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等诸多范畴备受重视。近些年来,科研工作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研究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背后诱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也令诸多社会学者担忧不已。人类胚胎基因经过基因编辑后,基因自身的完整程度、人类社会的公正、子孙后代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等一系列权力均会出现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基因编辑技术反应的科技伦理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从而推出相应对策,期望能够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基因编辑技术    科技伦理    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p53基因是人们发现至今与人体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其位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诱导细胞凋亡,防止细胞癌变的作用,同时又参与细胞的修复过程。p53基因若发生突变,则会失去抑瘤的能力,与此同时也会由抑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本文就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进行如下综述,希望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p53基因 突变产物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短串联重复多态性(STR-PCR)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植入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3月~2023年3月100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的数据。在移植前,我们采集了供者和受者的外周血样本,并进行了STR-PCR分析。术后,我们每周采集受者的外周血样本,并通过STR-PCR检测移植物中的供者和受者的比例。结果:对于监测到嵌合状态的25例患者,具体结果表明不同患者的嵌合状态出现时间不一致。即使是同一患者,其嵌合状态也存在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嵌合比例的变化以及检测能力的影响。在具体检出嵌合体的位点上也存在变化。即使患者已经完全转为供者源状态,仍有可能转变为嵌合体状态。通过对临床信息的追踪,发现嵌合状态的出现常伴随着患者疾病复发、加重甚至死亡等情况。在100例病例中,监测到有嵌合现象的患者疾病预后均较差[A1]。结论:STR-PCR在allo-HSCT中的植入效果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通过监测供者和受者的DNA比例变化,我们可以及时评估移植物的植入效果,并判断移植物是否成功。这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STR-PCR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用于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入效果。

  • 标签: STR-PCR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江西南昌无关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旨在为当地法医学研究积累数据。方法:利用人直扩版SureID®PanGlobal人类DNA身份鉴定试剂盒对南昌地区540名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检测,得到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分型,并利用Cervus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遗传参数。结果:本次实验中,24个STR基因座共检出30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0.001~0.520,Ho为0.596~0.944,He为0.619~0.944,PIC为0.555~0.940,DP为0.791~0.994,PEduo为0.204~0.793,PEtrio为0.356~0.885。24个基因座的CDP和CPEtrio均大于0.999999。24个基因座的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论:24个在南昌地区人群中显示较好的遗传多样新,可为该地的法医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法医遗传学 江西南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4月收诊的1200例新生儿为对象,对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探究。结果:耳聋基因筛查中,耳聋基因筛查中基因突变为95例,突变率为7.92%。性别、胎龄、分娩方式、体质量比较,基因变化患者的数据对比,没有差异,(P>0.05)。耳聋基因突变与无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5%(3/95)和0.90%(10/1105),有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采取基因筛查方法能够观察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情况,新生儿听力障碍与性别、胎龄、分娩方式等没有关系,发生基因突变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概率更高。

  • 标签: 分析 遗传性耳聋 基因筛查 应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择选22年5月到23年5月为研究期限,抽取上述时段内到我院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或检查,并经大体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内异症女性为研究对象,人数60例,定义为研究组;另抽取此时段内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或开腹行输卵管绝育、不孕症检查等,但排除内异症、子宫腺肌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人数60例,定义为参照组。而后针对其相关性展开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结束,两组女性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型与基因频率,均达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且在其它基因型分布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性。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进一步针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可知,磁性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研究组与参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26b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 分析CNE-1和NP-69细胞中miR-26b差异表达,miR26b模拟物及其对照分别转染至CNE1细胞,再将含有 CEP135 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到 CNE1细胞,检测细胞增值率、迁移率及NF-κB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iR-NC相比,miR26b过表达细胞存活率、迁移细胞数明显下降,转染有CEP315野生型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

  • 标签: miR-26b CEP135 NF-κB途径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雄性,同时选择相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20只(雄性),购自实验动物科学中心。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槲皮苷低剂量组、槲皮苷中剂量组、槲皮苷高剂量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槲皮苷组(低、中、高)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2)槲皮苷组(低、中、高)Aβ, AchE, MAP-2, 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结论:槲皮苷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 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槲皮苷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AchE MAP BDN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 Aβ, MAP和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丹酚酸C组、艾灸组、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2)丹酚酸C联合艾灸组Aβ、AchE、MAP-2、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丹酚酸C组及艾灸组(P均<0.05)。结论:丹酚酸C联合艾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 标签: 丹酚酸C 艾灸疗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