力因素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探

  • 标签: 护理人员 压力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医学计量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和构建医学计量数字化资源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便利抽样法,抽取18家三甲医院的54名从事医学计量检定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73.33%的受访者最多参加过一次培训,受访者对培训的需求高;70%以上的人希望能在医学检验仪器、医学仪器原理、医学计量检定实作技能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选择培训班或专题讲座的人数分别占96.67%和60.00%,23.33%的人选择网络课程。结论应加快对医学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专业设置、知识体系构建、后续培训内容和模式方面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大相关测试研究的投入,为医学计量人员创建良好的研究平台。

  • 标签: 医学计量 计量人员 知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以从整体上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并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其自身的安全。方法:围绕我院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筛选20名护理人员以双盲法为原则对20名护理人员实施分组工作,其中A组(对照)10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B组(研究)10名,实施职业防护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水平。结果:根据研究发现,B组护理人员的整体职业防护水平明显更高,而A组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则相对更低,差异较大,P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管理 防护意识
  • 简介:医疗人员资质是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评审核心项目,也是多评委联合检查的重点内容.虽然我国在拟定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医疗人员资质管理前期,以及政策贯彻执行的人员资质管理中期,都已做到很好,但距离JCI标准中医疗人员资质全院互知、即时可查询的要求仍有不足,存在授权后资质项目不清、管理较分散、资质授予后缺少即时查询等问题,成为限制医疗人员资质管理发展的短板.为弥补医疗人员资质后期管理的不足,突破医疗人员资质管理瓶颈,医院在梳理从业医疗人员资质、重建授权机制后,创建医疗人员资质管理系统,实现资质的实时查询,实现医疗人员资质的科学管理.

  • 标签: 医疗人员 资质管理 JCI
  • 简介:在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回忆十年前SARS经历时,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悄然来临;4月20日,四川雅安又突发7.0级地震,全国民众为此牵心。而在这些灾难中,医务人员都是坚守在第一线。病毒来袭时的高病死率,地震中不断出现的余震、次生灾害……面对种种潜在危险,医务人员会怎样选择?内心又是如何考虑的?

  • 标签: 医务人员 禽流感病毒 SARS 潜在危险 次生灾害 病死率
  • 简介:加强医务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但信息能力欠缺,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应对当前的竞争社会和信息爆炸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信息素质,从而促进医疗、科研、管理等整体水平的提高。

  • 标签: 信息素质 医务人员 素质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对护理人员分层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按照工作年限不同对护理人员分层分类进行培训.结果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满意度、发表护理论文数量较未分类培训前均有所提高,护理差错、投诉发生数量较前减少.结论按照工作年限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护理人员 分层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一个医疗单位,其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室为划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医院人员进行人力资源分配与管理,进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科室视角出发,就人力资源搞好医院人员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希望能够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进而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医院 科室 人力资源 人员管理 对策
  • 简介:非在编人员,是指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用的编制外人员。在大型公立医院,由于编制和体制等原因,非在编人员今后将长期存在,他们在医院人力资源中的比重日益加大,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如何保证非在编人员的权益,维护医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并结合医院实际,探索出了一套非在编人员管理思路。

  • 标签: 公立医院 人员管理 《劳动合同法》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 编制外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现代医院发展中,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是第一位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内的地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历年来在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医院以人员编制测算的沿革为切入点,剖析了医院在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优劣势,以此来反映医院在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 标签: 卫生技术人才 医院发展 人员配置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 作者: 刘丽娟1 陈淑良2 张策3 田丽4 国辉5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10-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20期
  • 机构: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辽宁大连 116027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内科 辽宁大连 116027 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部 辽宁大连 116027 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护理部 辽宁大连 116027 5.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口腔科 辽宁大连 116027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心理特点。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 14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与常模比较,突出心理特点,并找出干预心理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一线人员的SCL-90因子评分在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睡眠及饮食四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管理人员在人际关系因子分低于国内常模,而在恐怖因子分则高于国内常模(P<0.05)。更进一步比较发现,管理人员在强迫、恐怖、睡眠及饮食三个因子分均高于一线人员(P<0.05)。结论NCP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总体上无明显反应。但管理人员比一线人员在心理变化上可能更易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心理干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线人员 管理人员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本文针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各类聘用人员的管理与教育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现行管理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管理与教育的思路和目标,对健全规章制度,解决管理工作中责权不清、用人随意、教育针对性弱、非编人员归属感不强等问题进行探索。

  • 标签: 非编人员 管理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医疗机构中放射性工作人员日常防护辐射的状况,找出导致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我市具有放射医学科的医疗机构中抽取6家医疗单位的160名放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记录,统计分析医疗机构中放射性工作人员日常的防护辐射的状况。结果: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科布局合理,各医疗机构均制定了辐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只有综合性三甲医院每年都及时更新;各医疗机构并没有严格落实制定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过于繁琐,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各医疗机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了卫生和环保部门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复训,取得了放射性上岗工作证,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防护知识知晓率得分较低。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个人防护围裙,但个别医疗机构数量不足;个别医务人员在进行放射诊疗时未佩戴防护围裙。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完善的环境监测设备,每日记录完整。结论:各医疗单位应更加合理布局放射科,设立专门的病人和医务人员通道,独立划分高低活性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和定期复训应注重知识的掌握,进一步重视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放射性工作人员 医疗机构 辐射防护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